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从听‘梁祝’协奏曲说起

已有 3465 次阅读 2016-6-10 12: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 红楼梦, 梁祝

          今天从朋友圈中听到一首‘梁祝’演奏与舞蹈,非常好听,美!

           我第一次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奏是1978年刚上大学不久,广州音专乐团到中山大学礼堂表演,好象是招待七七级新生,对于我们经常听‘八个样板戏’(文革没有别的艺术),又是在农村听地方戏长大的孩子来说,当时就迷住了,真好听呀!加上现场听,音响效果还可以。几十年来,看了不少演出,这是映像最深的,可以讲永远忘不掉。

           我的感觉,近代中国没有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甚至交响曲能够赶上这首曲子。

           当年的二个大学生--何占豪与陈钢竟然写出这样的不朽之作,真是奇迹呀。

           他们二个从此也没有再作出能够与此相比的曲子。

           几十年来,中国如此多的音乐家与作曲家,其中不缺教授、博士、音乐家、演奏家、国外回来的人才,但他们都没有作出与二个大学生作的曲子相比美。

           今天百度了一下,有关‘梁祝’曲子的研究真多呀。


           让我想起了‘红楼梦’,当年曹雪芹也没有想到,他一个人写的‘红楼梦’,竟然养活了无数的学者与文人,他们都靠研究‘红楼梦’让他们成为了专家、教授与著名学者,也养活了无数的家庭。

           几厘米厚的‘红楼梦’书,让研究‘红楼梦’的专著、文章堆起来的高度,可能是‘红楼梦’印刷书的数万倍甚至更多!

           我们大家都知道,小说不是历史,与作家的思想与感受相关,许多都是作者的体验,不少是杜撰。

           即使研究‘红楼梦’的专著、论文推起来有泰山高,其价值都远远赶不上一套几厘米厚的‘红楼梦’原著。


          原创的分母是0


           再深入想想,何占豪与曹雪芹按照今天许多大学的考核标准,他们的作品能够达到一、二年的考核标准吗?

           他们会不会早就下岗了?            

           这就是当今学术界数与量的力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983654.html

上一篇:学科---‘杂交优势’谁杂谁?
下一篇:'参天大树‘从来不是’栽‘出来的
收藏 IP: 121.248.130.*| 热度|

6 陈楷翰 周健 蔡小宁 李竞 晏成和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