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是因为这一夫强万夫弱,而是‘地势’的原因。
高校呢,有点这味道。而且这是大多数的高校的现象,如果说所有高校有这现象有点扩大的话,不如说是程度上有点差别而已。
某高校在新校区大建时期,在绝大多数教师不清楚的情况下,结论是:‘不建新校区’。错过了校园扩大的大好时机。结果随着教育的扩大,老校园非常紧张,现在已经明显感到吃紧,而现在根本就建不了新校区了。这个责任有谁承担呢?损失谁来负责呢?南京有座著名的大学在建新校区时,全校教授进行了投票,多票同意建新校区,最后新校区建成了,不但建了一个非常好也非常大的新校园,老师们还多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
在进人的问题上更是明显,有些领导一定要让某人进高校,是挡不住的,而且如果某个系抵制厉害,就有办法放到其他专业并不完全对口的系。而真正需要的师资补充可能会因为各种理由进不来,而且还冠冕堂皇。
还有这样的情况,某人在某政府部门管科研经费,学校可以将他的‘侄/甥’调进高校。其实就是普通工作人员。
在实验室与办公用房、学科建设费的分配与使用上,更是暗箱,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少资源,更不知道如何分配。房子还能看到,经费是流动的,更是‘浮云神马’。
有多少事经过教授们的会议讨论?有多少事让大家清楚。农村现在还有村务公开,现在高校连农村都不如了。
向农村学习,可能是高校的第一步,进行‘村(校/院)务公开’,去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峻道才可以谈教授治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