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因子的颜值与胭脂
鲍海飞 2015-7-27
这些日子,有关科研评价体系的讨论争论个不休,其中期刊影响因子是一个主要参数,而有关期刊论文影响因子的讨论也是个热门话题,看样子似乎不讨论出个结果就绝不罢手。本来对这个话题并不太感兴趣,不想参与这方面的讨论,但还是忍不住,也想说两句。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学术期刊数量猛增。自然,期刊的作用、价值和意义就不言而喻,于是就有一套所谓的索引功能和影响因子等来描述期刊,其目的本身不过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科研人员进行文献检索和科技动态信息的查寻。通过这些索引和指数,研究人员就能容易地知道研究现状,判断哪些期刊最受人关注,哪些期刊影响力大等,从而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发表等。而作为管理人员,如何管理和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在世界同领域中的地位时,却无从下手,在无可奈何之际发现了期刊的影响因子这个参数,而这个参数恰是衡量一个期刊被引用的水平,于是就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研究者的水平,这个参数就成为信手拈来的衡量研究水平的标准。
文章发表在什么期刊上影响性自然不同。科研期刊种类和数量繁多,国内的一些管理人员,觉得只区分Sci、EI这还远远不够,居然还将期刊进一步分类,什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等。科研人员不是有水平吗,不是都觉得自己不含糊吗,那就拿出东西比比看看吧。发表了还不行,还得看看谁的文章获得的评语评价高!还得看谁得文章插图是否发表了封面!呵呵,这就是研究的价值,这就是影响因子的颜值!无形中,研究人员的等级似乎一清二楚了!慢慢地,科研人员表面和气,而私下里为了文章署名之类的事情斗得不可开交。科研人员被这一个有形无形的大网罩得严严实实。
如果将一个研究人员的发表和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挂钩时,无疑会带来许多问题。如: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等规定,博士生等必须要有Sci文章,甚至是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以上才能毕业,这居然成为硬指标。研究人员为了晋升等,也是要有Sci文章,甚至是评院士,据说如果没有Science,Nature,cell等期刊的文章发表,那么这一辈子可能就没有希望了。于是,博士生们、研究人员们、教授们为了发表文章,便苦心经营、甚至是专营,乃至不惜一切手段发表文章,其功利性不言而喻,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文章将名利双收。国内高校,为了鼓励文章发表,更是进行高额奖励。据说,几年前,有的人靠一年发表数篇文章,就获得十几万的奖励,而工资年收入才几万。虽然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并不代表你发表的水平和影响就高,但能够在上面发表的话,自然也非等闲之辈。
我们一些管理者没有把如何提高科研人员的内在动力上下功夫,却在这些皮毛的东西上下功夫,楞是构建出Sci四大分类区,成为科研人员追星捧月的东西。而科研人员为了急于获得求证和证明,便是做一些零零散散、表面肤浅的研究文章,去迎合和应付上级的检查,从而无暇去思索和挖掘事物内在深层的东西,也就无法构建出像样的知识结构体系,浪费了国家大量钱财。一所大学或研究机构不是以出了哪些思想大家、重大研究成果、发现和贡献为自豪,而是以获得多少经费、多少项目、多少文章引以为傲,实在是本末倒置。不是说影响因子不可以作为科研评价体系的一个衡量尺度,但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国内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考核。
拿什么作为衡量标准确实是个难题。诚信?道德?规章制度?还是实际贡献?这些似乎都不可靠。而文章发表却是一个明显的证据和依据!但个人认为,文章发表只是科研的一种特殊展示产品。它除了展示一些原理性、思想性的发现之外,绝大部分是涉及到材料研究、制造方法、观察结果、算法技术、设备和一些发明之类的研究。如果说整个研究及其成果相当于一座冰山,那么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部分才是冰山之一角的‘文章广告’,而沉没于水中看不见的八分之七绝大部分才是‘机器实体’。即所谓的外在与内在、实与虚。反观,现在很多研究是为了文章而文章,为了发表而发表,许多研究和发表的文章不过是水面上的漂浮物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
科研的本意是为了发现和创造,影响因子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本,用在科研评价体系上是为了促进良性的科研。发表的本质是研究结果的一种传播、报道和心得,但却被作为一种主体展示,真乃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环视身边看一看,身边所使用的设备,有几个是国产的?我们自己研发了多少设备,能用的有几台,卖出去多少‘产品’。这些设备是靠文章写出来的吗?这些设备公司他们会写这种简单重复的文章吗?作为科研人员,是否经常扪心自问,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如何,实验数据是否反复推敲了,文章署名人员或课题所有人员是否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了,文章该如何署名等等。结果,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数据,被当做‘珍贵’、‘重要’的结果被修改、伪造、报道发表出去等。当然,也有一些老老实实的研究人员,发表货真价实、不乏真知灼见的文章。
大学排名、大学改名争名、研究员分级、期刊影响因子,所有的一切让人仿佛又回到了梁山好汉英雄排座次的时代,不分个高低上下绝不罢手。而鲜有人发问,我们的研究究竟为国家、为世人创造了多少价值!登月,微处理器,那就是影响因子!还需要用文章来说明吗?
我们很多研究没有可持续性,成了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没有深入下去。中国人不缺少聪明才智,每个人似乎都做出了一点东西,但就是穿不成串,连不成线,铺不成面。多年前,听过国内某高校一位教授的报告,说又研制发明出了一种新型集成电路微结构单元,受到同行的关注如何如何。听完之后,我心中即感到阵阵欣喜,又感到阵阵悲凉。欣喜的是我们还有人在继续工作并有所创造和收获,悲凉的是研制的成果发表出去,成为国外同行借鉴、拿去构建宏伟大厦的基石,为人锦上添花,为人做了嫁衣。国人更是缺少一种团结的精神和力量,缺少一种长久的打算。
影响因子是何物?譬若女子,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便是美女。美女走在街头,自然‘一笑倾城,再笑倾国’,行人谁不侧目。真正的美女,颜值自然高,即便无胭脂粉饰,也清纯可人!即有骨感又有肉感方为美满和丰满。影响因子不过更像是就像涂了口红施了胭脂的女人。怎么看,如何审美就取决于你自己了!但你若以涂了多厚、多浓、多艳来衡量判断是否是美女,就要贻笑大方了。
写到此处,不由得想起宋代苏轼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同时,脑海里又浮现了唐代朱庆馀的妙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适度和得体是两个不二的准则啊。
影响因子本来就是一个数字,单纯片面的依赖于这个指数那个指数都不知道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当人们注目它外在一面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它内在的一面。客观地、人性地、公正地评价体系值有利于减少科研人员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勾心斗角,提高工作效率。国家需要根据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研究方向以及相应的评级体系进行把握和评估。而基层部门更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不要张口项目,闭口文章,睡觉的时候想着经费,搞得科研人员人心惶惶。要客观地看待一个人到底做了哪些工作,解决了科研中哪些具体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底子薄,还是要多做实事,才是根本道理。不是不提倡竞争,而是比谁的想法更好,谁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巧妙。研究人员也要真爱自己、诚实守信,唤醒良知,形成一套自身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体系,让科研不仅仅是几页白纸上印刷的黑字,而是货真价实的产出、思想的原创、探索的成果。
你真的知道期刊Science,Nature,Cell的分量吗?它们是期刊中的‘颜王’,你若在上面发表了,那么从此以后你便有颜值、有言值、有盐吃了。不管怎样,能发表还是多发表吧。
颜值下的世界,胭脂下的世界。做有颜值高的研究和评价,还是做胭脂高的研究和评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