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生产、回收与环保问题 精选

已有 5362 次阅读 2015-3-17 12:54 |个人分类:社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生产、回收与环保问题

鲍海飞 2015-3-17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电池中含有铅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破坏力,因此,总能够看到在一些办公大楼或者居民居住区等垃圾回收处有专门的电池的回收。对于有环保意识的人,还能坚持把电池这类东西在使用完后,投放到固定位置回收。而对于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的人,那随手一扔就成为家常便饭。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人们一般都还知道,但是还有很多其它的废弃物对人类、环境有更大的破坏力,我们可能还知道的不多。至于其中涉及到从生产到消费、以至于如何影响环境的各个环节,存在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前两天,恰好是人大代表会议期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人大代表披露了他知道的一件事情。大意是,某生产荧光灯的厂家,一年有几亿根的生产销售量,但是能够回收上来的只有几千万根(如果没有听错的话),这就表明有很多废旧的管灯被抛弃了。不过,这位代表接着说,他发现,在垃圾回收处,那些回收垃圾的人,更是直接将管灯打碎,取出里面的贵重金属,结果,管灯中其它的含有汞之类的污染物便这样流放到空气和土壤中,因此,就在这样不知不觉之中,这些污染物随着雨水等的迁移,在人和自然生态圈中形成了循环,而这对环境的破坏力也是相当大和持久的。网络上有报道说,废弃荧光灯对环境的污染物主要包含汞、铅和砷,一支含23mg汞的荧光灯,在破碎后缩释放出的汞能污染30吨水。其威力和影响力决不能轻视。

我们居家生活,总要买一些生活日用品,比如,牙膏、塑料桶装油、打火机、易拉罐和电池之类,以及还有很多有复杂包装盒之类的物品。这些东西,一旦用完了,包装盒之类的物品很容易随手抛弃,在不知不觉中就对环境造成破坏。

总体感觉,发生这种情况,不只是个体的道德意识问题,还包括我们的生产和销售、乃至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产品的企业与销售的关系。目前的生产者只负责生产,而且只管生产,至于销售之后的事情,涉及到环保之类的问题更是与己无关。因此,导致了生产与销售的脱节。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只是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实际上,对于负责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来说,针对一些将要产生污染的产品及其包装,如果真的对整个社会负责的话,那么企业与销售就应该形成一套负责的生产与回收反馈机制。

第二,销售与个体的关系。商家销售到个体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现在的商家就是只管向个体售卖,至于是否应该回收、或者存在回收的问题,也是什么都不管。据说,欧洲某些国家,为了提倡环保加强个体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对如果把喝完的饮料瓶再拿回商店去购买其它商品,那么,商家会对顾客将有几角钱的优惠。因此,我们的商家和上游企业,如果能够形成一套这样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闭环管理奖励措施,那么将会极大促使消费者的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良性的生产与消费的循环。具体来说,比如,在超市买完东西,在使用完后,在下次去购买的时候,包括那些使用完的塑料油桶、喝完的易拉罐,用光了的牙膏盒、废旧电池等,如果消费者将这些物品再带回超市,那么当他再购买其它商品时,商场对个体购买者将实行一定程度的优惠或者奖励机制,那么这将极大地减少对整体环境的破坏。

第三,我们的管理部门在监管和宣传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电视等媒体也很有限,居委会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作用;或许,管理部门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企业生产者进行有意识的约束和限制。因此,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和建立一套良性的消耗和回收机制和体系,也没有培养成全体公民的社会环保意识。针对社区来说,比如,能否建立固定回收处,或者固定时间回收,要做好宣传和监管等。

由此推广,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一些重型企业,如一些化工厂、煤场等,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闭环生产和回收。一方面在保证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在环保上下功夫。要做到消除生产只管生产、销售只管销售、消费只管消费,各人只扫门前雪的现状。

近几年,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出现的灾病村,已经成为我们的警示。有一些可能尚还没有对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但一些潜在的对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更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前一段时间出现的镉大米等事件,应该值得我们警惕。我们今天的人、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875041.html

上一篇:为什么越读书越穷?
下一篇:科学前沿---从事科研的第一课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30 武夷山 黄永义 赵美娣 陈小润 黄达 钟炳 庄世宇 李茜 朱晓刚 胡方云 李伟钢 王春艳 王建昌 田青 汪晓军 陈晨星 尹程 褚昭明 张云扬 李春发 白龙亮 李志俊 何学锋 吉宗祥 shenlu zhangling bridgeneer zjzhaokeqin syc2010 hangzh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