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能抛弃诺贝尔奖吗?
鲍海飞 2019-10-15
近些年来,国内外流行一种观点,言应撤销或抛弃诺贝尔奖(以下简称诺奖),言之凿凿,什么不公平不公正之类,重科学而轻技术,什么评选原则、程序不是很完善之类。我们理解诺贝尔奖吗?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诺贝尔奖?以下是一些粗浅的想法。
无疑,诺奖的获得确确实实地给了获奖者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提升了科研者的地位,标志着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多少年来,诺奖在科学进步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历史上看,诺奖首先是个人发起的一种奖项,而不是某个集团或组织。“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于1895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瑞典皇家科学院以发展科学为宗旨,是一个不属于政府而独立存在的科学机构。”诺贝尔本人致力于炸药等的研究,自然是个科学迷,他无疑超前地认识到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他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逝前遗言,将其财富的利息每年以一定额度颁发给那些在科学上有杰出贡献者予以奖励和鼓励。
诺奖颁发的世界性。诺奖是面向世界科学工作者的奖项,诺贝尔先生并没有将奖项局限于本国和某个区域,而是面向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工作者,是跨国界的,它不是固步自封的,可见诺贝尔先生的伟大胸怀和眼光。
诺奖的多学科领域属性。诺奖包含了多学科和领域,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尤其是面向自然学科的发现,同时包含了经济、文学与和平。比较而言,其它的奖项大多是单独属于某一学科的。可见诺贝尔先生所关注和热爱的自然科学与世界和平的信念和理念,同时也显现出其人性的光辉。
诺奖的科学研究的可追溯性。诺奖其确认和颁发不只是着眼于眼前的研究,更关注研究者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贡献,可谓不忘初心,又继往开来。它刨根问底,一定要找到谁是真正的第一贡献者,谁是第一个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或发明人,以及研究过程中某些关键问题的实质突破,尤其注重结果的可验证性和真实性。而不是论资排辈,或暗箱操作。比如,蓝光二极管的发明。它突破了半导体业界多年来一直实现不了高效率蓝光二极管研发的事实。这也包含着诺奖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诺奖颁发的对象属性。它突出个人在科学研究等领域首先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这应该是它的一个目标和宗旨。讲究规则,通过相对公平的推荐和评选,遴选出领域中的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这是诺奖所强调的独立性,体现的是个人对科学的痴迷和追求,执着于信念与奋斗,对人类的梦想追求与贡献。
诺奖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不仅总统会被授予诺奖,相对来说,‘平民’也会被授予诺奖。我想,这是诺奖的一个特色。比如,和平奖。而在颁布现场,是由瑞典国王颁发给个人,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每一次诺奖的颁发,都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一个新的视野,虽然有些奖项存在着争议。但今天开来,百十年来,诺将所授予的科学家和技术发明等,绝大部分都显示出了其正确性和重要性。比如伦琴的X射线,居里夫人镭元素的发明,半导体二极管的发明等,无一例外,这些发明和技术都带给了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哪一个奖项会像诺奖一样,成为科研界所瞩目的对象和风向标。比如,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现,1985年碳60(C60)的发现,2004年石墨烯的发现等,这些研究,随后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
这些或许就是诺奖的规则。奖项将要颁发给谁,这永远是个待揭开的迷底,它充满了悬念,让人心中躁动。就像春天的小草,和那些嫩绿的枝丫,我们不知道一夜之间,它们会在哪里开始发芽绽放,在屋前,在墙上,还是在石头下。“独怜幽草涧边生。”这或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关注自然,关注真理,关注宇宙,有理念、讲规则,尚信仰,对自然和人文充满了好奇和关爱。
由于诺贝尔奖的收视率和广泛性,科学好事者又搞出了一个搞笑诺贝尔奖。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stya Novoselov),即获得了石墨烯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又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因此,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或者取消一个为世界带来进步和快乐的奖项。
诺贝尔奖不是十全十美,而且它一直在不断完善。诺贝尔奖没有授予数学方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除了大家都认为的是诺贝尔个人因素之外,其中另外一个原因是,数学必须依托于物理、化学等学科才有了灵魂和归属,否者就是空中楼阁。诺贝尔奖也在不断完善自己,比如,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并于1969年颁发首个经济学奖。因此,未来的诺奖可能还会继续完善和丰富,但同样需要投入。
诺奖的最大弊端是什么?由于诺奖所带来的金钱和巨大的成就乃至荣誉的显示,其会被人利用和拿来炒作,以增加某些评比点数。比如,以此作为某一个学校或者部门的影响因子,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因此,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和对待,不应孤立和片面地来看。
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奖项能够跨越世纪、跨越地区、跨越学科、超越种族,跨越千山万水?对于诺奖的创立,我们应怀着感恩的心情。因为,它在鼓舞人们去探索。对那些获奖者,我们应怀着敬畏的心情。因为,他们率先行走在探索之路上。其中的艰辛、甚至危险,非常人能够理解、知晓何懂得。如居里夫人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对于那些芸芸众生来说,诺奖是深刻的、是博大的,诺奖是让人痴迷的、让人惊叹的,是对自然和世人有益的,能够给世界带来美好和向往的。这或许就是诺奖的价值和真谛吧。
酒香不怕巷子深。有的人能嗅到酒味,而有的人却能够品尝到美酒,而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多少年来,诺奖的魅力依旧。有多少人,望眼欲穿。
今天的诺贝尔奖,不亚于世界杯上的任何一场比赛,无疑已经成为世界科研人员所瞩目的一个盛事,无疑成为了一种科研文化,带给科研人员极大的探索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诺奖是科研者的兴奋剂。
我们能抛弃诺奖吗?
它是一股清泉,一直在奔流;它是一颗启明星,一直在闪耀;它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是人间的十月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