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使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ndeng

博文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已有 4252 次阅读 2010-2-8 14: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管理, 科学问题, 农业生物多样性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本文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入手,论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经营,问题

Some Scientific Issues in Agro-biodiversity Management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s of agro-biodiversity. Based on analysis of scientific issues about agro-biodiversity management, some practicabl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sustainable agro-biodiversity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Agro-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roblem

 

1.

农业生物多样性(Agro-biodiversity):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与食物及农业生产相关的所有生物的总称[1,3]。它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其组成包括:①高等植物:农作物,作为食物而管理的野生植物(经济野生植物),庭院树木,草场或牧场物种。②高等动物:家禽家兽,作为食物而狩猎的野生动物(经济野生动物),野生及养殖鱼类。③节肢动物:大多数昆虫包括自养生物(如蜜蜂,蝴蝶),异养生物(如黄蜂,甲虫),害虫(如蚱蜢,蚜虫),以及土壤中生活的昆虫(如白蚁)。④其它土壤生物:如蚯蚓。⑤微生物:如根瘤菌,真菌,病毒等[1]。农业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营养食品,构成丰富食品的根本在于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人类食物的构成主要是谷类作物、水果和肉蛋奶等,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世界上农业生产的主要产品都是从农业生态系统中获得,如种植的谷类、豆类、水果,饲养的家禽家畜等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物种和遗产多样性为农业提供了适应变化和维持生产的能力,生态系统多样性为农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人类的干预,农业生态系统才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多样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当今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超过了历史上的其他时代,世界60%的生态系统因为人类活动而日趋恶化,不可替代的物种灭绝速度也在加剧,约1/5的家畜品种有灭绝之虞,平均每月有一种家畜绝迹。在人类历史上驯化的7000个植物物种中,人们每天食用的绝大多数食物仅占其中的30种。依靠如此之少的物种生存,绝非胜算。而与气候变化相连的极端气候事件,又往往给农作物造成了巨大破坏,农业产量不断下降。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表明[4],气候的变化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损失的农作物产量达1/5以上,全球粮食储备处于历史的低位。前不久,世界粮食计划署呼吁:粮食紧缺已成为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毋庸质疑,保护我们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可降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科学地经营和养护地球上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农作物和畜禽多样化是人类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保障,为了维护地球上的基本环境平衡,不仅要保护农业领域的牲畜与作物,更要保护森林、海洋和陆地其他生态系统中的丰富物种资源。本文即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析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的相关科学问题,并通过问题的提出以寻求其解决之途径。

 

2.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2.1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概念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虽是古老的实践,但全球变化却赋予其是全新的涵义,而且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框架下其要求更为复杂。在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尚属崭新的领域。迄今为止,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尚无明确的定义。实质上,管理就是实践,即在实践中以知识、理论作为基础,通过激活人的智力,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包括思想、理念、观点、规章、制度、机制、模式等),从而促进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经济产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可持续化)。为此定义: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Agro-biodiversity ManagementABM)是指以生态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农业生物为主体,通过识别系统结构与组分、系统要素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系统能量与信息交流通道与量值、人类干预方式与程度,充分结合传统与现代知识,优化配置系统资源,并通过科学的人为干预,促进系统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的产出目标,并最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人地关系系统的连续性实践活动。

2.2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内涵

  1)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中的农用生物。

    众所周知,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其中,以生态系统构成的特点细分为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类型。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长期由人为经营而形成并发生改变的农业生态系统,它包括水田、旱地、园地、农区边际系统,所涉及的生物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人类经营的农用生物主要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或能直接作为经济收获的生物。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农用生物也生存于其它生态系统类型,或者从广义的农业生态系统出发,森林、草地、湿地(包括水域)均当纳入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范畴。

  2)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也必然从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分享、物种的保护和合理经营利用、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等多层次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对于物种、遗传资源,还是对于生态系统,人们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或忽略保护而滥用;也不能只注重某些高经济价值的对象,而忽视作为农业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单元的其它对象(如天敌昆虫、土壤微生物等)。实质上,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应当是对农业生态系统综合的、系统的人为干预。

3)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是一个从对象识别、人为决策与干预的复杂过程。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必须遵从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从识别农业生物多样性入手,收集相关基线信息,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类型与特点、现状与趋势;同时,分析评估人类干预的方式与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科学制订管理方案,并充分结合传统与现代知识,优化配置系统资源,并通过科学的人为干预,促进系统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的产出目标,并最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人地关系系统。

4)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是人与自然(农业)协调的连续性实践。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长期经营农用生物形成的结果,同样农业生物多样性也因人类的长期干预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根据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其首要,而经营和利用生物多样性,同时实现全球共享同样是重要的目标和任务[2]。然而,人类现阶段所做的大量努力均集中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可持续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尚显不足。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利用生物多样性,求达全球共享目标,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便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且连续的人为干预活动,这一活动始终应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则,通过科学管理、充分协调,同时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层次上积极管理,从而确保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

3.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由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涉及到多层次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同时既有空间上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地域差异、同一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变化,甚至同一生态过程的复杂生态关系),又有时间上的长期性,因此,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是一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诸多科学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予以重视。

3.1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与价值的识别和评估

    从资源特性分析,农业生物多样性包括了特定地区内与农业有关的自然和社会层面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其中,自然层面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及景观层次的物质要素;社会层面包括人力资源、知识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功能提供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和环境公益,从而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出和功效,即农业生物多样性服务。然而,目前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区域,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与价值的识别和评估十分不足,因此,它应当成为管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首要科学问题。如何通过广泛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评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资源、服务价值,是制订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

3.2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尺度与对象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涉及到多层次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同时既有空间上的复杂性,又有时间上的长期性,如何确立管理实践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十分重要。由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维系着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包括食物、材料等,它所体现的是大尺度水平的共同惠益,因此,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首先应当站在全球尺度,确立管理的对象、目标和任务;而且由于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国家和地区间差别显著,因此又应当结合国家和地区的实际,以全球惠益为基准,按照自身需求制订相应的管理规划。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对象而言,目前人们更多地关注遗传资源及农用物种(经济物种),而对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组分关注不够,特别是对特殊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视十分不足,因此管理的尺度较小,效益相对较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也涉及到时间尺度的确立,从管理的根本目标出发,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应当是长时间尺度的综合管理。农业生物多样管理的具体实践包括:保存、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农田生态功能或生态过程(包括天敌种群、授粉种群及合理结构);保护森林、湿地、草地及农区边际区域;保护好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地体系(如保护区或小区);通过合理的规划提高保护地的保护效果;保护特定的濒危物种;保护重要的遗传资源 ;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

3.3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技术与创新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在全球方兴未艾。然而,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却严重滞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社区居民对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还远不够,而且,迄今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在不同的农业生态区域进行普遍推广。过去人们所关注的生物多样性领域多集中于对重要生态过程和系统、重要濒危物种的保护方面,而较少关注在对物种的经营和利用中进行保护。目前的农业实践活动中,大多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对于农业遗传资源进行保护性管理。尽管一些地区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但其影响也只局限于某些农作植物,对于大尺度、长时间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综合管理,仍然缺乏相关的技术。因此,如何充分发掘本土知识的潜力,结合技术创新,实现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技术革命,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应当引进科学界、政府层面及相关机构和组织的高度重视。

3.4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机制与保障

    管理的作用是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或者说一种好的氛围,使之能激活组织中成员的智力,而使组织跳跃式发展。管理的实质是创新的行为。管理有两个层次:第一是战略决策,它包括宏观战略决策,如国家区域的规划,宏观政策的制定等;中观战略决策,如投资项目的选择,大型工程项目的决策等;微观战略决策,如具体的对象经营决策等。第二是职能管理,它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包括工程管理、金融管理、资源管理、科技管理;第二层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信息管理等。为此,如何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长效机制,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次确立管理的规划与方案,同时制订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予以约束,是农业生物多性管理作为工程性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

4.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对策

结合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科学问题,特别针对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全国性及地区普查,摸清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底,分析评估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状况,合理规划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区,以系统工程形式启动国家管理工程,建立全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网络系统,并将该系统突出于全国生态功能保护区系统。

(2)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遗传资源、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经营。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法》,建议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法》,从法律高度确保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工程的严肃性、法制化。

(3)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营的科学研究,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特别应加强大尺度水平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技术研发和创新,充分利用本土知识,创立科学地管理模型,通过示范辐射,不断推广,逐步推进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工程。

(4)加强管理示范基地和管理机构建设,为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获取和利用提供组织保障。农业部门应当成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主体,在现有经作、粮油、农技术推广、植保等机构基础上,通过合改,成立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专门机构;同时,积极协调配合林、牧、水、国土、环保等部门,从组织上确保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工程的持续成效。 

(5)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对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认识与技能。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特别是引进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如农民田间学校等)[5],在广大农区开展宣传,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

(6)积极参与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国际合作。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引进、相互交流等形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知识、资源共享,从而为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积极贡献,为人类生计与未来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我国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持续利用.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16(4)9-15

[2]联合国规划署.生物多样性和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出版,2008,5.

[3]陈欣等.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兼论其保护途径与今后研究方向[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1:38-41.

[4]Thies E (2000) Incentive Measures Appropriate to Enhance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Agobiodiversity GTZ,Eschborn,Germany

[5]FAO(1999)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Farm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Executive Brief FAO Rom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869-293633.html

上一篇:同一个世界的生命与生活
下一篇:FAO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之讲话稿(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