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读了Jan Grant的《移情与投射》,本书是一本理论阐释的书,但是中间穿插着大量的案例,使得理论的阐释更加生动。本书共包括8章,分别谈论了移情概况、投射与投射性认同、移情理论与早期发展、心理动力性治疗、图式与脚本:认知治疗与移情、真实关系:移情与人本、存在主义治疗、移情多棱镜:伴侣与家庭治疗以及移情的识别与回应等内容。
通过阅读,对于移情和投射的理论有了一个概观的了解,这个过程就像是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关系对于来访者过去经验的一种再现,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找出来访者过去的关系模式,并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进行一种新的模式体验。其实,移情无时无刻不再产生,个体与他人所进行的互动方式总是以过去所形成的经验“图式”为模板,例如从小你对父母亲的交往模式会形成你对其他人的交往方式的雏形。来访者来咨询时也同样展现这种模板,而只有当来访者用来组织他们的愿望、幻想与信念以及建构他们人及关系的潜意识模板或图式在治疗室中向治疗师活生生在现时,他们的问题才能得到最好的发现与处理。
因此,在治疗关系中如何识别和促进移情就显得非常重要,移情共分为四种,分别是积极和消极移情、色情移情、自体课题移情和孪生移情,而这些移情中贯穿着两个三角:第一个是包含情绪或冲动、焦虑和防御的冲突三角,情绪的产生会产生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而转向采取一种防御的方式。例如通过否认或者压抑,个体可能掩盖愤怒的本质,对性的兴趣与好奇可能变成对任何有关性的事情的不赞成。第二个三角是人的三角,个体过去对重要人物,如父母的的情绪,会在今后的人及交往中指向重要的他人,在咨询室中则会指向咨询师,这样移情就产生了。
而如何回应这种移情是治疗的关键,首先治疗师需要倾听并与之很好的共情,并使来访者的潜意识意识化,并与来访者形成一种有别于以往的主客体关系,在这种的新的关系体验中使来访者的问题得到解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