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熟读与深思

已有 5035 次阅读 2010-1-21 09:1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童庆炳


        读书是我们所有的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我这里说“我们”是指儿童、少年、成年、老年,所谓活一辈子,读一辈子。要是做学问的人,就更应该研究一下如何读书了。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中的句子。安惇是一个秀才,他考举人不中,准备回家,苏轼写了这首诗送给他。“失解”,就是参加贡举考试未中。苏轼劝慰他,不要以是否中举为念,重要的是回去读书既要“熟读”又要“深思”,务必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
        一般人理解这两句诗,都会把重点放在第一句上,那就是“旧书不厌百回读”,即反复读,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会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理解当然是不错的。“旧书”或理解为好书、经典著作,一定要读多遍,甚至背诵下来,那么才能逐渐的用自己人生的体验去理解。对于读中国书的人来说,自然也要一定的阅读面,但不要一味追求阅读的量与面,与其读十本书,不如熟读其中一本书。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古汉语老师是陆宗达教授,他是章黄学派(章太炎、黄侃)的传人。他一生把《孟子》和《说文解字》两部书背个滚瓜烂熟。给我们上古汉语课的时候,他从不带讲稿之类的东西,只带几只粉笔。一堂课就讲4个字。把每个字的原义、引申义、再引申义侃侃讲来,中间穿插一些小故事,清晰,生动,吸引人,学生们很喜欢他的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多么“可怕”,我们今天的人已经很难达到这种程度了。所以,我是主张读古代经典是必须“熟读”的。“熟读”到那一行行的字词句变成自己的血肉。可以随手抓来就用。我把这“熟读”的过程,称为“入”的过程。这就是每读一遍,你都进入一点,一直读到完全进入为止。其实对于搞中国学问的人,面不要太宽。例如你一生研究一本《左传》就可以。你不但要熟读《左传》本身,摸清《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摸清《左传》与当时史官制度的关系,考证它的作者,还要弄清楚《左传》的各种版本,研究历朝历代的学者对《左传》的考证、注释、理解等,加在一起要读的书就很多很多,但所读的书都以《左传》为中心,都不离开《左传》,然后你自己的关于《左传》的著作就会一本一本写出来。
        但是我觉得解“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人,可能对诗中“熟读”两字印象很深,但对“深思”两字却缺少理解。实际上对于某一部书仅仅“百回读”,仅仅“熟读”,是不够的。因为“百回读”、“熟读”还只是停留在“入”的过程,也许更重要的是“深思”,“深思”好像是更深地进入,实际不是。“深思”不是继续“熟读”,而是从书中跳出来,回望书中所写所思,就像一个登泰山的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即从一个更高的视点来思考书中的意义与价值的方方面面,这样你就会有所发现,甚至发现你读的书的种种不足与缺憾。这才真的进入研究过程。如果说“熟读”是“入”的话,那么“深思”就是“出”了。先“入”后“出”,这样才会有自己的读书心得,你把自己的心得整理出来、提炼出来、概括出来,这也许就是学问了。对于文科,不要老是讲什么创新,重要的是心得。要获得心得就非“深思”不可,非“出”不可。这也是我对读书、研究的一贯的理解。
(2010、1、20)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89152.html

上一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双解
下一篇:画框、距离与《红楼梦》的开头
收藏 IP: .*| 热度|

3 鲍海飞 李泳 肖明华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8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