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画框、距离与《红楼梦》的开头

已有 4014 次阅读 2010-1-22 08:1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童庆炳

 
        一幅画有没有画框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幅画里面虽然画了花鸟、山水之类,那么看起来就觉得与周围的生活场景混为一体,觉得不醒目,觉得不与真实的生活相差无几,以至于在一幅很好的画前面掉头不顾。但要是用一个画框把它装起来,那给你的感觉立刻发生神奇的变化,你可能会被它吸引,会凝神去欣赏它,甚至赞美它。同是一幅画,为什么有画框和没有画框给的感觉如此不同呢?原因就是画框所造成的“距离”。画框虽然不过是一个框框,但它把画内世界与画外世界隔开。你在看这幅带有画框的画时,你的感觉就自动会把画外的世界的一切暂时“摈弃”,而专注于画内的世界。由于的注意力集中于画内的世界,你的感觉、知觉、想象、感情、理解等一切心理机能都被调动起来,总之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你的“艺术细胞”也充分活跃起来,你不但看清楚那画中的山水景物、花鸟鱼虫的样子,而且那画面的整体所给予你的印象,每一个细部所凸显的意义,都会在一瞬间呈现在你的面前。因为画框把你与画外的现实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不是实际的时空距离,我们叫它“心理距离”。意思是由于这个画框,观者自觉到自己在无功利状态下欣赏画,不想占有这幅画,出钱买这幅画,与现实的功利目的无关。
        《红楼梦》所描写的完全是中国18世纪的现实生活,但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却设计了一个神话故事。这就是凡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的那个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到尘世的顽石,以及空空道人与顽石相遇,以及神瑛侍者用甘露浇灌绛珠仙草,以及绛珠仙草化为女子人形要到尘世还泪,所构成的荒诞故事。作者不是从荣国府的日常生活开始描写,而从一个美丽而又荒诞的故事作为开头,这个故事差不多就是我前面所说的画框,把《红楼梦》非常现实的生活故事装在这个画框里,给读者一种朴素迷离的感觉,让读者不能不充满一种好奇心,不能不带着一种急切的期待,看看绛珠仙草是如何去还泪的,看看那最终的结果将会如何。这种朴素迷离的感觉,就是距离感。它让读者一开始就觉得是在读小说,而不是去参与充满功利是非的生活斗争。读者的心似乎就在这个绛珠仙子还泪的故事中沉浸下来,一步步进入到艺术的世界中去。就像一个遇到烦恼的人,出门远游,先把烦恼暂时抛在一边,去度过一段美好的旅程再说。
        曹雪芹给小说所设计的这个开头,真是意味深长。他这样来开始他的故事,似乎是要从前世来看现世,从情鬼来看情人,从仙界看人界,从超脱来看现实,但又不完全是。绛珠仙草还泪的故事本身也是整个《红楼梦》故事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又不像一般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本身是虚幻的。它延伸进宝黛的故事中(宝玉脖子上的那块玉,黛玉的不尽的眼泪),它又是对宝黛故事的加强或淡化或美化。就像曹雪芹自己所说:“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怎么说都行,怎么说都可以。所以如果说石头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小说整体艺术世界的画框的话,但又似乎延伸进绘画构图之中。或者可以说,它作为画框是非常别致的画框,亦真亦幻的画框。然而无论怎么说,《红楼梦》的开头的故事,具有一种心理距离,则是确凿无疑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89389.html

上一篇:熟读与深思
下一篇:杜甫《八阵图》诗的歧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