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谈三则(政府机构改革、大学、历史)
20个副秘书 vs. 34个副乡长
过去曾经有过:某乡除乡长外,还有34个副乡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配了11个副县长,一个省级贫困县配6个副县长15个县长助理等报道(朱四倍 :“20个副秘书长” 争权还是办事 http://opinion.hexun.com/2008-11-28/111751736.html )。一个地级市20个副秘书长(参考:李世春“狗尿蘑菇VS二十个副秘书长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832 ”),与之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行政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情况早已为人们所诟病,精简机构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执行时却阻力重重、进展缓慢。如果某一天全民皆“官”,皆大欢喜……
知识、精神与GDP
大学是传播人类知识、承载科学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机构。南京三所大学将可能面临“腰斩”,是最近引起热议的话题之一。众多网友用不同的方式来形容当前大学的处境,我觉得王菲的《棋子》所唱的就十分形象“我象是一颗棋子,进退任由你决定……”。在GDP至上的指挥棒下、在民众监督匮乏的机制里,某些地方官员有此举动,那就“顺理成章”、“见怪不怪”了。
拉动GDP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但对知识和精神的扭曲和无视,却可能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
历史解“毒”
对于中国古代史而言,小刺猬曾说过,所谓正史,是统治阶层的化妆盒;所谓野史,是草根阶层的麻醉剂。我们看到的中国古代史,大多是按照统治阶层的意愿,被“笔削”甚至虚构的“历史”,尧、舜、诸葛亮、范仲淹等“正面”人物往往被“神化”为“伟光正、高大全”,而王莽、曹操、秦桧等“反面”人物则多被“鬼化”为“十恶不赦、罄竹难书”。
诸如此类的历史遗毒,已使民族的历史文化观念严重扭曲,今天,我们需要历史解“毒”。历史的意义在于真实,在于不但要记忆曾经的辉煌,而且更要避免过去的伤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0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