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山风石韵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玉平 “学习、交流、思考、直言”将博杂进行到底

博文

电气石:新型宝石和环保健康材料 精选

已有 12063 次阅读 2008-8-19 09:33 |个人分类:地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照片, 科普, 地学, 矿物, 电气石

电气石:新型宝石和环保健康材料

电气石,是自然界成分最复杂的矿物族之一,化学式可简化为NaMgFeMnLiAl3Al6[SiO3]6BO33OHF4。晶体属于三方晶系复三方单锥晶类常呈三方柱、三方单锥柱及复三方单锥柱等,截面为球面三角形,柱面上常有纵纹。集合体常呈束状、放射状或致密块状。颜色变化大,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硬度7~7.5,比重 3.06~3.26,折射率 1.62~1.64。研究发现,电气石是一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的天然永久性电极晶体材料。在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会引起晶体两极产生一定的电压,在常见的200多种矿物中,仅有电气石同时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

宝石级的电气石称为碧玺,虽然其作为宝石的历史较短,但由于其颜色丰富绚丽、光泽明亮、清澈透明,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宝石品种。在中国,碧玺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清代典籍《石雅》之中。传说碧玺也是慈禧太后的最爱,据史料记载,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8钱(约5092g)以及西瓜碧玺做成的枕头,当时的价值为75万两白银。碧玺可分为:红色碧玺、绿色碧玺、蔚蓝碧玺、黑碧玺、紫碧玺、无色碧玺、双色碧玺、西瓜碧玺、猫眼碧玺、钠镁碧玺、钙锂碧玺、含铬碧玺和帕拉依巴碧玺等十几种。具有宝石级价值的碧玺几乎都产自花岗伟晶岩。

主要鉴别特征:

(1)     热电性:电气石在丝绸或皮革上快速摩擦生热而产生电荷,能吸附小碎纸片;

(2)     双折射:电气石具有较大的双折射率,用放大镜可以在起棱角处观察到明显的双影;

(3)     二色性:大部分电气石的具有明显的二色性,用肉眼从两个不同方向观察,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4)     明亮而有些刺眼的玻璃光泽;

(5)     包裹体较少,内部洁净是电气石的一大特点。

 

随着保健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石因其保健功能强、作用持久、应用范围广而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们的重视,在健康产业、食品业、建筑装饰业、家电业、农业、畜牧业等方面有着巨大发展前景,被喻为21世纪的环保健康新材料。

电气石的主要保健作用

1.  高效的远红外

介于4~14微米的远红外线与人体辐射相匹配,能产生温热效应,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被称为生命之光。远红外线对人体健康有改善微循环、活化组织细胞等特殊作用。

2.  健康的负离子

负离子有镇定、促使人精神安定、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和对于构成人体单元的细胞吸收营养及排泄废物的新陈代谢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人类健康的维持及促进极其有效。科学家们把电气石称之为“天然负离子发生器”,电气石改善空气的作用原理是:释放的负离子能还原来自大气的污染物质、氮氧化合物、香烟等产生的活氧;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灰尘、废气、病毒等悬浮污染物大多是带有正电荷的离子,负离子与其中和,直至无电荷后沉降,使空气得到净化;负离子能有效地与室内附着在墙壁、天花板上的苯、甲醛、酮、氨等刺激气体发生反应,降低上述气体的浓度。

3. 舒爽的生物电

人体组织或细胞在静止或活动状态下产生电位差及电位变化的现象称生物电现象,其电流为0.06毫安。电气石晶体是具有正负两极的永久电极特性,其两端产生的电流不变,约为0.06毫安,恰与人体生物电流相匹配。当电气石晶体产生的生物电流作用于人体经络和穴位时,引起人体的生物电和生物电效应,从而实现舒筋通络、促进睡眠和活血化淤等作用。

4、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电气石含有钠、镁、铁、锂、硼等元素。对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抑菌除臭功能

在远红外负离子和生物电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繁殖,消除各种异味,净化空气,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兆聪. 珠宝首饰肉眼识别法. 地质出版社,1999.

[2]潘兆橹. 结晶学与矿物学(第三版). 地质出版社,1994.

[3]百度百科,“电气石”、“碧玺”等词条。




以上为小刺猬收藏品

* * * * * *













 以上图片来源:www.cpus.gov.cn/zlg/ks/w76.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91-35444.html

上一篇:“中国四大名著”两新解
下一篇:关于刘翔退出比赛的一点随感
收藏 IP: .*| 热度|

7 蒋新正 杨学祥 杨玲 郑融 马昌凤 王安邦 徐建良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