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古车考古,当用古尺

已有 2797 次阅读 2022-12-22 21:02 |个人分类:尺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篇博文提及《尚书·甘誓》,觉得四千年前的夏朝初期未必能有战车。此前曾看过几篇车马坑的发掘简报,木质古车在土中留下痕迹,若以古尺测算将有更清楚的认识。只是车辆比较复杂,应该留给专家讨论;但考古界尚未注意到尺度的作用,故而略说两句。

[1] 侯毅, 渠川福. 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 文物, 1989,(9): 59-86+97-106

[2] 史治民, 许海星, 胡小龙. 河南三门峡市后川战国车马坑发掘简报. 华夏考古, 2003,(4):3-9

[3] 吉琨璋, 常怀颖, 冯峰. 山西北赵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发掘简报. 文物, 2010,(2):4-22 

T1.jpg

太原金胜村M251春秋大墓出土随葬品有青铜、黄金、玉石、骨器、陶器和蚌贝等 3134件;马44匹,车13辆,其中八号车保存较好以周尺21.5 cm计算,轮径130 cm六尺过1 cm;轴长257 cm十二尺 1 cm;车舆宽136cm、长114 cm 尺寸不整,但相差22 cm 约一尺;参照线条图判断,车舆内部尺寸规整宽六尺129 cm,而纵向可分割为三五寸和一尺五寸;两轮外缘的距离即轨距186 cm 不整(8.65 ),但两轮并不平行,或许数据失真 

T2.jpg

T2A.jpg

五号车轨距 193 cm 九尺0.5 cm,轴长263 cm十二尺过 5 cm或非控制尺寸可以不整,但轮径126 cm本是六尺,所欠 3 cm 是埋藏变形引起的测量误差。发掘简报[1] 未确定墓主,但其后研究有认为是晋国正卿赵鞅即赵简子墓,约在BC475 年。

[2]称因填土压力两轮均呈扁圆形,且有偏斜。照片在期刊封面,未能找到。发掘简报介绍了三辆车,其数据(下表) 绝不是古代车辆的真实情形——两个车轮总该具有相同直径的外。尽管车轮变形复杂,但笔者确信其时其地一定使用周尺21.5 cm,故而猜测上述两地五车的轨宽九尺193.5 cm、轮径六尺129 cm,而制作误差小于0.5 cm 

T5.jpg

西周北赵晋侯墓地总计48 辆车,简报[3] 仅介绍三辆车。 1号和11号车“两轮均未有较大变形和移位,直径125 cm”,21号车轮径120~130 cm[3];不过,下图1号车左轮似已变形,纵向直径明显偏小,但横向直径或许变化不大。三辆车的轮径想来也是六尺129 cm 

T3.jpg

T4.jpg

三车的轨宽约 210、215、204 cm 。不过,古代道路没有硬化而会出现车辙,轮径可以不同,而轨宽应保持一致才能顺利行进,即西周晋侯车队的轨宽或许十尺 215 cm,考古测量数据的差异缘于埋藏变形 

笔者觉得,尺度有助于从失真的测量数据判断器物的本来形制:轮径可有不同的尺寸,总是规整;轨宽或有不同的系列,总该准确。

补注:《考工记》称轮径六尺六寸,未必是通行准则;秦统一后“车同轨”,轨宽想来不是通常所说的六尺,以秦尺23.1 cm 计六尺138.6 cm 也是过窄,作为车厢舆宽较为合适。

相关博文:考古应以古尺测算古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0333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68833.html

上一篇:“太伯奔吴” 的三重证据
下一篇:秦朝 ”车同轨” 之猜测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12 史晓雷 程少堂 杨正瓴 杨学祥 孙颉 张晓良 范振英 宁利中 刘钢 郑永军 刘全慧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