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接地气的超光速实验,将会胜利
今年年初,北京天文台邀请到95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做学术报告,并安排了网络直播。学术报告的主题是:“麦克斯韦方程和规范理论起源”。
我对于这个报告的主题很有兴趣,因为我在2017 年9月发表过论文:“关于麦克斯韦方程与经典电路理论的关系”(《前沿科学》,2017,Vol. 43, No.3,24)。并且在2017-12-11科学网博客发表过博文:“On麦克斯韦方程发展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1800-1089111.html
我们都提到,麦克斯韦在他的原始专著中强调了矢量势A,他写出了磁场强度等于矢量势的旋度的公式:H=▽×A。麦克斯韦终其一生都用矢量势表述他的方程,但由于A不是直接可观测量,因此麦氏之后的赫维赛德等人不喜欢这一点,他们致力于在电磁场方程中消除A而仅使用电场强度E和磁场强度H,但今天我们知道,由于量子力学Aharonov-Bohm效应,A实际上有基本的意义,是不能被消除的。
杨振宁先生的研究重点是规范场理论,而我的研究重点是超光速实验。
实验卡通图,由美国陆绮博士提供
在2017年底,网上有一篇科普文章:“教授:交流电可以超光速20倍!”
http://www.haoyiz.com/keji/327858.html
导读:光速有可能被超越吗?这个实验的思路是很简单的:让电场经过二个跑道赛跑。具体地说,交流电源产生的电动势在电路的金属导线内产生了纵向电场。
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实验,主要内容如下:“作为交流电源的信号发生器在输出端有一个“双通”元件,分别连接一根短的铜导线以及一根长的铜导线。短铜线长度为0.4m,长铜线长度为6.4m。二根铜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数值示波器的二个输入通道。示波器显示的红线代表通过0.4m导线的信号,蓝线代表通过6.4m导线的信号。示波器显示图像的纵坐标代表测量到的电压,横坐标代表测量到的时间。这样,通过二根不同长度的导线的时间差就在示波器上明确地显示出来,并可以定量地记录下来。
对于不同的频率,比较电场经过二个跑道的时间差,再换算出交流电场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小于3MHz的频率区,纵向电场的速度超过光速20倍以上。张操在论文的结论部分强调指出,纵向电场速度不能与电磁波在金属导体中的传播速度混为一谈。因为电磁波是横波,低频电磁波在在金属导体中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小的,比如400Hz时只有约10米/秒。由于纵向电场交变信号不是电磁波,它有交变的特征频率,可是没有波长的定义。纵向电场的速度代表信号速度以及能流速度。
张操认为,纵向交变电场在金属导线中超光速传输信号和能量,这是电磁理论中被长期忽视的解。超光速实验结果主要与库仑电场有关,与Maxwell理论没有冲突。
爱因斯坦说,光速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极限,张操认为他说错了。然而,狭义相对论并不是全错,它在很多情况下是很好的理论。问题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
张操指出,几年前,欧洲某著名实验室宣称中微子超光速大约十万分之一,成为当时的重要科学新闻,后来查清楚是个“乌龙球”。现在张操他们这个实验的优点是低成本,很容易重复。任何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只要有信号发生器和高性能的示波器,可以在当天进行重复实验。”
后来我看到一个读者评论:接地气的实验一定能得到认可!科学创新不容易,交流电超光速实验,坚持就是胜利!
做过电学实验的人都知道共地线的重要性。
一个接地气的超光速实验,将会胜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