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chengke

博文

和我的研究生说几句心里话

已有 4308 次阅读 2011-11-9 12:0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导师, 心里话

     这几天心情不错,早上9点多上班,晚上5点下班,去健身房先骑“自行车”15-20分钟,然后跑步机快速跑20-30分钟。完成这些,已是满身大汗,再去举重室举几下哑铃,到臂力腿力和腰力健身房拉几下,最后准备坐车回家。在健身房,你可以看见充满朝气的大学生,也可以看人到中年的学者,也有精神矍铄的老者,大家都在这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健身锻炼,强健体魄,快乐生活。每次还能看见一些“肌肉男”,穿着背心,浑身肌肉一块一块的,简直就是“史泰龙”,你不得不暗自羞涩,自愧不如。尤其是见到“肌肉女”,你更是愧为男子汉汗啊!周一碰到一“肌肉女”,练臂力,居然比我的还重,扩展自如,看着手臂像老鼠一样跳跃的肌肉块,俺只好悄悄做几个----撤!一次遇到两“肌肉男”,练臂力,直接一次插到最下边的重量,我估计有200kg吧?我一次顶多80kg就拉不动了。人家一次到底,狂做几组!哎,看看咋的胳膊,简直就是鸡腿!另一强悍之男,倒做仰卧起坐,居然还双手拿着哑铃,狂汗!

    生命在于运动,在这健身房这种氛围下,我看任何人都想动起来!

    刚才和几个研究生讨论问题,才真正领悟到当导师可真不易,可能学生也认为自己不易。从出国以来,我一直非常关注学生的实验、论文和生活等情况,没过几天就要分别问具体情况和讨论一些问题。自从这学期,我QQ建了一个讨论组,添加了我的六个在读研究生,成立了一项制度:每周末,必须汇报这一周来的工作或学习或生活情况,以及和下一周的打算。可简可繁,简单到可以一句话“我啥也没干,尽吃饭睡觉了”,“我上班时间都上课了,下班就聊天谈恋爱了!”,复杂到你具体的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得到的结果,失败的原因,下一步打算等等。我的目的有二“1,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以及科研任务完成的情况;2,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以前我认为大家都是成人,我不需用每天、时时问你在干啥,但自从上次研一一新生,一学年都不知道和说不清自己做了些什么,得到了什么的时候,我决定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我不介意你一周啥事都不干,你一周可以汇报“我在看文献。”“我在分析数据”,第二周“我在看文献。”“我在分析数据”,我看你第三周说啥?一个月后你说啥呢?天天如此,你自己都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青春,自己都会不好意天天这样给我做汇报。我不怕你啥都不干,你是在挥洒你自己的青春和血本,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可喜的是,实施每周汇报制度以来,大家一直坚持每周给我汇报,当然,每周都是我最先给大家汇报我这一周的工作情况,做了些什么,得到了什么(希望下次有人比我还先,老师给你致敬!)。有时遇上了,大家还热闹的讨论其他一些日常话题,比如我一研究生结婚,大家喜气洋洋,感觉大家好像在一起聊天。我也感觉大家都在一起,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同舟共计,而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实验室师兄妹都不知道近况,可见是很可悲。

    我现在是长跑,是马拉松,考验的是我耐力,而研究生你不是,你是和别人一样,站在跑道上的短跑运动员,稍有闪失,比赛已经结束!有路,有大道,但没人陪你玩了。

    我从来都没有要求也不喜欢“听我话的学生”,我喜欢的是有脑子、爱思考、勤动手,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并去解决问题的学生。老师不可能全对,如果老师已经知道答案,科学问题还值得研究吗?我的任何一句话,研究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来和我讨论,如果你对,我认同你,你就放手去做;如果我对,你认同我,那么就按照我们说的去做。“Just do it”,出现任何问题和后果,老师我会和你一起承担。当然,如果出现我们都不认同的情况,我们可以请教其它高人,总有解决的途径。没有经费,没有实验仪器和作实验条件,那是我的责任,但是如果这二者都满足,还做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你难道怪老师没指导好你?

    是的,作为导师,我的确还很“年青”,许多经验都需要积累,尤其实验平台需要逐渐去搭建,仪器也不是想有就有,总是缺这少哪的。这一点在任何实验室都会存在,不可能什么都完备,任何科研人员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去补充。任何大牛和大教授,都有过“科研游击”的经历。有的人会说,老师让做啥我就做啥,我没有做出来东西,是老师无能!请我的研究生们记住,你是来上研究生的,不是来打短工的。如果老师知道具体怎么做、会得到什么结果,那是体力劳动,导师完全可以去找临时工或技术工人来做。你是带着学习目的,来参加科研项目,在科研过程中,逐步去学习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科研思想,以后你将终生受益于这些学习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你和导师是合作关系,但导师负有指导和引导的责任,你负有在项目中学习和动手做科研的责任。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你既想学习,还不想参与科研课题,那只能请你回家去做你的“黄粱美梦”!实验室不是做梦的地方,而是实现梦想的地方。这些都是双方自愿的合作,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合作,当然“思想”需要实践和技术技能去实施,老师只能根据你的需求,双方共同攻关。

    今天稀里糊涂的说的有点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我的“悟空、八戒和沙僧”能理解为师的苦心。我们一起挑着担,一起去取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053-506195.html


下一篇:“牛肉爆三鲜”,欢度“短暂性光棍节”
收藏 IP: 146.151.105.*| 热度|

5 胡健波 江丽娜 郭保华 毋中明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