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a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博文

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论文评价 精选

已有 39235 次阅读 2014-2-17 07:1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论文, 科研文化, 同行评议, 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论文评价

贾伟

最近科学网刘立博友让我有空介绍一下国外高校在职称评定中是如何评价申请者的论文的。刚忙完一些事,周末坐下来写篇博文作个简单介绍。

美国大学教授的晋升职称和终身教职(Promotion & Tenure)评审过程需要走一个严格的程序,该程序按学校的相关规定由专业委员会(P & T Committee)来实施。前些年一直担任这一类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也为不少私立和公立大学当过外校评审人员(External Reviewer),在此从我的视角简单介绍一点这方面的情况。

美国高校高度自立,各有各的规定,评审材料的格式要求、评审方法、指标五花八门,但基本的流程还是大同小异的。评审重点都是三个方面:科研、教学和服务。科研又分基金和文章两部分,在这里我们单说文章的评审。

首先,申请者须提供一份完整的、准确的申请材料(称为 Dossier,需要花一番心血整理),申请材料提交上来后由评审委员会或申请者所在系的系主任发给领域内的专家(小同行,人数大致在5-15名左右)进行同行评议(Peer Review),同行评议的意见也是按规定从科研、教学、服务等方面展开来表述。在文章方面,评议人须如实评价申请者对科研领域的贡献,在领域内的地位和影响力。评语不能讲空话,要具体到某一项或几项工作,评价其优缺点和科学意义所在。在重要的人事评审如晋升正高或终身教职时,通常会让评议人在意见函末尾写上一句:如果该申请者来你的单位,你本人是否同意授予他相同职称。如果这位评议人不肯写这句话,则意味着这份同行评议信的份量低了很多。

系里评审委员会在收到外审同行意见后,开始全面评审申请者的材料,评审意见出来后开会表决,表决意见汇总后把结果报学院院长,有的学校要先经过一个中级评委(如医学部),有的无中级评委,直接报学校的大评委。

各校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在对文章的评审上,把握的尺度基本一致。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看就很明了。

这名申请人从事天文学(Astronomy)研究,从非教学系列(研究系列)副高申请正高,不申请终身职位(non-tenure)。申请者按要求在他的dossier里将每一篇文章按贡献标注了三个档次。

主要贡献 Major: I was heavily involved in all stages of the work;

重要贡献Significant: I contributed to the specific analysis, writing, and/or interpretation;

支持性贡献 Support: I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article in analysis or data collection.

此外,他还按文章类型将论文分为:研究论文、简报、综述、会议论文和摘要。

他还把文章按发表时间分为:上一次晋升前、上一次晋升后。

这样一分,就很清晰了。系里的P&T委员会对其文章作了一个总结,大意是:该申请人共发表77篇论文,一作有16篇,将一作论文在过去6年里的引用数作了统计。由于该申请人的职称属于技术系列(相当于副研申请正研),委员会查阅了国际领域内5名跟他工作性质相类似的(正研究员)同行的论文发表情况,跟他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我把最终评审意见略去,不介绍了。

表 1. xxx, 第一作者论文引用与国际同行比较

姓名   博士毕业    毕业院校                  2008        09     10      11      12      13*    total

0xx    1993              MIT                        21        14      20      24      20      29      128

1xx    1996              Paris                      51         66      48      61      73      82      381

2xx    1996              UKentucky             187       180   161     163    196   158    1045

3xx    1996              Cambridge             10         7        4        11      0        11     43

4xx    1995              Queens,Kingston    11        10      16      10      18      10      75

5xx    1995              UCBerkeley             587      612    610    704    753    672    3938


*2013年的是估计值(按当时10月份数据乘以 6/5).

表2. 论文总引用数比较

姓名      引用数      H因子*

xxx       3509          24

1xx      11611        46

2xx      51690        109

3xx      3894          24

4xx      1412          22

5xx      51833        94


下面是我的几点说明:

  1. 不同专业和学科的评审方式各不相同。我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案例的论文统计数据只看了第一作者而没有看通讯作者的文章,尽管在比较中采用的是一样的办法。

  2. 需要强调的是,同行评议结果在评审中权重很大,而论文统计数据仅供参考。理由很简单,学术贡献和地位是由你的小同行(用专业视角)来评价的,那些统计数据在很多情况下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3. 从两个表中看出,该申请者的论文引用的统计数据并不出色,国外有2-3个同行的论文引用率和H因子要远高于他,但P&T委员会做了理性的分析:因为那2-3个同行所在的实验室在多年前承担了大项目,他们所在的国家投巨资完成了(估计是射电望远镜一类的)大型科研实施,大大增加了这几个“同行”的数据采集速度和论文发表数量。也就是说,在科研条件和基础实施相差比较悬殊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拿个人的产出来评价其科研水平!

  4. 再把意思重复一遍,这个案例的论文评审中,尽管统计数据做得很系统,但仅具有参考意义,评审过程中不专门强调论文发表在什么杂志、杂志的影响因子(像国内流行的点数和点数的总和)等信息,更没把它们放大出来说事儿。

  5. 论文在评审中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在这个案例中,申请者的核心工作是为天体望远镜项目提供数据处理上的支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T委员会在评价他的科研时,重点考察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本单位从事相关研究的同事们对申请者数据处理水平的评价和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二是外评的国际小同行对其技术水平和科研贡献的意见。(用一句大白话来说,作为一个搞天体研究的科技团队中做关键技术支持的副研究员,其工作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数据质量和项目组其他人的成功!评审也是围绕着这个概念来进行的,至于他本人所发的文章多少和好坏是第二位的。)

  6. 借此机会,也跟国内情况比一下。其实中国高校的职称评审从程序上看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尺度的把握上。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是专业评审的不严谨和行政力干涉上,此二者相辅相成。

  7. 从文化上看,国外高校的这种同行评议和委员会评审都非常认真严谨,对于评审人员来说,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事关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声誉,大家对材料的阅读和讨论发言都十分理性、谨慎和认真,迄今我也没有遇到过打招呼、找关系的事例。

  8. 两边比较下来,有一个感想是,国内高校评职称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全方位的,从最初的新人招聘就开始出问题。院系在人才招聘和引进时的评审尺度在不同年份、不同领导组织(还有不同“计划”)下差异很大,同一职称下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给他们后面的升职程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美国大学的教授招聘采用(与职称晋升)相同的评审程序和尺度,将招聘(faculty recruitment), 年度评审(annual review), 5年评审(five-year review), 职称晋升(promotion & tenure)等环节都接轨,形成一个完整的评议体系和学术评价的文化体系。

  9. 另外,我还发现国内高校区别于国外高校的一个“亮点”是院系(尤其是新建院系)缺乏一个严肃的学科发展计划,对于学术岗位编制(faculty lines)缺乏中长期规划和管理,很多中青年学者提职称失败是受“名额”所限,而跟自身水平高低无关,这是很荒唐但在现实中又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一些院系领导不懂目标管理,在编制上要么寅吃卯粮,要么黄泥萝卜吃一段擦一段,这样的搞法将很多青椒跟杯具放到了一起。

  10. 这方面的事儿说下去没个完,就此打住。回到本博文的主题:评职称,论文有其重要性,但一定要就事论事,理性评价,合理地给予权重。或许这是区别一个科研评价体系成熟与否的最重要的指标和分水岭。



职称评审“乱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768179.html

上一篇:也说“少走弯路”
下一篇:爱情是蓝色的
收藏 IP: 98.155.140.*| 热度|

146 王善勇 陈小润 齐国臣 陈安 马臻 孙根年 陈楷翰 刘立 彭渤 刘艳红 陆俊茜 郑永军 王德华 王芳 武夷山 李伟钢 李学宽 张鹏举 徐晓 季丹 周永胜 韦玉程 褚昭明 许浚远 陈新泉 魏东平 刘淼 刘全慧 林青 许培扬 吴飞鹏 徐传胜 曹俊 徐明昆 王春艳 彭思龙 王涛 史晓雷 杜占池 赵星 雷作胜 林松清 梁建华 张信 陈冬生 杨光 林章凛 陈小斌 喻海良 陆泽橼 李志俊 李欣海 张德元 李万峰 鲍海飞 潘玉丛 尹俊 李天成 王琛柱 曹聪 高绪仁 单进军 王修慧 李土荣 马妙君 翟自洋 程起群 陈苏华 杨月琴 方唯硕 秦承志 徐耀 董侠 高友鹤 李大斌 王启云 金拓 郑小康 曹建军 谭德志 邢志忠 李庆祥 任国玉 璩存勇 赵美娣 强涛 朱新亮 汤建 王守业 杨金波 王永林 林树海 苏光松 汪晓军 杨建军 李永丹 刘新 张能立 李玉剑 杨晓虹 周雄伟 文小刚 杨顺楷 水迎波 乔善磊 庄世宇 姜春林 陈祖昕 黄育和 马军 王锟 曹须 卫军英 任胜利 熊李虎 张忆文 杨正瓴 王伟 王锋 王应宽 杨玉玲 包德洲 杜振亭 韩睿明 舒灿伟 lingling101 cloudyou biofans htli blackrain007 zhouguanghui xuqingzheng fireComputing louiexp jiareng luxiaobing12 liangzx hugege xiao12lang2012 jimiyg yunmu brns liunashr Floria zzjtcm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