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浏览科学网时看到曾建网友(还是同行)的一篇博文 - 《我对SCI的一点点看法》,我赞同他的观点。利用几分钟时间写一个想法下来给他做一点补充。
我读研究生时承担的课题是由Mallinckrodt Medical Inc 资助的新药研究方面的,属于应用性的研究,结果未被允许发表。最初工作的几年里我所承担的项目也大多来自于企业,发不了什么文章,有几个重要的创新也被企业决定作为Technical Know-how长期保持 – 连申请专利的机会都没有。入行以后自己更喜欢做基础研究,但逐渐跟药学学科各种类型的科研人员接触多了,意识到那些做“应用”和“技术转化”型人才很优秀,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是技术进步和推动行业发展方面的中坚力量。也就是说单纯以SCI来论英雄的话的确把基础研究(尤其是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成比例地放大了很多倍。两周前我在位于北卡“研究三角区”一家从事代谢分析平台技术的美国小企业做交流,他们想多发表文章,让外界了解其技术优势,但遗憾的是在每年(主要是为医药企业)完成的约250个分析项目中,被合作方/客户同意能发表的不到5%。大部分数据被当成企业的技术储备和知识资源(限于内部交流)。最近他们被允许一起合作发表了3篇文章,其中一篇就登在Nature上。我想补充的这个观点就是如果拿SCI论文去推测国际上某一个行业的技术以及人才状况的话也将是片面的,从事应用性研究(包括从事非生命学科基础研究的很难发SCI的)科学家们可以说藏龙卧虎,他们从事的研究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今天,他们很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没能在SCI平台上公开交流。我不觉得一个负责新药项目的Project Leader一定需要有什么可夸耀的SCI论文,但他(她)的成功将使人类从某个疑难疾病的痛苦中得以解脱或缓解,这是对医学和科学的重要贡献!在几个顶级期刊(所谓的CNS)上发了文章就可以“一览众山小”的想法是可笑的,在你那个SCI小山头的前方有你看不清的云雾,云层后面还有巍峨的山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