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a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博文

你从哪里来?

已有 15224 次阅读 2017-1-16 06:4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文明, 分子遗传, 人口迁徙

你从哪里来?
贾伟


     前些天搭朋友的车,车里播放着她自己按照古诗词谱曲和演唱的作品,其中有一首《南乡子》让我印象深刻。歌词是这样的:
     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带香游女偎伴笑,
     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这是晚唐词人李珣的十七首《南乡子》词作中的一首,写的是南粤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莲塘泛舟, 欢声笑语惊起了安睡的鸳鸯,姑娘们竞折荷叶,笑遮夕阳而不忘展示各自妖娆美丽的体态。短短几句词,整个画面动态可掬,散发着浓浓的南国少女的气息。
     这首《南乡子》让我的思绪飞得很远。让我浮想联翩的不是花间词人李珣的那些清疏、婉约的作品(事实上我也记不住多少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特殊身份。从血统上说,李珣不是汉族,甚至不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是一个蓝眼睛高鼻梁的波斯人后代。他的祖辈经商来到唐朝,随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定居梓州。也就是说李珣是出生于四川梓州的波斯“侨民”。北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2中记载:梓州李珣,其先波斯也。珣有诗名,以秀才预宾贡。这里说的“宾贡”要翻译一下,就是说地方政府听说某人很有才干,便会具名推荐到朝廷去,让中央的组织部门来考核是不是有资格当官,到了朝廷会受到上宾一样的接待,考核通过则会获得大概相当于“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样的待遇。李珣还有一个弟弟,叫李玹,爱好炼制丹药;还有一个妹妹叫李舜弦,长得漂亮(估计是大眼睛高鼻梁的那种),而且精通诗文,是唐代第一位“外国女诗人”,被选入宫中封为昭仪。一个出身中东伊朗的四川人家庭,生活在晚唐,一家人以诗、书、画、药学闻名于西蜀乃至整个晚唐五代时期,与当时的文化习俗、邻里百姓相处得水乳交融,那个时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啊!
     其实古代中国一直很“国际化”,几乎各朝各代都有外国人侨居。盛唐时期在我国定居的侨民多得不计其数,光是在长安置办田产的外国人就有上千户,数千人之多,按人口比例计算远大于我们今天各个都市的外籍居民比例。当时的老外们大都选择生活在长安、洛阳、成都三地,估计这些城市的房价适中,远比不上今天的北上广,当然更没有雾霾。有一年杜甫在四川见到一种很奇怪的高大树木,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树。后来一个西域和尚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这是从西域移植过来的海棕树。杜甫觉得很有意思,作《海棕行》说:“左绵公馆清江渎,海棕一株高入云。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可见当时蜀地的胡人不少。
     在我国地处中原的河南开封,曾长期存在着一个发源于西亚以色列和希伯来地的犹太移民教派。开封是宋朝的帝都,曾商贾云集,极尽繁华,在宋代,曾有数千也可能是逾万的犹太人在开封聚居。公元1134年,犹太人在开封建教堂,至元十六年(1279年)重修,明朝又曾重修。元明两代,开封的犹太人逐步进入“主流”社会,有的经商,有的参加科举,跻身国家公务员行列。因具备政治与经济实力,犹太人教派不仅得以生存延续,并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关犹太人最早在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历史,目前国内外学者存在争议,没有一个定论。据《重修清真寺碑记》碑阴的铭文《尊崇道经寺记》(成于明正德七年,1432年)所载,有开封犹太人“厥后原教自汉时入居中国”之说。另据现存于罗马的另一《重修清真寺碑记》(成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之碑文拓片,这个犹太教派曾自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来到中国。一些学者认为犹太人来华侨居,有漫长的历史,大致可归纳为始于周、汉、 唐等数说。如果从周开始算起,到现在则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近年来网络上有一种中华文明“西来”的假说,其核心思想是:全球文明主要发源于今天的北非、阿拉伯半岛以及两河流域,伊朗、印度、中国、美洲是一个次第晚近排列的文化序列,古文明的起点在中东一带。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基于一些考古发现和人文现象形成的假说,其中的一个依据,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在成都平原陆续发掘到一些明显区别于黄河流域的各种文物,尤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在几个工地出现的大批以青铜器和玉石为主的出土文物,震撼了全球考古界。这些与中国商代并行的三千多年前的文物特点明显有“西方”特点,比如鼻子高挺、眼睛奇大,最奇特的是那里还发现了一根西方王室常用的金质王杖。
      这个“文化西来”的假说认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构成就是以色列人,三星堆应该属于犹太文明。例如在几个大型祭祀场所,都有摆放石子的习惯,并且这些石子相当于祖先牌位;另外,四川以及其他长江流域有悬棺这一现象,而世界上只有犹太民族既有悬棺葬俗同时又有石头崇拜的传统。当然,当年三星堆的这批人并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犹太人。在大约七千年前中东发生过一次气候的急剧变化,导致了人类的第一次大迁徙。四千到五千年前由于北非和中东地区的人口急剧增加以及农业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北非和中东的大面积荒漠化导致人类第二次从中东往外迁徙,其中的一支往东走,到达了位于今天的中国境内,形成了中国夏朝。亚伯拉罕的妻子“夏甲”带领子孙建立了中国的夏后朝;以扫的妻子Judith 很可能就是商朝之母“简狄”,以色列之子旦的后代建立了中国周朝,以上时间全部符合中国朝代时间逻辑。据此还有人说我国的李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犹太人,甚至可能是以色列的支派之一利未人的后裔。总之,这些假说因为彻底颠覆了我们既有的历史观念,令人耳目一新,当然这些毕竟是假说,是在没有充分证据支持下想像出来的,其可靠性需要得到严谨的论证。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相信古代人类迁徙的众多谜团将随着人类遗传学和其他组学的兴起而逐步得到破译。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为男性,XX组合为女性。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与民族群体的主流传承模式一致,所以检测Y染色体,可以发现各地区人群的关系。我们单位有一个芬兰裔同事,我第一次跟她见面聊天,便想给她出个难题,我问她:你是做基因组的,你信不信你们芬兰人是中国汉族的分支这个研究结果呢?据报道,从Y染色体单倍群N的多样性分析显示芬兰人是从中国汉族祖先中分化形成的,与汉族人基因的相似性达到97%。通过计算两个民族基因序列上的差异,可以推算他们的分化时间在六千至八千年前。这个金头发的芬兰同事听完我的话后,点头说她的确听说过这样的研究结果,但是她眨巴了两下绿眼睛笑眯眯地反过来问我,你相信吗?
     我没想到她很快就把皮球踢给我了,只能跟着打哈哈:我们长相这么接近,让我不得不相信有这么回事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1027838.html

上一篇:饶毅和川普之间,谁代表正义?
下一篇:IF决定命运
收藏 IP: 128.171.232.*| 热度|

31 齐国臣 陆泽橼 武夷山 苏德辰 丛远新 张鹏举 王春艳 陈永金 侯沉 曾荣昌 王善勇 王启云 杨正瓴 牛登科 白图格吉扎布 岳雷 汤茂林 吴明火 黄仁勇 曾杰 牛丕业 韦玉程 王海辉 邵鹏 应行仁 赵美娣 朱嘉宝 强涛 罗帆 jimiyg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