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馆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SLibrarian Life Is Art, Sharing Is Best

博文

【转】关于学刊影响因子的分析及大陆高校影响因子的误区!

已有 8015 次阅读 2009-9-1 11:31 |个人分类:科研评价|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学刊影响因子的考虑

时东陆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影响因子几乎成了目前中国学者们的心头病。那么,什么是影响因子呢?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 (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例如,某期刊2005年影响因子的计算

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48 本刊2004年的发文量: 187
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128 本刊2003年的发文量: 154
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总计: 176
本刊2003-2004年的发文量总计: 341
本刊2005年的影响因子:0.5161 = 176÷341


意义: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附:IF值计算方法(以1992年为例)
A=1992年的全部引文(指定数据库中的记录)
B=1992年引用某期刊发表在1990和1991的论文的总次数(B是A的子集)
C=某期刊1990 和1991 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总和
D(期刊1992的影响因子)=B/C

笔者研究工作多年,却从不知道什么影响因子。第一次听到,完全是一次偶然。一天,一位熟人路过,聊起杂志的话题,居然得意的说:本人刚发表一篇JACS文章,相当于你们的Phys. Rev. Lett., 因为影响因子基本相同。他这样说是因为笔者的文章大多在物理界杂志发表。听完此话,我一头雾水,第一,那时本人对这个JACS杂志闻所未闻(因为不是那个领域的) ,第二,什么是影响因子,更是毫无所知。所以,便洗耳恭听这位老兄侃侃而谈关于影响因子的重要。虽然那时不过当作新鲜听听而已,并未在意,但是今天本人在发表论文的时候却真的要问问该杂志的影响因子是多少了。所谓流言,渐渐入耳。

现在看来,影响因子的确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文章的水平,比如自然和科学杂志的影响因子极高。但是笔者坚定的认为,不同领域之间的可比性非常低,甚至是不可比的。换句话说:我们无法用影响因子的高低来论定两个来自不同领域和杂志的文章。比如JACS和 Phys. Rev. Lett. 完全不能用影响因子来说明文章的学术水准。我们首先来分析决定影响因子高低的主要参数。

它的第一个参数来自于杂志的基础性与泛普性。一个学术杂志,如果主要发表十分基础性的文章,比如探讨生命起源,弦理论,宇宙天体,等等,那么这些课题可以引起广大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如果文章涉及范围广泛,而且写作清晰易懂,则会使得许多科学爱好着感情趣。这一类杂志的引用率当然非常高。反之,如果一个杂志在学科方面十分狭窄,比如低温物理,读者非常有限,所以引用率也会十分低。

第二个参数更为重要,那就是该领域研究者的总人数和经费数。其实,研究经费的数量是和研究者人数成正比的。比如,美国卫生部(NIH) 每年的经费近300亿美金,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仅仅有50亿美金。而且这些经费用于所有科学与工程的项目,包括,物理,化学,数学,材料,生物,计算机,工程,等诸多领域。可想而知,每个领域可以分配到的经费数额会更低。由于美国卫生部的巨额经费,在医学,生物,制药,免疫,卫生等领域内就会雇用比其它学术界多出许多倍的研究人员,比如教授,研究员,博士后,技术员,学生,等等。在如此众多的研究队伍中,发表文章的总数会大大地增高,因而引用率自然会高。这样一来,高影响因子便是不言而喻的。怪不得生物杂志的影响因子都高得出奇,甚至远远高于自然和科学杂志。那么难道,那些生物界的文章水准一定高于理工科的论文吗?显然这是不可比的。

如果我们仔细做一个统计,把每个领域的经费(或者人数) 与杂志的影响因子之间画一条曲线,那么将很容易发现,两者之间是正比关系。即便我们不做具体的数字统计,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下的事实,生物医学界经费最多,所以杂志影响因子最高,比如细胞杂志。其次是化学界,所以它的主流杂志:JACS和Nanoletters都具有很高的影响因子。物理界最有影响力的杂志Phys. Rev B, 其影响因子仅仅3点几。非常优秀的应用物理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才2点几分。这是因为化学学会的规模远远大于物理学会。其它工程类杂志,因为经典与传统,影响因子甚至低的可怜,仅仅0点几分。这十分生动的说明了这种经费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那么,对于文章的真正学术水准和发表难易程度,笔者认为只能在本领域内部比较。完全可以统计出来,每年发表的Phys. Review Lett. (PRL) 的文章数量要远远少于JACS。这说明,发表一篇 PRL要比发表一篇JACS难不知多少倍。物理与化学是两个从思维到方法上完全不同的领域。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也有本质的区别。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可以说是形同路人,风格回然相异,实在无法相比较。

2003年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A. A. Abrikosov在一次学术报告中说:现在的研究者都在赶时髦,追求自然和科学杂志的文章,讲究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但是真正的科学是你用心做出来的。我劝你们不要去赶那些时髦。许许多多的伟大科学贡献不是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发表的。

爱因斯坦说: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我想:爱因斯坦肯定没听说过影响因子。

.楼主.
2007-10-24 10:07:23
 
kk126(hss408)
级别:新手上路
发帖:31
积分:31
来自:125.120.118.155
注册:2007-09-07
赞成:0 反对:0 发送短信 用户IP:隐藏

各有关单位:
SCI期刊是国际上衡量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质量优劣和影响力大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但目前SCI核心库有3762种期刊,扩展库(网络版)有6089种期刊,因此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为对SCI期刊给出一个较合理的评价标准,正确引导国内学者向SCI期刊投稿,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按年度和学科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的分区.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1、SCI期刊分区表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组织相关学科资深专家,以当年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为主要依据,结合该期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度,将各学科的全部SCI期刊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等4个等级。有个别期刊在归属学科上判法可能不一致,在传统认识上的学科找不到时,可以在“全部”中查找。

2、按SCI期刊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已被国内部分高校采纳,它有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尤其是发表在1、2区的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的标志性成果。

3、SCI期刊分区表是学校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签约有偿使用的数据库,约定只能放在具有内部使用权限的局域网上使用。

.第 1 楼.
2007-10-24 10:21:30
 
kk126(hss408)
级别:新手上路
发帖:31
积分:31
来自:125.120.118.155
注册:2007-09-07
赞成:0 反对:0 发送短信 用户IP:隐藏

关于SCI期刊分区的说明

《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按年度和学科根据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划分的分区表。

目前SCI核心库有3762种期刊,扩展库(网络版)有6089种期刊,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
SCI期刊分区表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组织相关学科资深专家,以当年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为主要依据,结合该期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度,将各学科的全部SCI期刊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等4个等级。有个别期刊在归属学科上判法可能不一致,在传统认识上的学科找不到时,可以在“全部”中查找。
按SCI期刊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已被国内部分高校采纳,它有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尤其是发表在1、2区的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的标志性成果。

-----------------------------------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分区遴选法

1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理论基础

科技期刊浩如烟海,刊载期刊上的科技论文的数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面对如此众多的论文信息,如何有效的选择报道科学前沿问题、具有国际地位的一流期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1 期刊论文与评价指标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早在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就首先发现了学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后人将此规律称之为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

此后,期刊论文的分布规律受到人们重视而不断发展。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通过统计2000种期刊中的1000,000篇参考文献发现,24%的被引率高的文章出自25种期刊,50%得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种期刊,而其余的被引文章则分散在数量很大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如文摘率、影响因子等因素也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因此,根据“集中与分散”规律,选择集中了学科领域内大量论文、集中了学科期刊较高指标值、具有较高国际显示度的少数期刊,作为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利用期刊信息了解学科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

1.2 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评价指标

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用来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期刊的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

影响因子(IF)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数的比值。它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能够客观的反映期刊的相对影响,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CI)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该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单干被引用的次数,是用于计算影响因子的分子,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

2 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我们主要基于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三个评价指标,利用ISI出版的JOURANL CITATION REPORTS(JCR)(2001版)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分区的方式遴选各学科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在JCR(2001版)中,报道了5748种期刊,排除社会科学类16种,我们按照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综合共12个学科(类),将其余5732种期刊分类,每个类有ni种期刊,1≤i≤12。由于期刊论文数量与各指标的关联度很高,为了减少期刊论文量的波动带来的误差,我们同时利用了JCR(2000版)和JCR(1998版)光盘提供的数据计算每一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频次。

第一步:计算每个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IF)、平均总被引频次(CI)。

IFij=(IFij1998+IFij2000+IFij2001)/3,1≤i≤12,j=1,2,, ni;

CIij=(CIij1998+CIij2000+CIij2001)/3,1≤i≤12,j=1,2,, ni;

第二步:对JCR(2001版)期刊按学科从影响因子(IF)角度进行分区。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平均影响因子(IF)降序排列C={c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一区期刊,再将其余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平均分为三部分,再由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产生二区、三区和四区期刊,即:

一区期刊:Ci1={ cij: 1≤i≤12,j=1,2,…,ti, ti < ni , ti / ni =0.05};

二区期刊:Ci2={ cij: 1≤i≤12,j=ti+1,ti+2,…,mi, mi < ni , / =1/3};

三区期刊: Ci3={ cij: 1≤i≤12,j=mi+1,mi+2,…,pi, pi< ni , / =1/3};

四区期刊: Ci4={ cij: 1≤i≤12,j=pi+1,pi+2,…,ni, / =1/3}。

第二步:按学科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总被引频次(CI)降序排列A={ a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Ai={ aij: 1≤i≤12,j=1,2,,ki, ki / ni =0.05}。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计算影响因子时的两年总被引频次(IFCI)降序排列B={ b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Bi={ bij: 1≤i≤12,j=1,2,,mi, mi / ni =0.05}。

各个学科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期刊为Si=(Ai∪Bi∪Ci1)∩(Ci1∪Ci2),则Si就是我们遴选所得各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见表一)

学科
期刊总数(T)
一流期刊数(S)
S/T(%)
总IF(ti)
一流IF(si)
si/ti(%)

地学
213
18
8.5
223.947
51.688
23.1

地学天文
42
4
9.5
68.616
22.613
33

工程技术
1170
101
8.6
599.626
174.787
29.1

管理科学
72
5
6.9
35.7
7.654
21.4

化学
337
27
8
510.227
182.952
35.9

环境科学
176
18
10.2
190.794
56.749
29.7

农林科学
198
16
8.1
116.728
25.322
21.7

生物
857
63
7.4
1632.768
644.12
39.4

数学
283
22
7.8
133.552
30.466
22.8

物理
324
27
8.3
392.193
146.712
37.4

医学
2018
163
8.1
3312.082
1158.218
35

综合性期刊
42
3
7.1
81.749
61.898
75.7

平均
8.2
33.7


3 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意义

3.1 为文献情报机构的期刊工作提供参考

采用分区遴选方法选择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无论在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图书情报部门可以此作为选择国外期刊的参考依据,结合馆藏特点和用户需求有效的提高订购期刊质量;同时可以指导读者重点阅读,建立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3.2 为科研部门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分区法确定的国际一流期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此,可以为科研部门间点科技成果、评价研究水平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但指的注意的是,科研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以同行专家评审意见为基础,不能简单的根据其是否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确定研究质量。

3.3 为科研工作者利用期刊提供参考

国际一流期刊在学科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刊载的学术论文质量较高、体现了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领域。科学家们通过阅读这些一流期刊,可以更有效的了解学科发展态势、了解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同时,遴选出的国际一流期刊也为科学家们选择高水平期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参考。

3.4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分析这些国际一流期刊的内在与外在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国外期刊的发展经验,探索一条有效的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

转自网大http://forum.netbig.com/bbscs/read.bbscs?bid=1&id=733489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0374-252595.html

上一篇:【转】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下一篇:【转】关于SCI杂志及其影响因子的是是非非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