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月我看到的最有趣的论文,是这篇发表在《生物多样性》题为《红色幼叶的适应意义探讨》的综述文章,这是因为我一直对植物幼叶的红色现象很感兴趣,甚至有相当长的一段痴迷的时间。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这种行为貌似是“无意义的”,同时是非常漂亮的大自然的馈赠,人们对此现象的了解又十分有限。我的一个经过很多不眠之夜的假想是,这些红色的小叶片在夜间应该是十分活跃的,它们的新陈代谢对氮合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假说还有待试验去证明。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要,据我对华南植物园多种植物(包括树木和灌木)的观察,幼叶变红的树种的比例可能要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12%。
红色幼叶的适应意义探讨 |
陈颖卓1*, 黄至欢2 |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 长沙 410205 |
A minireview on adaption of young leaf redness |
Yingzhuo Chen1*, Zhihuan Huang2 |
1Chengnan Academy,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
摘要
很多木本植物的叶片会在春季和其他时期产生花青素而呈现红色, 该现象已经被众多学者所关注。本文对已有工作作了归纳总结。研究表明: 这种广泛存在的现象需要消耗营养和能量并影响光合作用, 并非只是代谢的副产品。前人以秋季红叶为研究对象, 主要提出了两大类假说: 第一类假说认为红叶是对强光、低温、干旱等恶劣环境的适应; 第二类认为红叶是植物通过化学防御警示、适口性差、隐蔽自身或暴露啃食者等方式来防御植食动物的啃食。这两类假说也都存在争议。目前对红色幼叶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侧重其作为独立视觉信号的作用, 而未能将红叶与植物的其他防御策略结合进行讨论。今后的研究应当综合环境因子的影响和啃食者的视觉分析, 并与植物其他出现红色的器官对比, 深入探讨红色幼叶的适应意义。
同附两张在植物园随手拍摄的照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