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深部的微观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ixinqing

博文

重访布拉格-记我和Goldschmidt的这些年 精选

已有 8025 次阅读 2015-9-7 16:52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际会议, 地球化学

当飞机再次降落在布拉格机场的时候,思绪飘回到四年前第一次参加的Goldschmidt会议,也是在这里。四年过去了,这个在地球化学领域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在北美欧洲兜兜转转,又回到布拉格。老城依旧游人如织,查理大桥上依旧挤满了人,从布拉格城堡向南边望去,依然可以看到一栋铺的很开的现代建筑,那里,就是两次会议所在地,布拉格会议中心。布拉格记载了我在Goldschmidt会议中两次重要的节点 - 2011年,第一次以在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2015年,第一次作为分会场发起人主持会议。每年一度的会议,除了展示最新的科研进展,更是跟大牛吸收经验阅历,跟同行头脑风暴,跟老朋友再聚,跟新朋友相识的盛会。然而,这个会议对于我的特殊意义是,她见证了我在学术上的成长。


四年前的2011年,彼时我正在博士第二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访问,导师是Goldschmidt的常客,我在导师的鼓励下向Goldschmidt投出了第一个摘要。摘要以口头报告的形式接收,我也有幸第一次在如此规模的会议中汇报了我的最新研究进展。那是我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准备充分之余依然有些紧张。所幸报告效果不错,提问讨论环节也得到了很好的反馈。报告结束当天的海报展示时间,热情的捷克人提供了不限量畅饮的啤酒,给参会者创造了非常好的交流空间。觥筹交错之间遇到一些下午出现在同一个分会场的一些同行,其中不乏知名大学研究所的教职人员,聊天期间就报告内容讨论了很多问题。那是第一次体会到国际会议上口头报告对于一项研究成果带来的传播作用。

2012年的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同样提交了摘要并且接收为口头报告。无奈当时因为经费等原因不能前往,只能做好报告需要的幻灯片,请布里斯托尔的导师代表我,向同行展示了我们当时的成果。即使未亲自参加,这个口头报告也带来了传播上的收获。会议结束几天以后,收到一封邮件讨论会议报告里所提到的研究,那一刻,仿佛人又回到了会场。

2013年佛罗伦萨的Goldschmidt,是当时欧洲旅行的倒数第二站。之前经历了在法国做实验,访问德国和瑞士的研究组,接着在意大利跟另一拨朋友汇合,有澳大利亚的同事,也有散布海外各地的同行。经过几次见面,以及偶尔Email联系,两年前认识的很多同行已经渐渐熟悉,开始有了会议上自己的老朋友。这次会议最大的收获是跟加拿大的实验地球化学家建立合作,用分子动力模拟计算出来的结构性质来解释他们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周五下午快散场的时候开始聊天,因此错过了在佛罗伦萨河对岸看老城全景日落的机会。然而因此得到了宝贵的国际合作的机会,错失的日落也丝毫不觉得遗憾了。

年号单数的Goldschmidt通常在欧洲,每年8月份。而年号双数的大多在北美,每年6月份。提前了两个月,因此提交摘要等各项工作都要提前。2013年年底的时候,收到同行邀请在次年美国举办的会议上贡献一个口头报告。因为美国签证申请起来比较复杂,本来并未决定是否参加2014年的会议,然而难得有机会被邀请,并且正好跟加拿大合作者的项目开始有了进展,于是抓紧时间处理数据,投摘要,申请签证。所幸一切顺利,有了我在Goldschmidt会议上的第一个邀请报告。这次会议另一个难忘的部分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野外考察,我在科学网博客的第一篇文章就介绍了这里

转眼又到了2015年,就在几周前,最近一期Goldschmidt会议在布拉格落幕。在这次我又收到邀请,在报告中总结了我们过去几年分子动力学模拟在高温地球化学中取得的进展。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等着我-分会场主席。我和其他几个同行组织的分会场共收到了40多篇摘要,得到了一整天的报告时间分配。周四一整天都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度过,尤其是我负责主持的下午场。期间还要带不能参会的同事作一个口头报告,强度可想而知。值得高兴的是,这一整天的报告一直人气很旺,从Keynote开始一直吸引了很多人来听。关于在学术会议中作分会场发起人和主席这个话题,三言两语难说完,将另写文章讲述。



从2011到2015,五届会议,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初次入行到得到同行认可,Goldschmidt会议可以说是每年一度的检验。不知接下来的几年是否有时间,有条件继续保持这个传统。但不管是否去开会,都要想办法保持跟学术圈的交流,保持知识的更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提醒自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本文已发表于科技导报, 2015, 33(24): 128-12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6430-919143.html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研究生导师
收藏 IP: 138.194.17.*| 热度|

14 武夷山 陈伟 姬扬 陈理 刘亮明 强涛 李健 韦玉程 张士宏 饶东海 李学宽 htli qzw cross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