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简单的判断句
籍利平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质变”,这个简单的判断句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科学技术创新是质变。
众所周知:辩证法认为,质变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水的温度,在1到99度之间,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到了100度,水(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就可以变为水蒸气了。
在海平面和在海拔2000米、3000米的高原上,水的沸点是不一样的。不同温度的白开水,我都喝过。这些不同滋味的水,让我产生了一些心理上的变化。那些在海拔5000米处工作过的人,觉得你那个2000、3000、4000米,都不算什么,连山区都算不上。那些到达过8000米海拔的攀登者,也可以说:5000、6000、7000米又算什么?一盘小菜而已。
从海拔的角度看,有量与质的演变过程。财富的积累,也是类似的。1980年代初期的万元户,是富人;现在,有些城市已经把月薪万元作为工资基线。扣除物价因素,也有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对一个作者而言,从一个字都没有变成过铅字,到发表100字的作品算一种可喜的质变;从发表的文章不过100、1000字,到10000字,也是一种质变。从仅仅发表1、10篇文章,再到发表100篇文章,就可能引发质变;如果发表了1000篇文章,就质变为著名作家、著名记者甚至著名科学家了。
一个人仅仅发表1、10、100篇文章,不可怕,发表1000篇文章,就有些可怕,就可能引发质变了。一个裁缝卖出去一定帽子,不可怕;卖出去1000顶不重样的帽子,就可怕了。会有人说“这家伙真能琢磨”。1000顶帽子,洋溢着裁缝师傅的旺盛创造力。
发表10000篇文章,如果都是原创的,如果都是真正的第一作者,篇篇都有新东西,这得需要多么巨大的创新能力支撑啊?
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如果这1000篇文章,都是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论文,这个作者可以称之为大神级人物了。按照每篇平均6000字算。总体上,可就是600万字的巨著啊。这样的巨著,需要多大的思想容量来支撑?需要多少创新的成果来支撑?
1000篇,太多?减半为500篇。这样的作者或许已经出现,或者隐藏在终南山中?或许,刚刚在街头以一个普通慈祥老人的面目出现过?或许,巨著的主人,压根不愿意抛头露面,不愿意享受尘世的喧嚣,不愿意享受镁光灯的聚焦?
老子出关的传说早就有了。一篇《道德经》才几千字?它诞生于一个晚上的可能性不大。它很有可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一种思想质变的结晶。
既然人们愿意相信神话,那《道德经》就算是老子出关前的代门票吧。
那么《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兵法呢?愿意相信神话的人,也无法相信它们是一夜写成的。没有丰富的战争实践、没有多次胜败的历练、没有长期的文字打磨,兵法如何总结出来,如何让读者(包括图谋霸业的“王”们)打心眼里佩服呢?
战争、争斗,是技术也是艺术;它们包含着科学技术的创造性因素、包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成果。《三十六计》是方法,是具体的兵法。《六韬》与《三略》也是兵法,是具有战略思想的兵法。
科学技术前沿的争夺,紧张和激烈程度不亚于“硝烟滚滚的战场”,只是看不到硝烟而已(化学实验室除外)。
有时候,我会这样想:如果我们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能够接触到这些兵法,他们的创新成果会不会更多一些,他们的思想境界会不会提升一大截?也许,有些科技工作者,已经具备战略眼光,已经灵活运用了兵法。
当我听说有些企业家不惜花费重金,打“飞的”来京听国防大学教授讲授“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时,我对这些有眼光的“同学”是赞成的。这样的课程,是有物超所值的。那些真正领会了教授思想的人,他们的企业一定经营得错不了。
同时,我也对某些看似气势汹汹、看似财大气粗、看似“富凶极恶”的人物的演出,评价不高。他们的演技,过于拙劣。他们太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了,太计较眼前利益、太计较“个人感受”了。这些人,片面地看待了量;以为量就是一切,以为量就是终极目标。
当然,那些看到别人量变就开始“嫉妒和阻挠”的人,是有“远见”的。他们看到了自己落伍的潜在危险。不肯自己努力,或者是占惯了便宜、千方百计地“挑事”、“使绊子”,这样的发挥特长,也会引发质变。人们会越来越认清他的本质。
对于那些“富凶极恶”的人、机构、团体和组织(将会逐渐败落),也是这样的:旁观者的眼睛会被不断地擦亮,不断地认识其本质,选择自己的应对策略。
这种从量到质的演变,不是“沉浸于自我感受”者的初衷,但是其行为的必然结果。
可悲的是,这样的结果,他们无法改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