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DXZJ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DXZJW

博文

Materials Studio官方教程:Forcite——气体在聚合物中的扩散率【2】

已有 3945 次阅读 2022-1-10 16:46 |个人分类:科研干货|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微信图片_20211222100049.jpg

Materials Studio官方教程:Forcite——气体在聚合物中的扩散率【1】

3、构建无定形晶胞

当两个模型已经构建完成后,即可使用Amorphous Cell模块在晶胞中构建它们的多个副本。

单击Modules工具条上的Amorphous Cell按钮微信图片_20220110164356.jpg,在下拉列表中选择Calculation

打开Amorphous Cell Calculation对话框。

微信图片_20220110164411.jpg

Amorphous Cell Calculation对话框的Setup选项卡

第一步是根据每种组分的分子数量来确定成分。晶胞中需含有4个甲烷分子和10个PBD分子,密度为0.95 g/cm3

Density设置为0.95 g/cm3

在组分Composition列表的Molecule列中,选择包含甲烷优化后结构的文档methane Forcite GeomOpt\methane.xsd。在Loading列中输入4

在下一行中,选择Polyc_butadiene Forcite GeomOpt\Polyc_butadiene.xsd,加载量为10

根据每个分子的加载量和晶胞的密度,晶胞的估计尺寸显示在对话框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将构造单元长度约为27 Å的立方体。也可使用正交晶格和四方晶格类型,但本教程中未使用。

在建立无定形晶胞时,也可用Amorphous Cell模块优化结构。本例中,将使用Forcite单独优化和平衡构型,而不使用此功能。

单击Options...按钮,打开Amorphous Cell Options对话框。取消勾选Optimize geometry复选框。关闭对话框。

现在选择与Forcite计算中相同的力场。

在Amorphous Cell Calculation对话框的Energy选项卡中,从Forcefield下拉列表中选择COMPASSIII

Amorphous Cell中的默认计算任务描述为第一个组分的名称,在本例中为methane,在所有输出文档中用作seedname。在本教程中,将默认设置更改为cell。

Job Control选项卡中,取消勾选Automatic复选框,在文本区域输入cell。单击Project Explorer中gas_polymer树形图根目录,单击Run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Project Explorer将建立并显示一个名为cell AC Construct的新文件夹。当计算结束后,将产生一个包含无定形晶胞的轨迹文件cell.xtd。

注意:如果构造了多帧,它们都将存储在.xtd文档中。可以使用Animation工具栏查看和访问。

双击cell.xtd

该文件包含一个含有10个PBD低聚物和4个甲烷分子的周期性晶胞。

在以下步骤中,使用结构文档(.xsd)而不是轨迹文档(.xtd)中的模型更为方便。所以应该在一个新的3D原子文档中复制该结构。

右键单击轨迹文件空白区域,选择Copy选项进行复制。

从菜单栏中选择File | New...,选择3D Atomistic文档,单击OK按钮。右键单击新文档中的空白区域,选择Paste粘贴已经复制的结构。将新文档重命名cell

在继续进行晶胞弛豫之前,清理工作区。

从菜单栏中选择File | Save Project,然后选择Window | Close All

4、晶胞弛豫

当建立一个无定形晶胞时,分子可能不会均匀分布在整个晶胞中,从而形成低密度的区域。要调整这一点,必须执行较短时间的能量最小化(几何优化)以优化晶胞。在能量最小化之后,应该运行一个较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来平衡晶胞结构。这种最小化和分子动力学的过程被称为结构弛豫,应该在构建无定形晶胞时进行。

要执行几何优化,必须首先将使用三维周期结构的电荷组配置Forcite参数。

重新打开新创建的结构文档cell.xsd。打开Forcite Calculation对话框并选择Energy选项卡。将Electrostaticvan der Waals求和方法更改为Group Based

注意:Forcite对非周期结构和周期结构有单独的设置。该对话框始终显示与活动文档的周期性相对应的设置,默认为非周期性。

现在,已经准备好最小化晶胞的总能量。

在Forcite Calculation对话框中,单击Run按钮。

计算任务完成后,最终结构将存储在cell Forcite GeomOpt文件夹中。将通过在周期性变化的温度下运行分子动力学来继续弛豫这个结构,也就是对体系退火。在本教程中,将只运行一个退火循环。

在Forcite Calculation对话框中的Setup选项卡中,从Task下拉列表中选择Anneal,单击More...按钮,打开Forcite Anneal Dynamics对话框。

Annealing cycles的数值设置为1Initial temperature设置为300 K,Mid-cycle temperature设置为500 K。关闭对话框。

现在,在优化后的结构上运行退火计算。

使得cell Forcite GeomOpt子文件夹中的cell.xsd为当前文档。单击Forcite Calculation对话框中的Run按钮。

退火计算任务会产生几个输出文件。最后一次温度变化后的最终结构包含在cell Forcite Anneal文件夹下的cell.xsd文件中。将继续在这个结构上运行一个恒温下较短时间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使得cell Forcite Anneal子文件夹中的cell.xsd为当前文档。在Forcite Calculation对话框的Setup选项卡中,从Task下拉列表中选择Dynamics,单击More...按钮,打开Forcite Dynamics对话框。

微信图片_20220110164500.jpg

Forcite Dynamics对话框的Dynamics选项卡

有不同类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可用,按系综名称可分为NVE、NVT、NPT和NPH。其中字母表示:

N=恒定分子数

V=恒定体积

E=恒定能量

T=恒定温度

P=恒定压强

H=恒定焓值

注意:如果建立模型时选择的密度(即体积)需要调整到与外部压强一致(通常为大气压强),则应使用NPT系综;如果体系以合理的密度构建,则可以使用NVT,且平均压强应为1 atm或0.0001 GPa。

已经以0.95 g/cm3的密度构建了晶胞。由于这也是该体系在300 K和1 atm下的平均密度,在选定的力场下,无需使用NPT进一步弛豫密度。

因此,可以使用NVT系综运行分子动力学模拟。

Ensemble下拉列表中选择NVT,并将Temperature更改为300

在本教程中,将把运行步数减少到2000。对于这种较短时间的分子动力学运行,速度标度Velocity Scale恒温方法比默认值更合适。

Number of steps更改为2000。在Thermostat选项卡上,选择Velocity Scale作为恒温方法。单击Forcite Calculation对话框上的Run按钮。

注意:在真实模拟中,可能需要运行至少50000次运行步数(50 ps)才能正确平衡晶胞。可以通过在实时更新的图表中查找能量来研究平衡过程,除了小的波动,该图表应该是恒定的。

模拟完成后,将返回大量文档。最终结构包含在cell Forcite Dynamics文件夹中的结构文档cell.xsd中。

清理工作区。

从菜单栏中选择File | Save Project,然后选择Window | Close All

Materials Studio是久负盛名计算模拟软件,问世20余年来,经过不断地迭代优化,使其功能异常强大,极易上手,初学者只需通过简单的参数设置和点击鼠标就能完成DFT计算。其计算可靠性久经考验,备受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认可。

华算科技和Materials Studio官方代理深圳浦华系统联合推出Materials Studio建模、计算、分析课程。课程专为零基础学员设计,沿着理论讲解、模型搭建、性质计算、结果分析层层递进讲解,带你快速入门DFT计算。课程极度注重实操,全程线上直播,提供无限回放,课程群在线答疑。(详情点击下方图片跳转)

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或者联系手机13005427160。

MS全媒体推广告.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31381-1320395.html

上一篇:Materials Studio官方教程:Forcite——气体在聚合物中的扩散率【1】
下一篇:Materials Studio官方教程:Forcite——气体在聚合物中的扩散率【3】
收藏 IP: 61.144.1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