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斋主人一德居士---吉泽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zesheng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新西伯利亚及托姆斯克之旅

已有 3172 次阅读 2013-6-18 16:0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西伯利亚



新西伯利亚及托姆斯克之旅

   915日至21日的IFOST国际会议新西伯利亚及托姆斯克访问之旅很快结束了。在归国的飞机上,把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整理一下,以免回到家里,千头万绪,时间长了忘记这次旅程。

   这次是应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和托姆斯克理工大学的邀请参加IFOST国际会议的,学校派了魏副校长带队一行30多人,队伍很是强大,材料学院是其中最大的分队,达到14人。这些无疑表现了学校及学院对国际交流及合作的重视。

   在参观了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教学设施及实验室后,给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是,虽然据外事处郗处长说该校相当于哈理工的水平,可是那里操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实验设备的工作人员都能用比较流畅的英语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设备特点,我想在这一点上应该说要高于我们一筹,我们还很难做到。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想,这正是我们国际化所需要的,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努力的地方。我和刘立柱副院长还有我们的康主任在参观完交流感想时都有同感。再有就是这所学校的本科生教学还是非常到位的,比如说我们参观的应该是机械类的本科教学设施,他们做得很细,把各种标准件的实物与三视图对照放在橱窗里,既有画法又有实物,学生看起来非常容易懂,也很容易给非专业的人介绍。这点我觉得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如此细腻的事情,我们是没想到呢,还是没有人肯去做这样的事情?同志们三思!

   托姆斯克理工大学的实验室,确实像郗处长所说,是哈工大的水平,都是一些比较独特的自制设备,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看,但却是独特的,这才是搞研究,才是搞材料的,才能真正的上水平,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大都也很前沿,关于纳米方面的居多。还有就是这所大学的博物馆很有特色,实物的收集非常丰富,包括很久的金相显微镜、画图设施等。而我们的校史馆是不是太简单了,我倒建议学校多收集一些过去学生的作业、作品、老师的著作、教学笔记,废旧的教具,这些让后人看来都非常有意义。

每个城市都有列宁广场,很气魄。大白天所有汽车都开着灯,可能是有要求,城市还保留着有轨电车,不过,很破旧,乘车者以老人居多,可能年轻人都自己开车去了。

几天的访问很快就结束了,聊天的时候,跟孙院长提了几条建议,也可以说是开玩笑,当然也有建议的成分。第一,下一届的会议在蒙古召开,我们一定要去,可能的话还要组织一支较大的队伍,即便是没有学术收获,也能品尝一下蒙古烤肉,可能的话,可以全院去,当做旅游;第二,要给每一位女教授做一身西服裙,形成理工材料的一道靓丽风景,专供出国穿,院长说恐怕男同志有意见;第三,去之前,在学校一定要练习好自己的英文学术报告,省得到时候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搞得大家很紧张;第四,在参观购物的时候,有几位俄罗斯学习汉语的学生做志愿者,为我们导游、导购,跟去的研究生开玩笑,建议他们找一个那所大学的俄罗斯女孩结婚,学校之间建立永久的、牢固的关系,合作会更方便,如果真的成功,那是我们这次访问的最大成果。校长会非常高兴。

快没电了,打住。

 

                                                       吉泽升                    

                                                 2012921

                                       于新西伯利亚回哈尔滨的飞机上

 

 

参会的材料学院教师与外国专家

有轨电车

孙院长做报告

实物与画法橱窗

博士生许红宇做报告

参观实验室听讲解

硕士生张雪敏做报告

实物与画法橱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360-700620.html

上一篇:从西天取经谈科研团队建设
下一篇:我也要当小三儿(小三儿系列之一)
收藏 IP: 1.58.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