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虫驱动大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yk97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博文

食蚜蝇为幼虫预卜未来

已有 7587 次阅读 2009-5-14 22:53 |个人分类:昆虫世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幼虫, 食蚜蝇, 群集

食蚜蝇是在花朵上常见的昆虫,成虫虽以花粉、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捕食蚜虫维生,故有此名。除食蚜蝇幼虫外,草蛉幼虫、瓢虫等也是蚜虫的天敌。食蚜蝇幼虫的移动性、捕食能力,通常都比草蛉幼虫、瓢虫差,因此食蚜蝇母虫为了确保幼虫的存活,在产卵时下了一番工夫。在此以黑纹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观察结果为例,介绍黑纹食蚜蝇母虫的产卵策略。


黑纹食蚜蝇以成虫越冬,到了三四月,飞到枫树上,在蚜虫群集上产卵。枫树上的蚜虫以卵越冬,第一代蚜虫在3月上旬孵化,它们聚集于新芽,形成小群集;3月下旬,长大为没有翅膀的成虫。到了第二代蚜虫,蚜虫群集逐渐增大,在发育后期的4月中、下旬,它们变成有翅膀的成虫,飞去寻找别的寄主植物。因此,枫树上的蚜虫群集到了5月上旬就会消失。黑纹食蚜蝇母虫若盲目的产卵在枫树上的蚜虫群集,当蚜虫群集消失,食蚜蝇幼虫也将面临断粮的危机。
就食蚜蝇而言,它自3月下旬开始产卵,此时在一个蚜虫群集平均只产生1.6粒,此后产卵数急速增加,至3月下旬,蚜虫数达到最高峰的前11天,食蚜蝇的卵数已先达到高蜂,此后却急速减少。食蚜蝇的产卵前期约有3个星期之久,在蚜虫数量的第二高峰期,枫树上的蚜虫群集却看不到食蚜蝇的卵,因为食蚜蝇已经转移阵地,改在其他植物的蚜虫群集上产卵。
从枫树上蚜虫数的变化来看,蚜虫群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型:(1)虽是小型群集,但由于蚜虫若虫的迁入,群集有变大的潜力(出现于3月上旬至中旬);(2)成员数正在增加的群集,此时若虫频繁地迁入,发展潜力大(出现于3月下旬);(3)已是成员数相当多的群集,但在有翅型成虫出现不久即消失(出现于4月中、下旬);(4)完全发达的大型群集,依成虫的分散而将面临消失(出现于4月下旬、5月上旬)。调查食蚜蝇母虫在四型蚜虫群集的产卵率,结果发现,在前两型群集的产卵率各为39.7%与58.8%,第三型上只有1.5%,至于第四型群集则不产卵。一般来说,食蚜蝇母虫喜欢在由1-3只蚜虫形成的小型群集上产卵,并在此产下1、2粒卵。从这里可以看出,群集的扩大潜力,是食蚜蝇母虫选择产卵时的考虑条件。
但在小型的群集上产卵,对食蚜蝇的幼虫是否太冒险了?吃掉一两只蚜虫后,食物是否就没有着落了?的确如此,枫树上的蚜虫群集存在的时间大约只有50天,上述四型群集阶段的存留期间,前三型皆为害6~8天,最后一型却只有2~3天。反观在18℃下饲养黑纹食蚜蝇时,平均卵期为2.3天,幼虫期为9.3天,自卵至化蛹约需12天。黑纹食蚜幼虫为了顺利发育,孵化后至少要捕食一只蚜虫,否则将衰弱而死,但刚孵化的幼虫无法捕食体形比它大且外骨骼已硬坚的蚜虫成虫,只能捕食小若虫。产卵于第一或第二型蚜虫群集,较容易吃到若龄若虫。因此,母虫选择前两型。若产卵于第三或第四型群集,虽然群集较大,但不易发现若龄蚜虫,加上蚜虫成虫不久便陆续离开,刚孵化的细食蚜蝇幼虫遭到断粮的可能性,远比产卵在第一或第二型群集时大。
母虫对产卵场所的选择,还是着眼于幼虫的存活。其实细食蚜蝇母虫考虑蚜虫群集前途而产卵的策略,不止用在枫树上,也用在蚜虫转换到新寄主植物后。在黑食蚜蝇(Betasyrphus serarius)等数种食蚜蝇上,也可以观察到这种预测性的产卵策略。
食蚜蝇母虫的产卵特异功能还不止于此。例如台湾大食蚜蝇(Metasyrphus confrator),专吃寄生在竹子上的竹角蚜(Pseudoregma bambucicola),但母虫不把卵产在蚜虫群集旁,而产在竹子间的旧蛛丝上,虽然此时已不见蜘蛛,但蛛丝还有一点黏性,孵化的幼虫必须小心冀冀,才能走到蚜虫的群集。台湾大食蚜蝇的母虫为何做出这种替后代添麻烦的事?原来竹角蚜会生产攻击食蚜蝇幼虫的兵蚜。

群集中的竹角蚜后蚜,若发现食蚜蝇的卵,会用粗壮的前脚握紧它,以头上的一对角刺死它,因此食蚜蝇母虫只得选择距蚜虫群集一段距离的地方产卵。刚孵化的幼虫,体表覆盖了一种油性分泌物,能和蜘蛛一样不被蛛丝粘到,而顺利通过蛛丝。不过,孵化幼虫万一走错了路,蛛丝的另一端没有竹角蚜群集时,可能就凶多吉少了。无论如何,台湾大食蚜蝇因为有了母虫的呵护,卵才能避开兵蚜的攻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6734-231934.html

上一篇:坐在田埂上聊QQ
下一篇:脚斗士运动
收藏 IP: .*| 热度|

1 张珑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2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