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mg 南开大学物理学院青椒,研究领域: 高能物理实验

博文

讲授《大学物理》的感受 精选

已有 8161 次阅读 2012-9-24 12:2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方法, 讲课, 大学物理

发现好久没写博文了,怪过意不去的~
 
这个学期开始,我终于完成了儿时的一个理想,走上了那个讲台。
 
小学和中学的讲台都是高高在上的,孩子们在下面仰视着老师们的挥洒自如,不能东张西望,不能做小动作,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当然了,也不能睡觉,每个人都要专心致志地听课,不论他听不听得懂,也不论老师讲得好不好,只要你做不到以上几点,轻则奖励你享受老师牌电吹风,重则还有请家长等一系列后续节目。这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我中学的时候曾经妄图挑战过这个模式,因为我早就把课本以及相关内容自学了,所以我上课从来都不专心,甚至经常睡大觉,还经常在课上或课下追问得老师下不来台,记得有好几次把老师(不是同一个)问急了,我就一直追到他/她的办公室,不问得他/她承认自己不懂或者不会决不罢休。呵呵,现在想来我还真不是个“好”孩子啊!幸亏了那时我成绩好,可能更重要的是我还有个当教导主任的亲戚,所以在那个严苛得过分的重点中学里,我居然无风无雨地茁壮成长了起来,不过我的所谓“挑战”在那个长辈的关怀下就像二月的柔风,没有吹皱一丝春水。
 
大学是十分不同的。
 
曾经有很多人“恐吓”我,说“如果讲课效果不好的话会被学生们哄下来哦”。虽然我喜欢学生们挑战我的所谓权威,但也不想被这群90后当面哄下台或者背后去院里告状啊,那可真是倒霉透了!所以第一节课的时候非常小心地准备了好久,还精心预备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然后按我的理解和顺序讲授概念和内容...万幸的是,学生们都很乖,没有人大吼着让我滚下去,也没有人不停地站起来挑战我对概念的理解,除了课间有人问了几个计算方面的问题外,风平浪静~
 
可是,也许老师就是有些“受虐倾向”吧?或者这只是我的倾向?看到孩子们这么乖,情不自禁的就想起了中学时的自己,想起了那些自以为热血沸腾的捣蛋岁月,于是我决定想办法唤醒他们的叛逆,我希望90后的叛逆不要只表现在行为艺术或语言艺术方面。我跟同学们说“你们上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可以吃东西、上网、睡觉,或者逃课也行,想问问题就问,不用举手,不用起立,不用鞠躬,甚至不用尊敬我,你可以跟我当面争执,只要你有道理或者你认为你有道理”,我还跟同学们说“如果课上或课间,有谁能够问倒我一次,我就给他的一次平时作业成绩提升一个大等级,例如从B+升为A+”,当然了,作业还是必须要交的,因为我的“纵容”是针对那些自学能力很好以至于不用或者不屑听我课的学生,如果你成绩不好还想逃课,那就要承担这么做的后果,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嘛。我的所谓后果就是“不论你来不来上课,课后作业必须交,推迟一周交的,按实际成绩降低一个大等级,推迟两周的就降低两个大等级,以此类推,所以如果你在期末的时候把所有作业补上,然后再要求我给你平时成绩的话,那就打错算盘了”...
 
不知道别的老师怎么备课,我是非常认真的。因为是讲授非物理专业的物理课程,所以备课非常困难,有些概念必须理解透彻之后再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诠释。例如在解释电介质的两种极化为什么差异很大时,物理的诠释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在位移极化时,外电场力反抗分子内部束缚力做功,取向极化时,外电场力反抗分子外部束缚力做功。分子内部的作用力比外部的作用力强得多,那么根据[功]=[力][位移]的概念,可见反抗外部力做功时,位移更大,也就是说极化越厉害”,但这样的解释不够通俗啊,暂且不论同学们是否清楚“分子内部束缚力”是“正负电荷之间距离很近的电磁相互作用”,是否清楚“分子外部束缚力”是“多种成分的范德瓦尔斯力”,你不觉得这样的解释过于无趣了吗?所以介绍几个形象的图例铺垫一下后,我就跟学生们说“如果我是个有极分子,就站在这里,你们想让我转向,那么很简单,过来一个壮汉,扳住我的肩膀使劲一扭,我就转过来了;但如果我是个无极分子,你们若想让我的某些组成成分偏离原来的相对位置,一个壮汉就不够了,或许需要几匹马,再套上绳索来个几马分尸之类的才行”...然后同学们就笑了,然后我就有理有相信,有比正常讲述时更多的同学们记住了这个比喻,也记住了这个概念。
 
今天就要讲到交流电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小节,但由于它的实用性实在强、与生活又是那么贴近,实在很难抑制自己展开详解的冲动。但既然教学组要求我们缩短课时加快进度以便迎接讨厌的小学期,我只能把内容局限在有限的几个有趣问题上了...
 
哎呀,时间都中午了,我写东西一向都是慢得要命,本来只想随便写写凑合凑合,这一不小心就用了1个小时,太要命了!这次就到这里,下次继续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2248-616277.html

上一篇:关于暗物质气体形成黑洞的瞎想
下一篇:的确是老啦~~
收藏 IP: 202.113.234.*| 热度|

11 朱艳芳 李欣海 丁大勇 李宇斌 王春艳 张军鹏 刘新建 段庆伟 刘全慧 李泳 Jasio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