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多的地球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总量与其地震意义!
岳中琦
上周,我认真拜读了如下图所示的《重新发现石油》专著。
这本专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名誉理事长胡文瑞先生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3%A1%E6%96%87%E7%91%9E/785271撰写,2018年4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胡先生在书中论述到:“油气资源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令我感到极为高兴、鼓舞和振奋!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结论来自于中国工程院《中国油气供给与管道发展战略》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这个重大课题由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先生http://ysg.ckcest.cn/html/details/1926/baseInfo/grxx_jbxx/default.html及其研究团队承担。团队有20多位院士及10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他们从2012年底到2015年中历时约3年时间研究得出的结论。
翟先生团队回顾、总结了如下图所示的全球历次石油何天然气可采资源评价。
翟先生团队认为,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化和技术的进步,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逐步增加的。全球石油资源在1950年代为1.3万亿吨,1970年代为3.1万亿吨,1990年代为3.8万亿吨,在2011年为5.3万亿吨。石油资源平均每20年增长57%。
全球天然气资源1950年代为138万亿立方米,1970年代为231万亿立方米,1990年代为382万亿立方米,2011年为47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平均每20年增长51%。
特别地,2016年6月13日,中国国土资源部的通报显示,中国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257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两为90.3万亿立方米。
人类在经过了漫长的木材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时代,又经过了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时代,再又经过了石油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时代,现在正在进入甲烷天然气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时代。最为重要地是,胡文瑞先生在上述专著中写到:“油气或将取之不尽。”他还写到:“这些年来,‘石油枯竭论’‘石油峰值论’都已成了笑谈。”
这种“石油枯竭论”自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以来,就一直有不少人提倡。这种论调在1875年代、1920年代、1950年代和1970年代都达到了顶峰,导致了世界两次“石油危机”。我认为,这种石油枯竭论调的理论基础就是,石油和天然气是几百万年前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动物)遗体埋在地下沉积岩中形成的古老理论假说!这个古老理论假说指明,地质历史时期的有机质动物遗体被埋在沉积土层中。沉积土经过封闭压实和胶结再形成了沉积岩,其中的有机质就转化成了石油。深部石油在经过高温裂解,就形成了甲烷天然气。由于地球历史时期的古生物总量有限,它们储存的、地表附近的沉积岩总量也是有限,再加上油气可以逃脱、流失到大气中,因此,地下石油和天然气总量是有现的,且主要是储存在沉积岩层的。这个古老古生物生油气理论假说早已被人们广泛认同、接受和应用了。迄今,它还是在被大多数人认同、接受和应用。
翟先生、胡先生和他们的团队所写出的这些油气资源的最新数据和认知,实在让我感到高兴、鼓舞和振奋。这些最新数据和认知可能表示了,上述古老的古生物油气成因理论假说正在逐渐被主流油气专家们质疑。
这些增多数据和认知转变也可能进一步地佐证了,我提出的极高压甲烷气体制造地震理论。根据这个气体地震理论,我们可知,天天发生的地震就是表明,地下深部物质天天都在产生极高压天然气体物质。再根据深达700公里的地震震源深度(下图),我们可知,极高压甲烷天然气体物质是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深部天天不断产生和形成的。它们主要以地震方式从地球深部物质运移到浅层地层中存储。在浅层地层中,甲烷天然气再经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去氢留碳形成了石油。这个深部物质产气、地震、运移和储存过程,导致了浅层岩体中的“油气资源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和“油气或将取之不尽”。
我们一定要建立好新的、更加接近真实的气体地球科学理论,造福人类。相关更多的论述请参见我的博文“再赴加拿大介绍汶川地震的甲烷气体成因理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143598.html和“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112282.html。
2019年3月18日18:00写成于港大602办公室
附件:
中国油气供给与西南通道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http://wap.cnpc.com.cn/system/2013/04/01/001420188.shtml
2013-04-01 08:51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权太峰屈永志通讯员周世文谢承良)3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油气供给与西南通道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云南召开。来自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15位院士和国家发改委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围绕油气资源供给可持续战略、油气管道发展战略和油气资源安全供给保障战略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新华出席会议,并代表集团公司对各位院士和专家学者亲临中缅管道建设一线考察表示衷心感谢。
经过广泛的技术交流和研讨,与会代表认为油气管道作为连接资源与市场的桥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将是中国油气管网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和管网的整体布局需要前瞻性地统筹研究。会议通过分析我国多种油气资源安全、可持续供给的措施和途经,为我国油气资源持续供给和网络发展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会议期间,与会院士和专家学者赴中缅管道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大家一致认为,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投产,将对实现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多渠道和改善西南地区能源供应以及工业格局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院士和专家学者还建言献策,希望对中缅管道建设工程技术成果及工程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探讨我国能源通道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安全保障战略措施,破解中国油气安全稳定供给难题,促进我国油气管道工程建设。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黄维和在研讨会上做题为《我国西南油气通道建设与管理战略》的专题报告。多位院士和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做专题发言。管道项目经理部、东南亚管道公司、西南管道公司、昆仑燃气公司和云南销售公司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议题更新】海内外油气行业专家为您解读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
2019-02-16 09:09 论坛 /人工智能 /法律法规
http://www.sohu.com/a/295057344_99897355
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能源来源,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虽然目前的研究认为,全球油气资源总体丰富,足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全球范围内的油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西亚、非洲、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产量大于消费量,欧洲和亚太则供不应求;国家内部也存在这种地区差异,如我国油气资源主要位于西北和东北地区,消费则以东部和东南部为主。
油气管道是解决当前油气产消区域矛盾的主要手段,对资源调配有重要意义,了解全球油气管网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有助于更全面认识世界油气资源供给趋势。关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能源趋势,小编带您看下海内外油气行业专家们如何解说?(部分专家)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 ——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能源产业发展正朝着消费结构低碳化、生产消费智能化、供应格局多元化、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转型升级。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主要研究机构的预测,2030年前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处于快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中国油气储运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院长韩景宽 ——天然气储运设施发展
未来总体能源需求的增长是正向的,能源产业在相当长时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表现在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及空间有区域差异,亚太地区成为增长主力。科技进步解锁新的油气资源,随着地震成像技术、钻井与压裂技术、深水钻探技术、热采技术、新材料技术的进步,包括页岩油气、致密油气、超重油等越来越多的非常规资源被解锁。科技赋予油气工业新的生命力,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科技进步推动石油公司低碳、高效发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油气领域大有可为。智慧油田、智慧管道、智慧炼厂、智慧销售将是石油公司发展主流。
肯尼亚国家管道公司总经理Joe Sang ——东非油气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东非地区自2006年以来,勘探出多个油气资源区,目前已形成沿印度洋海岸带、东非裂谷带等多个油气资源分布带。东非油气资源储量可与西非媲美,但在油气勘探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东非地区面临着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挑战。在政治上,地区不稳定因素干扰了油气资源的顺利开发,外国势力的介人则使地区形势复杂化。在经济上,“资源诅咒”的威胁及相关的国家能源战略、法律法规欠缺问题,是东非国家需要特别关注和加紧应对的挑战。
技术交流与学习
亚洲最具影响力的 2019中国国际管道高峰论坛
China International Pipeline Conference Summit Forum 2019
重量级嘉宾到来,零距离接触行业权威,全方位探讨油气行业前沿动态, 交流技术, 为业内人士带来满满的干货。提高产量、提升储量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油气储运开发策略。在此背景之下,油气储运尤为重要。
与行业权威共同开启智慧油气未来新格局
2019 中国国际管道高峰论坛将于3月19-20日在河北廊坊举办,大会将聚焦整条产业链从建设到运营和海洋到陆地到智慧和数字化,如何帮助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实现当前和未来的转型?企业如何优化和转变他们的运营管理来保持行业的竞争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