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为什么今年地震活动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已有 2962 次阅读 2018-10-13 22:2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为什么今年地震活动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岳中琦

今天(1029日)是世界第29个“国际减灾日”。我在科学网拜读了新华社记者叶昊鸣的新闻报道。报道题目是,“中国地震局局长:今年地震活动低于历史平均水平”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8592.shtm。报道给出了我国地震的以下主要统计数据:

2016年我国大陆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6级以上地震5次;2017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6级以上地震3次。而2018年至目前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0次,没有发生6级及6级以上地震。无论是次数还是震级,均低于前两年。

从纵向上来说,1900年到2017年,我国大陆年平均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6级以上地震4次,7级以上地震0.6次。与历史水平相比,今年的总体情况也是只少不多。

从发生地震的时间上来看,今年发生地震的时间相对集中,10次地震中有8次发生在8月和9月,剩余2次地震发生的时间相对分散,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发生地震的频次并不高。

那我想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今年地震活动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可惜的是,这位记者没有介绍地震专家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难道今年的欧亚板块或太平洋板块对我国板块或地壳的作用减少了吗?!

而我在博文“大地震的周期性及其启示: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之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107601.html和“加州6.0级地震可再充填加州天然气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22411.html,早就给出了一个最为合理的、基于科学理论的解释。

它就是,地下深部断裂带内储存聚集的极高压甲烷气体在过去一段时间挤胀逃出去够多了,气瘪了。现在,需要再从聚集和积累从地下更深处来的更高压甲烷气体的补充、填满和增加压强。同时,由于人们的大量开采地下甲烷气体,这又会导致这种深部断裂带聚气、充气的孕震(增加弹性气体物质和膨胀变形能)过程所需要时间的增长。

总之,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是地下深部不断恒稳产生极高压甲烷气体、气体再在断裂带制造地震的表现形式!

2018101322:20写成于香港大学602办公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140687.html

上一篇:高校联在香港会展中心的一场盛会
下一篇:再赴加拿大介绍汶川地震的甲烷气体成因理论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1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