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科学网和新语丝发表了“应当提高我国研究生待遇水平”一文,成海来email说在有些论坛成了十大热门话题。这可以理解,因为这些论坛大多是以研究生为主,呼吁提高他们的待遇自然受到欢迎。我大概浏览了一下这些论坛的跟帖,大多为理性的回复和赞同。但仍有不少人简单地将研究生待遇较低与导师不愿意发放补助联系起来,甚至有对导师群体的谩骂和责怪。也有人在科学网留言,对学校制度提出质疑。这决非我发表“应当提高我国研究生待遇水平”一文的本意。
研究生应该具有理性的思维和对当前制度的基本理解。造成研究生待遇较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导师不愿意发放补助。除少数实验室外,绝大多数导师手中掌控的经费有限,而且按规定绝大部分应该用于科学研究之中,并不是给研究生发放补助的。这也是我呼吁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原因之一,这将从制度上保证研究生的科研补助。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国家的投入,绝大多数学校不可能有足够的额外经费提高研究生收入。部分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院校通过转让专利和校控企业来获得额外收入,学校可相对自由地支配这些资金。如果校领导愿意或意识到要提高研究生的待遇,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适当提高研究生收入。但这仍然有限,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不太可能。
而从国家的层面上,研究生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全面收费制度即将推行的大背景下,再拿出一笔钱(种田农民估计在100亿元左右)来提高研究生津贴似乎也是一种矛盾。一方面向研究生收钱,一方面又给研究生多发钱,何必多此一举?
因此,导致研究生收入偏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制度和教育政策。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不能仅仅依赖于导师(个人)和学校(集体)。是由国家政策下的政府投入来增加研究生收入?还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下,由经济杠杆来提高研究生待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回答:是否有必要提高研究生的待遇?我的观点是鲜明的,但其他的导师呢?还有关键的决策者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