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教育回报-兼谈服毒自杀的农民父亲
精选
已有 4926 次阅读
2012-10-20 18: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农村, 工作, 教育资源, 就业, 年轻人
最近的一则新闻说:一位辛辛苦苦考上大学又读完研究生的农民孩子,因毕业后没找到工作而回家种地,气得父亲服毒自杀。有报纸评论,“回家种地很正常,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如今清华学子卖猪肉,大学生擦皮鞋、卖臭豆腐之类的新闻早已见怪不怪、屡见不鲜。”--我只能说这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缺乏对农民最起码的怜悯和对农民内心最真诚的了解。孩子是农民父母唯一的希望,他们没有任何的指望,当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破灭,父母心中那悲凉绝望的滋味没有做过农民的人无法理解。当高学历不再是人人羡慕的光环,不再是阶层流动的助推剂,更不再是找到一份像样工作的敲门砖;当农民父母所有辛苦都白费,所有投入都有去无回,孩子又回到那片想早点摆脱又挥之不去的黄土地上时,一辈子无权无钱只能中规中矩供孩子慢慢上学慢慢毕业并指望孩子努力找个好工作的农民父母,这时候有的只有“欲哭无泪”。父母该如何跟外人说起这个昔日引以为豪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去顶得住那么多流言蜚语的压力?所以,请不要怒其不争于这位服毒的父亲。请理解,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能叮嘱周遭压力、勇敢坚忍地把孩子供到大学又供到研究生已经是无比的伟大,无比的令人钦佩,无比的精神胜利。只是,不知是教育体制还是整个社会体制还是孩子本身的原因,孩子最后没能找到工作,父母那脆弱的内心再也承受不住更多的打击,那一刻,轰然崩塌。
我们知道,中国财富分配不平等、教育资源不平等、贡献与权力不平等、城市与农村地位不平等等都是长久以来既定的事实,想要改变这种存已尚久的风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现有的既得利益者,会一再拥护自己所谓的‘权力’,排他拥已而形成一种势力圈,拼命阻导这种去异化进程。而那些外来人员,只得倚靠自己此生无畏的付出,将全部期盼寄望于下一代的成功‘漂白’。
纵观社会体制下的多种分配机制,无不是将好的资源(包括配置,投资,环境和氛围)集中在少数几个中心。先发展起来的以及发展水平程度高的地方由于长期保持着此种基础优势,在政策待遇,人才引进,各类生活及文娱活动配套设施中,占据着极大的优势。现今,好的地方(像沿海,各大省会)财政宽裕,并拥有主导权,决策权,发展迅速;而差的地方(像农村,山区)依旧破旧不堪,几十年滞步不前。
所以,可供小地方的孩子选择的道路并不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是非常有限。也许,东部沿海地方的农村娃凭着天然地理的优势和经商下海的风潮洗礼,很早就可以懂得资本运营的道理,靠建立实业成立公司,也可打造出自己的一份天地。而更多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缺乏这种原始资本及敏锐的商业嗅觉,只得靠读书这条唯一的道路去找寻自己的明天。
也正是这条道路的残酷性,注定了背负在其身上‘赌码’的压迫性:在农村,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田地,自己的那份小事业,没有高远的眼光,也没有舒畅的心情跟前瞻的想法,去在课下投入时间跟精力去照顾,去指导孩子。孩子在低水平的小学校,整天接触的也都是些有限的知识。没有有效的学校教育,缺少家庭教育,再加上各种社会资源也极度匮乏。这样下去,极易产生出一帮竞争度也有限的孩子。 它们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努力,考出好的成绩,考到好的学校,拿到高深的学位,就能换取人生的辉煌。而当现实落幕,梦想走进生活,发现命运改变之艰难的时候,这种煎熬,将是压在孩子,父母,及全家全族所有人身上无法磨灭的至酷。
读书无用论,就这样,,广泛而深远的在农村继续传播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687-624548.html
上一篇:
钟山:高考天问下一篇:
一个人的世界—也说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