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天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pzhai 一直研究昆虫迁飞,弹指间已经知天命,自己也成了个迁飞的虫儿

博文

找些乐子-与吴老网聊之二

已有 5279 次阅读 2007-9-14 23:57 |个人分类:思想碰撞

南京最好的季节是什么时候?就现在。金秋时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温润宜人。

可咱们科学网上却没有这番怡人的景色,但见风生水起,不和谐之音声声入耳。不过我一直在外面行走,回来后一直在写师恩系列和911的评论,所以虽闻硝烟却不明就里。近日见到可真的两篇东东才知道科学网上战事紧呐!于是拜访了吴老的园子,这下大为震撼:进入9月以来,吴老先生气贯长虹连连发飙,锋芒所向直指科学网赵总编,擒贼擒王势不可挡;同时四面出击,横扫科学网一切牛鬼蛇神。从9月5日到13日,吴老发出檄文19篇,其中9月10日一天就有8篇檄文发出!再加上在多个博客后面的近百篇评论,其火力之猛之强实在让人叹服。

风云突变,战火弥漫,维和部队在行动:chile、薛长国、黄宁、尧挚纲、siccashq等以及几位游客纷纷出言相劝,请老先生稍安毋躁、不必动气、健康要紧、多写学术文章等等,但均被吴老义正辞严予以驳回,维和行动宣告失败。在下本来也在吴老所列的牛鬼蛇神名单之中,但我们也曾有过一次网聊,正所谓不打不成交也!在此特向吴老进言一二,曰找些乐子,曰何乐不为?

京味作家陈建功写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小说《找乐》,描写北京一个退休老干部偶然发现有一群老人聚在一起唱京戏,于是跟他们混熟了,众人透过唱戏的聚会交换心得,后来更争取一间房子成立了京剧社。这群老人追求自己兴趣的过程呈现了当代中国大陆银发族生活的另一面。1992年,这部小说被大陆女导演宁瀛改编拍摄成同名电影。宁瀛的这部处女作扬威国际电影节:获西班牙第41届圣赛巴斯蒂安电影节青年导演大奖;希腊第34届铁塞隆尼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法国第15届南特三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亚洲电影奖;日本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竞赛金奖。

 

电影《找乐》海报

其实,找乐不仅是老年人的事,也是所有人应有的一种生活态度。我想对吴老讲的是,为健康计,没必要一天到晚都大义凛然冲锋不止,也没必要把日子过得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尧挚纲说得好啊,咱没必要顶着帽子赶街是不?我的建议是,咱找乐子去。什么乐子?养花养鸟养猫养狗养鱼钓鱼养蝈蝈斗蛐蛐儿,花鸟虫鱼阿猫阿狗是也!

养花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既陶冶情操、净化空气,又使人赏心悦目,身心受益。老舍先生曾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是啊,花花草草,点缀生活,让人生更富诗意,让心情更加美好。

养鸟溜鸟对人的身心健康更是有益的。听鸟鸣,有“悦耳宁心”的妙趣。中老年人养鸟、喂鸟、逗鸟,提着鸟笼在林间遛鸟和放鸟,是一种享受。在阳台上或厅堂前挂上几只玲珑别致的鸟笼,养几只色彩鲜丽的小鸟,对居住在高层楼房的人和平日用眼过多的人恢复视力是大有益处的。据说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在老师的指点下,他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之后在演饰青衣、花旦时,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宗师。

养猫养狗养鱼的妙处许多人都有体会。前庭闻鸟语,后院飘花香,窗外的草丛中蝈蝈鸣蛐蛐唱,进得门来猫咪给你抛媚眼儿狗狗朝你摇尾巴,坐在沙发上看水缸中艳丽的鱼儿任意东西、悠然娴静、或沉或浮、仪态万方。哈,这不是神仙过的日子吗?

我们实验室里曾经老鼠横行,于是养了只猫,名咪咪。这个小生灵,他的淘气顽皮、他的作恶多端、他的谗嘴贪吃,让人欲恨不能、啼笑皆非;而他的聪明精灵、他的乖巧柔顺,他的小猫依人,又让人不由得顿生暖意而喜从中来。当他在你怀里或把玩你的衣扣或轻咬你的手指或呼呼大睡时,你能感觉到他那小小的心脏那样柔和的怦怦轻跳,这时你感觉他就是一个孩子;当他犯了事儿你狠揍他的小屁屁而他逃到旮旯儿里蜷缩着身子瞪着一双大眼睛不知所措地望着你时,你感觉他就是一个孩子。这时你能感受到的是他带给你的温馨与感动。呵呵,让人怎能不疼他!:) 诸位网友博友闲暇时可去我的“俺们咪咪”专栏看看我的系列文章(一共八篇,http://bpzhai.blog.sohu.com/entry/1865293/

另见我的博士生 点点豆豆的博客_猪咪咪与花花.rar

吴老不妨试试,养些个小宠物或养些花花草草,换换心情。我的亦师亦友的同行、中国水稻研究所原副所长(现已退休)张志涛研究员,不仅虫子玩儿得好,还是养兰花的高级专家,也还是浙江省兰花协会的副理事长呢!他那花养的叫有境界且有修身养性之功,他活得那个潇洒让我们垂涎不已。我曾请他给我的研究生们开了兰花讲座,讲兰花与人生,大家无不为之叫好。

如果吴老实在不习惯伺候花鸟虫鱼这种生活方式,那我的建议是在学术中找乐子:把您那时空多线矢或者弄成SCI为国家赶英超美做贡献,或者写成专著或者写成科普也让我们这些后生长点知识。即使写博文,咱也没必要老盯着他姓赵的,随他折腾去吧!诸位为何写博?其实不也是一种找乐吗?首先自娱自乐,若还能娱人一下就是助人为乐了,不亦悦乎!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生活中不乏乐子,但缺乏的是发现乐子的眼睛 :-)

吴老,风物长宜放眼量,咱们一起找乐,您意下如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7342.html

上一篇:教师节里拜导师
下一篇:紫金山上的摄影展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