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天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pzhai 一直研究昆虫迁飞,弹指间已经知天命,自己也成了个迁飞的虫儿

博文

博客时代的春秋笔法 精选

已有 6319 次阅读 2007-5-21 23:53 |个人分类:轻描淡写|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一部中国史学史,其中敢于冒死直笔的史家不乏其人,代有其选。如“齐史之书崔弑,司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真是可歌可泣。为什么旧时代的史家为了直笔载史,竟至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呢?原因因时因人而异,但都是出于一种神圣的职业使命感,一种宗教式的虔诚。

历史走到了今天,这样的硬汉还有吗?曾经有过。请见我那篇文字: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现在呢?说不准。至少我自己还没打算去试试这么个死法 :-)

眼下进入了E时代、博客时代,可在中国的网络上说真话讲实话越来越难了,因为愿听真话者已成稀缺资源。环境所迫,网上行者也日益生态起来。随之而兴的便是行文言志的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其特点在于材料取舍上的“笔则笔,削则削”,表现手法上的“以一字为褒贬”,内容上的“微言大义”。其基本内涵表现在“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五个方面,其本质特征就是尚简用晦,借修史撰文以传其“道”。然此等心力笔力,非贤人岂能修之?巴金晚年的散文就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春秋笔法”,即:大胆无畏的“实录”原则,一字褒贬、扬善惩恶的“诛心之论”,隐微曲折而意蕴深长的“微言大义”。

从整体看,历史地看,春秋笔法实为直笔而非曲笔。其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晦之时义,不亦大哉。而此笔法薪火相传,早已超越文字之外,渗透到社会生活一草一木之中。早有论者指出:在当今“舆论一律”、信息管制的天空下,国人心里多少都有点认同“春秋笔法”的“集体无意识”了。所以经常能在网上看到一些“话不好好说、话不直接说、正话反着说、反话正着说”的妙文。:-)  上个周末本博主也曾试着学学春秋笔法,写了篇关于中国知识者的心魔的文字,没想到心拙手笨,让可真斥之为“文味过酸”:-)  真不好意思,看来还得多多努力练笔哦!

科学的昌明带来的并不一定都是社会进步,信息越通畅也不一定意味着制度越文明。科技这东西本来就是个双刃剑,看是谁在操纵它。电视媒体倒是普及了,但电视越普及,声音越统一。网络发展道高一尺,但屏蔽技术也魔高一丈,而且还要实名制,把您脖子上的索扣越勒越紧,宪法中许诺给人民的东西仍是水中月镜中花。如此这般,您将若何?因应之策,唯春秋笔法:谨慎选词,准确用词,客观叙述,委婉表达,“让能看懂的人看懂”(可真妙语),“把价值判断寓于看似平淡的语句之中。平淡的背后,是深思、再思、三思后的定论。尚简的文笔,传达的是历史法庭的泠泠寒意。”(博友banion, http://www.blog.edu.cn/user1/9365/archives/2005/1022239.shtml

中国期刊网上有幅图挺有意思,贴来大家看看(http://trend.cnki.net/trendshow.php?searchword=%E6%98%A5%E7%A7%8B%E7%AC%94%E6%B3%95):

 

春秋笔法的学术趋势:对“春秋笔法”的关注度

从图中学界对“春秋笔法”的关注度的变化,您可清楚地看出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学术生态的变化。为什么对“春秋笔法”的关注度增加如许?答案您比我清楚。

最后,请大家再看一则网上留言:

留言人: 胡同大妈 >>> 于 2006-9-30 9:09:05

关于野夫刀ID被封、以前帖子被删的回复:该用户由于发了敏感信息,已经被全站降级,不得恢复。

这提醒大家,在目前的形势下,网络传媒的受控力度正在加大。虽说一个ID被封杀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再注册马甲、甚至去别的论坛就是咯。但那毕竟是自身多年文字所换来的形象,轻易被封,实在可惜;更以往很多帖子,若没有备份或博客,则更是痛心。

我们的前辈在远比现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早给我们做出了一种适应环境的讨论方法,即引古论今的叙事和春秋笔法下的说理,相信来锐思的板油中的大部分,当有相当的判断和洞察力 ,一样能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长路漫漫兮修远,诸君珍重!!!

《锐思评论》http://www.xici.net/b15420/d43396708.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2295.html

上一篇:虫虫的水陆空三军_武装直升机联队
下一篇:准备好做科学家了吗?(ZT)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