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已改了文章的题目,原题目如下。因为该文是“本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的。过几天就删掉,避免他们找我,呵呵。
《敢为索马里海盗鸣不平的社论:恐怖主义行为还是领土防御机制?》
瓦德赫新闻社社论
2008年12月7日
最近,西方媒体特别关注有关索马里海盗的报道,实际上,有关索马里海盗的报道已多于常被谈及的部族冲突,青年原教旨主义集团艾沙巴的力量日益增长,掌控了索马里人民的命运。
索马里海盗配备了快艇和轻型武器,在地方及地区当局公然支持下,无疑能够非常有效地组织海盗前往印度洋,破坏主要航运线和运输大通道上“20%的世界石油”供给,却不见洗手不干的迹象。
目前,索马里海盗控制了印度洋大部分地区,并延伸到红海与肯尼亚海岸之间。迄今为止,逾15艘船舶近400名人质已经沦为海盗组织的受害者。
西方世界尚未完全理解索马里海盗越来越多的现象。西方人的观点总的来说就是把索马里海岸的海盗组织笼统地斥为索马里国家名存实亡状态下滋养起来的土匪贼党、趁火打劫的犯罪集团。有些人甚至冠之以“恐怖主义”的恶名 。
但是,对索马里非常了解的人士常常持有更加全面的看法,无论是就索马里国家利益,还是就保护维护索马里的海洋资源而言,他们的解释都是令人信服的。绑架和劫持大小船只是在国际公认的索马里海域之内,多发生在海盗的地盘里,这一观点坚持认为,其本质当属索马里合法国防机制的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
瓦德赫新闻社进行了非学术调查,并称之为定期小组讨论会(两组各由15名索马里公民组成),就索马里海盗问题来评估这两组意见。参与我们抽样的人中,约70%坚定地认为,海盗是这个国家领海国防的一种简陋原始的形式,如果你愿意这样说也无妨。
几乎所有参加小组会讨论的人一致认为,没有任何有实质意义的国家防御系统(17年来,索马里一直没有自己的政府),任何保卫领海打击违法者都可称为“人民捍卫自己天赋的”海洋自然资源。尽管海盗在国际上是非法的,但大多数索马里人的意见看来一致,此举是唯一可行的手段,它可保护被弃若无物的索马里民族的生存。
自2000年以来,商业船只在索马里海域非法捕鱼,倾倒核废料及欧盟国家的城市垃圾(特别是欧洲有根基的黑手党公司长久以来非法倾倒放射性废物废料)而不受惩罚。有人说,索马里的极好的渔业捕捞生态系统已遭破坏,且无法修复了,其结果是蒙受永久丧失鱼类和海洋资源之痛。这是事实,是一个无论西方国家及其思路偏狭刻板的记者,还是联合国组织都完全清楚的事实,但他们都选择了缄口不言,无视索马里人正式提出的控诉。
在民族国家不是弱小就是难以存活的社会中,海盗并不罕见。例如,在美国革命(独立)战争中,乔治·华盛顿及其开国者们出于战略考虑,发动海盗来保卫国家的领海。1776年,美国与强大无比的英军开始苦战,对乔治·华盛顿等革命的领导者来说,要想保卫国家的领海,别无他途。尽管英国人把与之作战的这些海盗视为抢劫犯罪不屑一顾,但美国人普遍把他们的海盗民兵看成是自愿响应号召、为了崇高目标奋不顾身的好儿女。
仔细观察起来,索马里出现了类似上述情况的现实。各地方政府正在暗中支持印度洋里的海盗;迄今为止,所得的部分赎金估计多达1.5亿美元,点点滴滴都进了这一地区的大陆居民和当局手里。作为回报,控制海盗的民兵组织一直受到他们所在社区的保护和欢迎。否则,何以解释一群乌合之众的海盗团伙,居然能够成功劫持像天狼星号那样运载价值上亿美元原油的油轮,以及载有俄制T72坦克的一流运输船呢?
无论是西方还是世界其他地区,对绑架者既没有影响力,也没有与之沟通的有效渠道,其结果就是,任由被绑架船舶的船主直接同海盗谈判。但这里来了一个以自由者身份对话的妇女:米歇尔·巴拉林。巴拉林是弗吉尼亚州的美国商人,她声称“自己正试图通过‘黑星任务’为穷困衰败的国家推出一个解决方案”。“黑星任务 ”是一个“雇佣兵”式的非军方部队。她建议培训500名索马里船员在自己的海域巡逻,并阻止当地人变成海盗。而把这个感人的呼吁叫做欺人之谈的,却是出自懂得做风险投资、却对复杂的索马里问题所知无几的某人之口。
索马里海盗是更大危机的组成部分,起源于穷困衰败的索马里国家及国际社会都掉以轻心和放手不管的态度。无论像弗吉尼亚州百万富翁巴拉林建议的一个个援助方式,还是像《新闻周刊》时事文章鼓吹实行海上封锁,提议组织更多的剿灭性军事行动,都不可能是解决索马里海盗危机的良方妙药。其实,对这条海上运输大通道来说,《新闻周刊》主张军事封锁的建议将被证明具有更大的破坏力。
瓦德赫新闻社认为,真正的解决方案产生于岸上。除了恢复原有索马里民族国家的权利之外,索马里不仅可以顺利地着手解决海盗问题,还可以顺利地瓦解更大的恐怖主义活动,而这种恐怖主义活动近来却变成了索马里唯一的依靠。国际社会必须清楚地表达整体性的策略,以求阻止索马里海盗,而非助长妨害索马里的领土完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