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如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志东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和纷杂的年代,在心灵深处保持一片宁静的时空。

博文

教育的公平性无可救药 精选

已有 8340 次阅读 2010-4-18 09:09 |个人分类:感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中国的教育问题是千头万绪,许多老大难问题纠结在一起。可以说,经过多少年的病态已经很难医治。我在《让大学找回失去的大》中曾经给中国教育开了一副猛药。由于本人非医学专科出身,属于无证行医的江湖郎中。而中国教育积弱难返,属于体质薄弱者,误服以后可能要出人命。所以,在本文中,仅针对教育的公平性把脉开药,也许能开一副温和点的药方。教育的公平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性是多年来长期形成的,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一方面,是大城市(发达地区)集中了大批高水平的高等院校。而高等院校招生主要是面向本地区招生。实际上,我们的高等院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立大学,顶多算个省立(或市立)大学。尽管是全国人民纳税供养的这些大学,但这些大学实际主要是为所在地服务的。无论是北大还是清华,其相当一部分比例的生源来自北京。再加上,北京还有许多所排名靠前的大学也主要面向北京市考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北京(上海也差不多)考大学比其它省区考相对容易得多。所以,尽管北大、清华等名校从全国各省市招到了一些尖子生[实际上是特别能考试的尖子生],但是其总体上的生源比其它大学也强不到哪里去。这从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其教学质量。试问,一个实际上的市立大学的境界能够高到哪里去?这样的大学又怎么能承受全国人民振兴高等教育的厚望呢?!而且,花全国人民的钱的同时又不平等地为全国人民服务,也是目标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校不能承受的道德之负重。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一个行业要想得到高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摆脱行政计划的束缚以及官僚体系的控制。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没,就是要从法律上明确哪些大学是国立大学,哪些大学是省立大学,哪些大学是社区大学。国立大学就要被一视同仁地对待,得到相同的固定经费支持。同样,国立大学就要一视同仁地为全国人民服务,招生应该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比例进行(甚至对少数民族地区还应该有一定的照顾)。一定要打破由僵化的教条的计划经济的户籍政策指导下的招生政策。即使一时做不到一步到位,也要向这个目标逐步推进。当然,其改革的过程肯定是困难重重,一定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毕竟,这会触动到利益集团的利益(特别是大城市市民的利益)。但是,实现国民待遇是一个现代国家的必由之路,尽管对我们中国来将可能是一个漫长的痛苦的改革之路,但必须要走下去,中国的教育才会有希望。
         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最大的问题是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然后是城市里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是领导的重视。在领导人心目中,到底是多建设几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电站等大工程重要,还是普遍地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不升反降?只要将教育经费比率调整到一个正常国家的水平,将提高的部分全部用来改善小城镇和乡村基础教育,提高边远地区教师的工资。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形成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样,采用多种途径(校长、教师轮岗,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类学校,取消高考成绩为评比指标等)缩小城市里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 很高兴看到教育部的《中长期规划》中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考虑。当然,这方面的改革也一定会困难重重。而且,有可能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其中一个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现行的户籍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可以说是阻碍中国教育公平性的一个大绊脚石。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带有浓郁计划经济色彩的户籍制度以及连带的福利已经不成为温饱和衣食问题的障碍,但仍然成为实现教育和医疗以及社会保障这些民生问题的公平性的最大障碍。事实证明,对这个问题越是控制得紧,人民的怨言越大。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改革的时候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也根本无法做结构性的调整。试问,一个人在一个城市工作(或经商)生活10-20年,交纳税收,其对城市的贡献不比本地的市民小。但是,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城市的户口,其子女无法正常入小中学,需要多缴一大笔择校费。而更不合理的是,到高考时子女需要回原籍考试,学习内容和原籍的考试题目根本不同。这不是害人吗?!另外,即使提高了流动人口(包括农民工以及漂着的人)的原籍地的教育水平,也实际上要造成流动人口骨肉分离,非常地不合人性。。。。这种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变形的“唯成分论”、“唯出身论”。将本国的国民从制度设计上分成三六九等,与一个文明的现代国家是根本不相符的。当然,这肯定会影响大都市市民的利益,肯定会有一些人会跳出来反对,提出N种理由来反对改革(本人恭候一切板砖、大棒)。但是,无论如何,为了一个更公平、更和谐的社会,为了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我们必须要一步步向前推进。
        哈哈,你们看,我从讨论教育的公平性,谈到了户籍制度的不公平性,离本文的主题越来越远。实际上,这是现实。中国教育的问题千头万绪,与许多社会问题、体制问题纠缠到一起,牵一发动全身。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无从下手。如果仅仅从教育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属于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使撤换十个教育部长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认为,如果不从社会基本问题的根源上着手解决问题,不能实现一个相对公平的公民社会,教育的公平性基本上是无可救药。
        不好意思,本来是想治病救人的,没有想到,发现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杯具呀杯具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44-31327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沁园春-和湘明兄《千岛湖赠友》
收藏 IP: .*| 热度|

52 李宇斌 周可真 武夷山 李世春 王进 刘全慧 孟津 王桂颖 刘建彬 李传亮 马昌凤 梁进 陈儒军 陈绥阳 曹广福 朱志敏 杨远帆 曹聪 王曌燚 王修慧 陈国文 杨洪强 陈苏华 杨正瓴 吕喆 刘畅 吕乃基 杨芳 苗元华 柳东阳 张天翼 李志俊 陈湘明 李学宽 侯成亚 陈静 鲍海飞 李永丹 唐常杰 许新裕 叶剑 丛远新 卢利强 王永林 刘波 王孝养 侯振宇 chtang zhangcz07 aruoo0 liu784609586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5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