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470170583 探求人生之道,科研之道,爱情之道,友情之道,道可道。

博文

[转载]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3)

已有 1344 次阅读 2022-12-28 16:2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3)

作者:黄敏 (华中师大一附中 ) 

    【编者按:202018日晚华中师大一附中家长学校大讲堂第48期,华师一附中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语文骨干教师黄敏老师,在1号报告厅为500多位家长做了一场《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的讲座,讲座结合家庭教育四个方面问题交流见解和方法——语言鲜活、妙语连珠、精彩纷呈,饱含教育哲理、智慧和方法。会后多位家长盛赞黄老师的讲座指点迷津,受益匪浅,希望阅读黄老师讲座的文章加深领悟。这里把黄敏老师在家长学校讲座的整理文稿发表,供更多家长学习参考】



二、改变如此简单,为何又如此之难?

很多很容易的改变,比如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作业本上的一句个性化的、针对性很强的评价等等,这些小小的举动,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在瞬间营造一种亲密的、温暖的关系,从而为持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制造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却非常难以实现。

与其说是家校之间,不如说是家长和班主任,家长和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隔膜与误解造成了沟通的不顺畅,有时候,彼此的态度和行为还有些矛盾和对立,最后甚至南辕北辙。

 完美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这是一种我们正常人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定势和处事习惯,就完全可以实现的理想。

我们既要把老师当一个普通人看,也要把老师当一个不普通的人看。

之所以要把老师当一个普通人看,是因为老师本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要是人,大都有着相似的情感、情绪和思维方式,一样喜欢真实、真诚,讨厌虚假、虚伪,喜欢被宽容,不愿被苛责,喜欢被喜欢被欣赏被尊重被信任,不喜欢被讨厌被轻视被侮辱被怀疑,有优点,也有不足,老师不是百科全书,老师的能力也是一种有限,他热爱着你所热爱,憎恶着你所憎恶。

有了这个认识做前提,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老师,我们就能做到懂得老师与将心比心;我们就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普通人的老师,一定会感受到来自于你的这份理解与懂得,这份真诚与善意,这份人与人之间,而不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惺惺相惜,并在他的工作中回报给你最大的热忱与美好。

为什么又要把老师当一个不普通的人看?是因为,老师的职业身份让他不能也不会止于普通。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让老师在面对学生和他背后的整个家庭的殷殷期许时,总会本能地产生难以抗拒的、莫大的道义责任和神圣担当,它是如此震撼人心,没有犹豫躲闪,并倾力以赴,不辜负之。

这种职业精神可以给予我们非常重要的精神启示。它提醒我们:老师,是在学生的成长和社会上的认可中照见自己生命的光芒。所以,如何激起教师内心潜藏的神圣感,让他以生命的名义,以全部的激情、理性和庄严努力工作!学生、家长和社会责无旁贷。

也许您会问,家长对此可以做什么?答案很简单:欣赏与敬畏。敬畏之心是很宝贵的东西。尤其不要以任何方式随意消解老师这个职业和老师本人的神圣。因为教育需要,因为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这是一种“礼”,礼,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许您还会问,我孩子的老师没有您说的那么优秀、那么崇高,我嫌弃他都来不及,如何能做的到欣赏和敬畏。我给大家讲一个身边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同事,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在我看来,他对人对事要求极高标准极严。可有一次他在指导我们如何和孩子的老师相处时,说了一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他说,十几年,对教过自己孩子的每一个老师,他都是打心眼里欣赏、尊敬并感激。难道是他的孩子比别人幸运,遇到的都是名师?我想,更多地应该是源于对自己孩子的爱之深以及教育的智慧吧。

改变如此简单,为何有如此之难?我相信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有了理解,懂得,欣赏,敬畏,就有了彼此的真诚和信任。家长相信老师,老师相信家长是相信老师的,家校在彼此的互信中,就能消除隔阂与误解,形成合力,携手共进。因为,我们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




三、巧妙借力,成功获得多方的帮助

巧妙借力,就可以成功获得多方的帮助。

借力于老师,这是最重要的。这种力量最直接、最积极、最具目标性和方向性、最高效、最有力、最稳定、最可靠。这个老师可以是班主任,可以是科任老师,可以是孩子最好学科的科任老师,也可以是孩子最差学科的科任老师,可以是孩子喜欢的老师,也可以是孩子一开始就有成见,关系不好的老师,可以是正在教孩子的老师,也可以是曾经教过他非常了解他的老师。让他成为孩子在学校里的导师。能成为孩子导师的老师,一定会具备家长不具备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借力于同学。德国中小学最好的六种教育理念之一,就是重视让学生合作,而不是竞争。在合作学习探究,在互助学习,在矛盾碰撞中成长进步。

借力于班级和学校的各类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融入集体,展示特长,找准位置。

借力于考试,阶段性地集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借力于偶发事件带来的宝贵契机。

借力于校级班规的养成行为规范。

借力于体育运动,砥砺意志品质,释放青春激情。

借力于艺术修养,培养获得幸福生活条件和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

最后我重点要说的借力孩子自己的学习力,还有最重要的阅读,以此来实现他真正意义的成长与成才。教育及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哈佛学者也说,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学习力,唯有学习力,才能真正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被誉为当代蔡元培的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上学是浪费生命,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才的。这并不是否定学校教育,而是说,能否成才,基本上不取决于名校、名师,不取决于学习条件的优劣,也不取决于家庭是否富有,只取决于自己。具体地说,决定于自己的志趣、理想和执着的精神。

刘道玉先生认为,决定成才有五个最重要因素。

第一,酷爱读书,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是生命的一部分,自识字就要开始读书,有读书的习惯,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有读书的心境,跨学科地广泛阅读,能享受读书的乐趣。

第二、善于自学,自学是成才的最关键。

人类文明的传承就是从自学开始的,未来大学,必将由现在的课堂讲授在回归到自学的将来。因此,一个没有很强的自学动力和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杰出人才的。

自学,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有些人有天生的自学能力,而大部分人需要开发和引导。事实上,适合来华师一读书的孩子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天才少年刘天宁在大学期间,每学期教科书和教材发下来之后,他快速地自学一遍,然后就是广泛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刊,以累积和构建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结构。

第三、超强的记忆力,是成才的基础。

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科学记忆,记忆力与天资有关,但主要还靠后天培养。正如俄国大文豪高尔基所说,记忆力就如肌肉,越练越强

第四、文理兼修,以博取胜。

第五、悟性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开启智慧的根本途径。

悟性这个词,我们不陌生。但什么是悟性。它是一种感悟的思维能力。它具有偶发性、跳跃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有:未卜先知、举一反三、去伪存真、触类旁通和心有灵犀等。类似于灵感,有天赋的因素,也来自热爱思考与善于累积。

不同学生学习优劣的区别,不在于分数之高低,而在于悟性之有无。悟性与知识多寡无关。

人人有潜在悟性,如何开启?古人告诉我们:学必悟,悟而生慧。学习的本质是悟道,悟通天下,悟得智慧。所谓悟道,就是获取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智慧。

因为重在悟,所以它是在无功利、无压力、无恐惧的心境下,通过自学、自问、自疑、自答、自赏、自娱等一连串的顿悟过程而获得的。

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五个关键因素,也是学习素质论的基本观点。

张释文教授在2017年杭州名师名校长国际论坛大会上发言时谈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教育。他说,教育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学习。我们是无法真正教一个人的,我们能做的,只是陪伴一个人共同学习。

悉达多在他第一次离开乔达摩时说,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智慧不能传授,因为那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去体悟。所以悉达多离开了他,开始了自己的寻找答案之路。

张释文教授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自我学习,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给孩子构建一个很好地环境,能够让他通过自学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大家理解的学校教育其实是训练而不是教育。在硅谷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这个时代不再为你知道什么而买单,谷歌知道一切。这正好印证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它可以突破知识的禁锢,不断创新、创造,从而推动时代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对谈。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老师和孩子构建一个学习关系,启发孩子提出更好的问题,然后寻找自己的答案;教育的作用,就是给孩子的学习赋予一个特殊的意义和特殊的成就感。但,这个意义不能仅仅是是否可以考上好的大学,是否将来有好的出路,张教授认为,这不是意义,这是恐吓。我们更多的行为应该基于意义,而不是基于生存,而且每个人的意义都由他自己来决定。

教师消解自己的传统角色,和学生在一个场景里共同成长,这是今日教育应有的样子。

关于教育的规律,张释文教授提出了四个观点。

第一,就是真实生活的需求才是学习的驱动力。

第二,最自然而然的学习方法是试错。

第三,应该尊重直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等待直觉的浓度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等他自己发现需求,而不是及早地给他灌输我们认为的答案。

第四,跟随孩子的节奏,提供及时但不过分的帮助。这样的教育值得复制和总结,和学生一起成为学习者,尽全力帮助他们,而不是让让他们成为我们,因为生命无法后退,也不会在过去停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560-1369523.html

上一篇:[转载]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中篇
下一篇:[转载]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4)
收藏 IP: 218.200.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