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470170583 探求人生之道,科研之道,爱情之道,友情之道,道可道。

博文

[转载]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中篇

已有 1227 次阅读 2022-12-28 16:1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2)

作者:黄敏 (华中师大一附中 ) 

    【编者按:202018日晚华中师大一附中家长学校大讲堂第48期,华师一附中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语文骨干教师黄敏老师,在1号报告厅为500多位家长做了一场《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的讲座,讲座结合家庭教育四个方面问题交流见解和方法——语言鲜活、妙语连珠、精彩纷呈,饱含教育哲理、智慧和方法。会后多位家长盛赞黄老师的讲座指点迷津,受益匪浅,希望阅读黄老师讲座的文章加深领悟。这里把黄敏老师在家长学校讲座的整理文稿发表,供更多家长学习参考】

 

关于事实与常识。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校园里的孩子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走近与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处于一种怎样的关系当中,并协助他拥有更加和谐的各种关系。父母,家庭;学校、同学、老师;学习、运动、娱乐;梦想、现实、开心、烦恼。这一切的一切,可以用一个词看来概括,他的世界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各种关系或者说,各种矛盾。

在所有的关系中,有两类关系非常重要,一是和同学的关系,二是和老师的关系。哈佛学者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和生活是否幸福的关键不在于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自由度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拥有各种和谐的关系。

今天先重点谈谈师生关系。




一、认识我们自己,明确我们的需求

关于师生关系,我想从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名言说起,这句话就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

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经常拿来引用,用来规劝世人。人要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领会了的箴言的真谛,他认识到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自己,包括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可现出智慧,而自知更显神志清明,并因这种通透的明澈,不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认识自己,一方面在于了解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这是自信的源泉,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另一方面,认识自己,自知,更多地并不是知道自己的优点,它更多地指向对自己的短处和不足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那种后天没有获得的不具备的德行,没有养成的意志品质。

认识自己,让人拥有自信,只有自信,我们才能在教育之路上,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困难坎坷,都能保持一种笃定,也许偶尔会跑得慢一点,但绝不后退,也终能抵达。但是,请大家记住,自信更多地时候更适合放在内心,他是用来给自己鼓劲、给自己力量的。比自信更重要的,是自知,自知带来的是谦逊。因为即使你再优秀,永远有比你更优秀的;即使你再优秀,你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一定在某一些方面存在不足。

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是藏不住的,它总会在某个时刻不经意的展现出来,让人惊喜地发现,猝不及防地感受到你的出类拔萃,如果你急于表达对自我的赞许,这份杰出带给人的认可与欣赏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

恰恰相反,关于缺点与不足,一定要找机会主动坦承。我非常鼓励家长能够多找机会和老师多进行一些关于孩子的有效的介绍与交流,优点可以少说或不说,缺点要尽早和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优点老师会发现,更多的时候,老师会更加客观中肯;而缺点,极其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极有可能,三年毕业了,老师也没有发现。又谈何帮助改进,促成孩子的成长进步呢?

反面的例子还是存在的。有家长非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问题,隐瞒不说的,他没有想过要和老师形成合力,帮助孩子,这种家长把老师想象成了他的对立面;有根本没有认真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现状,不了解问题的,等到问题出现了,他会很吃惊地对老师说,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以前不是这样的啊,这是本能地推脱责任,但家长的教育职责无法推脱;有永远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一点优点就怡然自得、自以为是,对缺点自动选择掩耳盗铃、视而不见、自欺欺人的;有只能听表扬,听不得批评,仿佛指出孩子的问题就是指出家长的问题,宁愿听好听的假话,不愿听逆耳的忠言,他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最重要,并且不愿直面真实;有老师已经发现问题,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跟家长提出问题,家长大手一挥,一笑置之,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他过于自信,觉得这是小问题,是老师小题大做了;还有不为孩子作计深远的考虑,目光比较短浅,只图当下能快速解决问题,不给自己找麻烦,从而为孩子护短的。

和老师坦诚地充分地沟通和交流,是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进步的基础,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石。我了解你,我知道你的问题与困难,我知道你的无助与期盼,我能帮助你,我为自己帮到了你而有巨大的成就感,你的进步、你的成绩让我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你因为我的目光、言语和行为,感受到了关注;你因为被关注,而开始对自己有所要求有所期许,你因为得到了有效的帮助而取得了进步,并对老师心生爱、感激与尊重;老师因为你的信任、尊重与感恩而更加充满教育的热诚。

这就是师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全过程。它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也是我们的生命中日积月累,历久弥新的宝贵情感。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能让师生之间形成如此教学互长的美好关系,需要可遇而不可求的契机,我们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但更多地时候,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想办法,用我们的真诚、信任与智慧去主动构建。

如果您真的想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帮助他、协助他喜欢上他的老师,信任并尊重他的老师,感恩他的老师吧。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最忌讳的是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家里片面地数落老师的不是,这种行为不仅愚蠢,而且对孩子的伤害最深。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孩子最在乎的就是老师。没有例外。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老师的认可是最至高无上的。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被承认、被欣赏;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被关注、被关心、被关爱。有些表面上看起来的满不在乎,其实是一种对极其渴望的掩饰与被忽视之后的自我保护。

除了对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有明确中肯的自我认知之外,我们还要明确自我的需求,我们必须非常具体准确地知道,我渴望得到哪些帮助,需要对方以怎样的方式帮助我,我期望实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对方的意义何在。。

有的孩子需要鼓励,有的孩子需要鞭策,有的孩子需要注入力量,有的孩子需要让他淡定下来,有的需要学习上的帮扶,有的需要的心理上疏导,有的需要给他提供机会和舞台,有的还需要不断锻炼他的胆量和勇气,有的要让他学会细心,有的要教他不要太偏执太钻牛角尖,有的需要在他哭诉发泄的时候成为他的倾听者,任由他恣意释放,有的要引导他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隐忍与坚持,等等。

老师固然会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家长也可以明确说出自己的诉求。有两种家长的态度,一是,从不见老师,完全缺乏沟通;二是,每次来找老师,目的并不明确,一来就问,孩子最近怎么样?这个问题太大,让老师不知从哪里回答。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认知,有自己的判断和结论,然后带着这些和老师交流,可以多次,每次解决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且高效。最了解孩子的绝不是老师,一定是家长。

有的家长担心老师拒绝交流,有的家长害怕给老师添麻烦,有的家长认为老师不好沟通,有的家长爱面子,不愿主动联系老师,这都是不够自信的表现。您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和老师坦诚相见、肝胆相照。真诚磊落,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很重要的品质。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能做好,懂事守纪,永远不会犯错,根本不用和老师交流任何事情;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成绩已经够优秀了,会听讲,会自学,也没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了,等等,殊不知,您错过了很多发现与被发现的宝贵契机,再或许,您的孩子本来可以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成长得更好、进步得更快,是您的狭隘限制了您的想象力、限制了您本来可以有的更高远的目标与追求。

还有的家长会抱怨老师对孩子不够了解和关注,我想问,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的一切的您,怎么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呢?再退一步,就算这种状况出现了,您怎么没有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来解决呢?

美国教育家鲍耶尔说,当一个班级的学生数超过三十个人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是班级制的特点。

在当今的教育中,最厉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观察和研究一些名师,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对学生的心理有很持久的关注。这种所谓的厉害,在于他的专业能力高,不是徒有其表,也不仅仅是靠某些技巧。真正厉害的老师,把教学也建立在对这一个又一个的人的理解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首先想到教学计划,并且不以最后的考试要到达某一目的为依归。

事实上,哪怕没有什么教育理念,也不需要什么教育理念,只需要去观察学生,然后用合适的教育去适应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就已经是理想的教育。通过学生的外在表现,我们能观察到他们内在的变化,如果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在变化,就很自然地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也不会和学生的心理规律作对。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观察应该是所有教育行为的基础。

几乎可以这么说,有时候存在对极少数的学生有所放弃,虽然这种放弃也是无奈之举。这时候,是否可以换个思路:我们能不能根据他的智力情况、情感状态、个人特质与特长、他自己关注的某些特别的热情而进行教育教学呢?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教育教学中几乎不可能,因为教师不只为极少数几个学生服务,教师必须关注全体。

但是,良好的沟通,和谐的关系,可以帮助老师在更好地驾驭教材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学生的精神状况,更从容地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知识、情感、生命的多维互动。实现这一伟大的过程,对老师和家长的素养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其实,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更重要的前提是:真爱这个职业、真爱学生。但,怎样才能始终热爱,怎样才能保持高度的热情,一进教室就成了另外一个人,这句话很诗意,但不真实。实际上,人的生命状态是比较一致的,生活中什么样,教室里就什么样,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在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提供的保障系统又如何呢?孩子是社会的,但更是家长的,家长作为社会最重要的组成,为保障老师的优秀,您又做了什么呢?

刚才说到真爱,真爱真的不容易。真爱需要有文化的渊源,需要有情感系统的支持,还需要有专业的训练。老师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只是他非常重要的能力的一部分,而他对生命的理解力,恰恰是最复杂最困难的。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复杂性,带着自己的文化、智力、情感背景,来到学校,他和各不相同的人组成一个班级。对个体的关注,弥足珍贵,此时,家长和老师的主动交流更显重要。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个性化的教育和人性化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个性化的教育是指因材施教;人性化的教育核心是:当我们不能认识到孩子的人性时,任何数量的个性化学习都不会填补我们制造的灵魂的黑洞。在这条道路上,家长和老师任重而道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560-1369522.html

上一篇:[转载]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上篇
下一篇:[转载]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3)
收藏 IP: 218.200.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