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和身高,¥博士≠$博士
当老鼠和老虎都在地面上的时候,无论是身高还是达到的海拔高度,老鼠都不如老虎高。(谁是老鼠,谁是老虎,请勿对号入座)
当老鼠站在一艘大的$船上,而老虎站在一艘小的¥船上的时候,老鼠的身高仍然不会比老虎的高,但是老鼠达到的海拔却比老虎的海拔高得多。
这就是“老鼠和老虎比身高和海拔”的问题,可以为鸿飞博士的“99%论”做一个注释。
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大学根本无法比较,除敏感而复杂的行政体系不一样外,教师体系也完全不同。实际情况如下:
美国的教师体系: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Professor。
这三种教授都可以带博士和博士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中国的教师体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能带博士的教授、能带博士后的教授。能带博士的教授叫博导,能带博士后的教授叫后导。等级森严,一般不可逾越。
如果要比较的话,美国的教师都是博导和后导量级的,比中国的教授高出一头或者两头,这是一种制度上的“海拔效应”。
因此,从制度上看,中国的教师都处于低海拔位置,这不是教师的问题。
$是美元的符号,¥是人民币的符号,人们都知道这两种符号如何换算。
¥博士就是拿中国学位的博士,$博士就是拿美国(外国)学位的博士,显然,¥博士和$博士的换算规律,绝对不是$和¥的换算规律。
博士的含量在于学术,学术的含量在于原始创新。学术具有植物的属性(参见博文:学术界的夏草冬虫现象),因此,还是用树来打个比喻吧。 美国的教授(教师)相当于是一棵高大的树,美国教授带出来的博士就相当于自己树上的一个枝杈。
如果从海拔高度看,¥博士不如$博士。如果从各自的“身高”看,很难得出一般的结论:$博士比¥博士强。
什么意思呢?
我们不是要提倡原始创新吗?这应该是衡量学术的最基本的标准(特别是那些以发表论文为生的学术者)。
如果$博士回中国做的学问仍然和原来的导师(大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典型的延伸效应,无非就是论文多一些,发表文章的刊物名气大一些。这实际上是一种“未断学术之奶”的博士后,因为学术方向仍然借助于原来导师的余荫。
如果$博士回国后能开辟自己的研究领域,即有自己的学术之根和干,在自己的根和干上延伸自己的枝和叶,这就是学术的根本,也是学术的难点,也是体现水平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博士和$博士。
如果不考虑以上的因素,就说$博士比¥博士强,实际上是强调了“海拔效应”。
关于《99%的博士和博导不合格》的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8181.html
上一篇:
科学难题:明知山有虎下一篇:
灯蛾扑火:也是一种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