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亚洲随时爆金融危机:关注55年拉马德雷周期

已有 3258 次阅读 2016-7-20 18:3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超级灾害链,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拉马德雷周期

亚洲随时爆金融危机:关注55年拉马德雷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外资精点》野村:亚洲随时爆金融危机,风险1997年以来最高

2016/07/20 10:35《经济通通讯社20日专讯》野村国际发表报告指,根据过去50次金融危机分析,目前是自1990年以来,区内30个国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出现金融危机讯号,亚洲目前是全球最大风险地区,尤其是中国及香港处于风眼,区内金融危机风险指数是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最高。

  野村认为,区内经济发展成熟,金融信贷周期持续扩张、企业负债上升,成为未来数年经济增长最大结构性拖累。

  另外,野村指,分析金融危机最好从金融周期出发,特别要留意信贷及资产价格中期变化,特别是楼价走势。亚洲区内大部分国家信贷对GDP比重持续增加,债务刺激楼市蓬勃,部分国家虽然出现楼价下调,但中国楼价仍处高位。

  报告认为,便宜的信贷继续支撑区内金融周期,有关情况已进入最后周期,债务对服务业比重的数据可反映。另一个信号为企业债务的开支,并不足以支付利息成为金融周期完结最后现象。

  野村认为,根据该行设计风险讯号模型,从私人借贷对GDP比重、债务服务比重、实际外汇率、楼市及股票价格,反映亚洲区内随时会出现金融危机,而中国及香港金融危机风险尤大,中国金融风险于1990年代是零,直至2012年第四季仍然是零,但过去12个季度已大幅飙升至44,最高为60,而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菲律宾、泰国亦有高风险。

  野村又指,当金融泡沫爆破,一般进入较长及较深的衰退。

目前野村认为有六个因素会触法危机爆破,包括美国快过预期加息、美元转强、新兴市场企业出现违约、人民币大幅贬值及通胀重临、政治不稳定。虽然要估计及量化未来金融危机并不可能,因每次危机涉及变数及变化很大,但数据客观地反映亚洲区内仍有可能出现危机。(cy)

http://news.etnet.com.cn/all-jishixinwen/260720030.htm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1.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2.朱格拉循环(JuglarCycle,中期循环,主循环)10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11年周期对应);3.库茨涅兹循环(KuznetsCycle,长期循环)2022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22年周期对应);4.康德拉切夫循环(KondratieffCycle,长期波动)5060年周期和吉村循环55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50-70年周期对应)[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6-8年,形成一个约7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岛中雄二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2006年,Obridko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7年的周期[19]2010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7.1年、14.2年、21.3年、28.4年、42.6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20]

太阳黑子7年周期的发现,使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农林水产品收成说”、“人类心理说”和“能源需求说”得到更精准的证明。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之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康波周期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被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太阳黑子长周期存在7.1年、14.2年、21.3年、28.4年、42.6年的系列,其倍数周期包括56.8年周期。潮汐震荡也具有50-60年的长周期它们是形成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和康波周期的原因。

50-60年康波周期和7年金融周期的叠加使金融危机谷值由2015年后延到2016-2017年。

经济波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周期约为50年的经济长波是世界经济领域里的一种有规律的现象。湖北大学世界经济学科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柳剑平、肖德、程崇祯、彭斯达、陈汉林、孙铭;执笔:肖光恩、周先平)在《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一文中阐述了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过程。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1925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20 30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从18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的“冷位相”为1890-1924年、1947-1976年,“暖位相”为1925-1946年、1977-1999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8901913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19451973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说21世纪头20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3-4年周期、7年周期、10-11年周期、20-22年周期、50-60年和200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2016-2020年,可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1  PDO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1890-

1924

1925-

1946

1947-

1976

1977-

1999

2000-

2030

2030-

205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1890-

1913

1914-

1944

1945-

1973

1974-

1995

1996-

2020

2021-

2050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关键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

91年苏联解体

中美对抗

关键时间

1913

30年代大萧条


70年代石油危机

2013

20年代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1580.html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2014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2014-12-1805:56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1854.html

上一篇:强权与公理:从伊拉克战争到南海仲裁
下一篇: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关注7月18-20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4 赵建民 杨正瓴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