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国外人士和机构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

已有 4683 次阅读 2016-6-16 13:4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金融危机, 嫁祸于人, 做空中国, 为他人作嫁衣裳

 国外人士和机构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

                                杨学祥

部分国外人士和机构成为“中国经济悲观论”始作俑者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最近指出,一部分国外人士和机构成为“中国经济悲观论”的始作俑者、背书人或信奉者,原因有三。

其一是对中国经济的无知。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形成的,缺乏对中国这种快速跨越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分析框架。以西方宏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国外人士和机构从传统的需求侧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却看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藏的增长潜力。

其二是希望中国采取刺激性政策以从中获利。中国经济块头大、增速快、外向程度高,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大。2014年,在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净出口对本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近乎于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和净出口增长对世界GDP和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仍然双双超过1/4。一些国外人士或研究机构不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想通过夸大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迫使中国出台刺激性政策实现粗放的高增长,以从中获利。

其三是做空中国经济。一些国外人士和机构或者试图从预测中国经济崩溃中获取学术声誉,或者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06-16/doc-ifxtfrrf0432960.shtml

美联储极力掩饰经济危机的存在

   在刚刚闭幕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要防范金融危机,特别是要防范“雷曼级”的金融机构倒闭,形势似乎相当严峻,然而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哈佛大学的讲话却表示,并不担心金融危机,为何美日对金融危机各执一词呢?

  其中,耶伦所说没有金融危机的迹象,无疑是指美国,而安倍所说无疑主要就是日本了,在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之际,美日之间的差距真的这么严重吗?

日本刚刚经历日元暴涨、日股暴跌,财相麻生一度放声要干预汇市,美日为此还在G7财长会议上有过争论,安倍担心日本国内出现金融危机也属常理,至于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就足见形势的严峻了。

我在528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美国经济危机在劫难逃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英国《金融时报》410报道,据斯坦福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美养老金亏空高达3.4万亿美元,而官方数额却还不到其三分之一。此外,美国还有联邦19万亿美元债务,美国家庭有14万亿美元贷款,各级地方政府负债9万亿美元,共计45万亿各类债务,即每个美国人欠债15万美元。

   陈思进66指出,长久低利率和潜在负利率政策,已然使得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难以承诺养老金支出,再不加息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海涛视线 2016-06-05指出,周五公布的美国5月非农数据大跌眼镜,季调后非农就业新增人口仅3.8万人,大幅差于预期的16.4万人,创20109月来最差水平,5月失业率为4.7%

明辉认为这个数据的披露,实际上正是政经纵横谈一贯观点的一次证明而已:那就是美国经济复苏是虚假的,是靠不住的!美国炒作的加息,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大国角力的考虑。美国加息还有另外一套逻辑。那就是打压对手。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当前基本是一个比不烂的时期,也就是说,只要对手比你差,你哪怕再坏都没有关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世界经济增长停滞,赌场里没有新钱进来了,大佬想滋润点,最好是吃定另一个大佬。也就是所谓存量博弈,这其实是世界政经博弈的常态,不以制度为转移。

http://mt.sohu.com/20160605/n453063694.shtml

大空头席夫称美国经济危机尚未克服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金投美股网62讯,Euro Pacific Capital首席执行官席夫(Peter Schiff)是华尔街著名的大空头,曾经准确预见到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衰退的美国房地产崩盘。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但席夫却一直坚信,真正的危机尚未被克服。尽管席夫对于美国经济、美元和国债的不少预言现在都没有实现,但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时,他却强调,或许自己在时机的判断上不够准确,但是这些预言所针对的现实却是不能否认的。

http://usstock.cngold.org/c/2016-06-02/c4144193.html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何新最近转发一篇博客,博主认为,此文可以与何新的“中美没有金融战,已经形成奇妙金融关系”相参照阅读。博文摘编如下: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年中国的4万亿投资究竟最终是救了谁的命?这不是某些人自我吹嘘标榜就说了算,我们可以找到客观的坐标作为衡量考核的依据。

上面这张美国道琼斯指数和中国上证指数关联对比图,足以告诉你如何看清真相,一图抵千言,实在不想说太多。

我只想说:美国政府应该给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金融理财专家”和某些金融高官颁发经济特别贡献大奖章,以表彰这些为美国经济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官员,他们为美国经济延缓并短期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功绩足以载入美国史册,与开国总统华盛顿同放异彩和光辉。

为此我国股市和经济付出巨大代价。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包括制造2015A股暴跌的股灾,转移资金到美国而救助美国,成功避免了美国股市、熊市陷入剧烈大调整的泥潭。

美国市场巧妙地进入横盘震荡的修复阶段,目前已经接近元气回复。也就是说,之后很可能再次进入新一轮拉升上涨状态。只是这次也许是第五浪21000点的最后赶顶冲刺拉升。

之后,无论如何美国经济也逃不掉熊市大调整的厄运而进入危机状态,全球也将因此进入2008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

时间节点应当在未来三到五年(2019年前后),而这次,估计已经没人能救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w9nr.html#cre=sinapc&mod=g&loc=16&r=0&doct=0&rfunc=33

我们在2016529指出,2019年前后进入2008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新的证据在不断涌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美联储信用危机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102.html

挽救危机的措施都是双刃剑,其效果是有限的,过度使用将走向其反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走到了尽头,由此导致的负利率时代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2020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2019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确实有人诱使中国为他人做嫁衣裳:当年中国的4万亿投资究竟最终是救了谁的命?

有识之士指出,美国政府应该给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金融理财专家”和某些金融高官颁发经济特别贡献大奖章,以表彰这些为美国经济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官员,他们为美国经济延缓并短期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功绩足以载入美国史册,与开国总统华盛顿同放异彩和光辉。为此我国股市和经济付出巨大代价。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包括制造2015A股暴跌的股灾,转移资金到美国而救助美国,成功避免了美国股市、熊市陷入剧烈大调整的泥潭。

其二是希望中国采取刺激性政策以从中获利。中国经济块头大、增速快、外向程度高,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大。2014年,在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净出口对本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近乎于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和净出口增长对世界GDP和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仍然双双超过1/4。一些国外人士或研究机构不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想通过夸大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迫使中国出台刺激性政策实现粗放的高增长,以从中获利。

对比这两段话,我们现在能得到什么教训?

我在528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刊评:经济悲观论始作俑者对中国经济无知

2016061607:08 综合 5,334

  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家手笔)

  蔡昉

  《人民日报》( 2016061607 版)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入而广泛,发展成就和趋势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特征。国际上一些人只看到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的速度换挡,却没能理解其更丰富的内涵和中国经济的积极变化,于是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判断。因此,应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消除误解、增进共识。

  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助于澄清“中国经济悲观论”,最大程度地消除外来干扰。一部分国外人士和机构成为“中国经济悲观论”的始作俑者、背书人或信奉者,原因有三。其一是对中国经济的无知。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形成的,缺乏对中国这种快速跨越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分析框架。以西方宏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国外人士和机构从传统的需求侧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却看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藏的增长潜力。其二是希望中国采取刺激性政策以从中获利。中国经济块头大、增速快、外向程度高,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大。2014年,在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净出口对本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近乎于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和净出口增长对世界GDP和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仍然双双超过1/4。一些国外人士或研究机构不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想通过夸大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迫使中国出台刺激性政策实现粗放的高增长,以从中获利。其三是做空中国经济。一些国外人士和机构或者试图从预测中国经济崩溃中获取学术声誉,或者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中国经济悲观论”,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更严重的是,悲观情绪一旦蔓延,往往会强化一些国家业已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甚至民族主义政策倾向,形成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加强对外解释和传播,让国际社会真正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中国政府的举措,有助于消除“中国经济悲观论”及其不良影响。

  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助于促使国内外舆论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世界经济新平庸区分开来,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首次以新平庸概括陷入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和高负债中的世界经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存在经济减速,但世界经济新平庸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现象。世界经济新平庸代表的是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经济新常态则是中国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必经的阶段。一些西方人士从需求侧和周期的角度认识世界经济新平庸、解释投资低迷和经济减速。如果他们用类似的观点解释中国经济新常态,则会大大低估中国改革红利和增长潜力,甚至形成干扰我国发展的舆论场。因此,需要向国际人士讲清楚中国经济新常态与世界经济新平庸的本质不同、中国的政策取向与西方经济学家需求侧思路的差异,以及中国经济通过改革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增强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助于在重要国际活动中促成于我有利的共识和合作,甚至可以借助外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重大国际场合的讨论乃至交锋中,外国领导人和经济学家倾向于从他们理解问题的角度出发,促成国际合作中的共识和协调行动。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做法。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主因在供给侧,着眼于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因此,在重要国际活动和国际论坛中,我们应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讨论方向,既尊重别人对世界经济的观点和建议,也阐明我们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判断,努力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同,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使重要国际活动和国际论坛取得的共识和随后的行动于我有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来源:人民日报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06-16/doc-ifxtfrrf0432960.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5015.html

上一篇:美国为什么要重返亚洲: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将毁灭世界
下一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战争是最后的解决方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钟炳 杨文祥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