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经济危机威胁下的美日巨大分歧: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已有 3742 次阅读 2016-5-30 18:5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拉马德雷, 客观规律

经济危机威胁下的美日巨大分歧: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杨学祥

 

学者王宸撰文指出,此时来看美日分歧,就不难发现,虽然美国经济和金融都较有弹性,有足够的应对冲击的能力,但是G7各国则就差距甚远了。不光是日本近几年整顿金融机构动静不大,就连追随美国更紧的英国,在2015年也出现过股市闪崩,其他欧元区几个国家,则主要受欧元走势和欧盟央行的影响,欧债危机去犹未远,一旦美联储再次加息,应该一定会有较强的冲击。

我在528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我们在2013114指出,研究表明,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为1890-1924年、1947-1976年,“暖位相”为1925-1946年、1977-1999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8901913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19451973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说21世纪头20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按照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规律,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在2020年结束,因此,罗杰斯认为2020年前中国的牛市持续没什么问题。这决不是时间的巧合,而是由经济科学规律决定的。

  但是,经济规律也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由于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由于存在西方经济强国的干涉和竞争,中国经济虽然面临20年的经济发展机遇,同时也潜藏外部经济压力和操纵。中国股票市场也毫无例外。如果明年2月份,上证指数大幅上涨到10000点,罗杰斯就会卖出手中的中国股票。因为这表明外部势力在介入操纵中国的股票市场。

希望与绝望同在,暴利同风险共存。在经过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之后,世界经济处于激烈的人为调整阶段,各国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在为本国的存在与发展出谋划策,争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控制权。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2992.html

1 给出了2013年和1913年的相似性 

1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1890-1913

1914-1944

18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年苏联解体

 

注: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10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2013年与1913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有评论说,这次央行罕见的对美国媒体做出不点名的驳斥与警告,很大可能正是意识到了其背后的更多演绎。对于这种金融舆论战,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准备。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2020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2019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相关报道

美日的巨大分歧将G7峰会演变成演不下去的话剧

2016-05-30 08:49:08  

  学者王宸撰文指出,此时来看美日分歧,就不难发现,虽然美国经济和金融都较有弹性,有足够的应对冲击的能力,但是G7各国则就差距甚远了。不光是日本近几年整顿金融机构动静不大,就连追随美国更紧的英国,在2015年也出现过股市闪崩,其他欧元区几个国家,则主要受欧元走势和欧盟央行的影响,欧债危机去犹未远,一旦美联储再次加息,应该一定会有较强的冲击。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在刚刚闭幕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要防范金融危机,特别是要防范“雷曼级”的金融机构倒闭,形势似乎相当严峻,然而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哈佛大学的讲话却表示,并不担心金融危机,为何美日对金融危机各执一词呢?

  其中,耶伦所说没有金融危机的迹象,无疑是指美国,而安倍所说无疑主要就是日本了,在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之际,美日之间的差距真的这么严重吗?

  日本刚刚经历日元暴涨、日股暴跌,财相麻生一度放声要干预汇市,美日为此还在G7财长会议上有过争论,安倍担心日本国内出现金融危机也属常理,至于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就足见形势的严峻了。

  次贷危机之后,日本未学习美国解决“大而不能倒”问题,美国经济和金融领域去杠杆则比较彻底,也能够率先复苏经济,但日本经济萎靡不振,金融机构也未见大的整顿动作,还曾经有一些中型机构倒闭,在美联储即将加息之际,日本更可能出现问题是正常的。

  其实,就新兴市场国家来看,股汇双跌近几年几乎年年都有,一些能源国家更是捉襟见肘,在低油价的打压下几乎破产,已经在经历着深刻的危机了,耶伦所说的没有金融危机的迹象,无疑是指美国经历去杠杆之后,经济稳步复苏,金融体系较为健康,当然不太可能再出现“雷曼级”的危机了,至少在加息之后的短期内,美国金融体系能够迅速适应,中长期来看,由于“沃克尔规则”(Volcker Rule),“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也都有“生前遗嘱”,美国似乎已经完全渡过危机。

  此时来看美日分歧,就不难发现,虽然美国经济和金融都较有弹性,有足够的应对冲击的能力,但是G7各国则就差距甚远了。不光是日本近几年整顿金融机构动静不大,就连追随美国更紧的英国,在2015年也出现过股市闪崩,其他欧元区几个国家,则主要受欧元走势和欧盟央行的影响,欧债危机去犹未远,一旦美联储再次加息,应该一定会有较强的冲击。

  说到底,美联储只为美国经济和金融形势负责,对于G7盟友也不肯稍微缓一缓、等一等,这就是美国作为领导者的优势,那么,日本和欧洲会不会有大麻烦呢?这些从安倍的着急来看,欧日受美联储加息的冲击会相当显著,除去日本之外,G7几个国家都是欧洲列强,在欧盟内部其金融机构足够抵抗风险,似乎问题不大。

  加拿大与美国近在咫尺,低油价使其痛不欲生,基本上算是经历过深刻的阵痛了,对于金融危机再度爆发似乎也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金融危机的风险主要就是亚太和新兴市场国家了,这些能衬托美国复苏、但又确实不在美联储的考虑范围之内。

  看看G7峰会的热闹也不错,至少这个平台代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治理,其间矛盾纷纭更能够联系当前世界的现实,比较清楚地反衬其他阵营,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益紧密的当下,反全球化是不可能的,G7的表演正像一幕古老的话剧,这幕话剧终归要由G20来担当了。(文章来源:联合早报)

http://news.10jqka.com.cn/20160530/c590610317.shtml

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world/story20160530-62299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上一篇:南桑威奇群岛地区发生7.2级地震:关注29-31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2016年3月30日至5月31日地震分布和潮汐组合的关系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