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火山喷发的双重作用:火山活动多寡造成地球冷热变化?

已有 8834 次阅读 2016-4-23 21:43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火山喷发, 降温效应, 增温效应

火山喷发的双重作用:火山活动多寡造成地球冷热变化?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词:  火山,太阳辐射,温室效应,小冰期,地球自转

 

一、火山活动多寡造成地球冷热变化

 

科技日报北京422(记者常丽君)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网站21日报道,由该校科学家带领的一个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与大陆板块构造运动相关的火山活动可能是过去几亿年来地球气候冷热变化的原因,并解释了为何会有这种周期性波动。

该研究探索了地球基准气候的长期变化。首席研究员莱恩·麦肯齐说,他们发现在过去的7.2亿年中,当沿着大陆弧的火山活动更活跃时,气候更温暖,可称为温室期;反过来当大陆弧火山活动较少时,气候更寒冷,可称为冰室期。

大陆火山弧系处在活跃的大陆边缘,是两个构造板块会合时造成的,如安第斯山脉,海洋板块冲入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潜没区,此时岩浆会与地壳中的碳混合,当这里火山爆发时,会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大陆弧系可以通过地壳被探测到,它们容易和地表以下的含碳岩石相互作用。”麦肯齐说,人们早就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影响地球气候,但什么原因导致了二氧化碳的变化还不清楚。新研究指出,地质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是地球气候的主要驱动力。

http://tech.163.com/16/0423/11/BLB676JL00094O5H.html

火山的作用并不像该文说的那样简单。

 

二、火山喷发的双重作用

 

大多数学者认为,15-18世纪的小冰期是由太阳辐射减弱或火山喷发单一作用或共同作用引起,火山灰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阻碍了太阳辐射抵达地球表面。最近研究表明,小冰期从13世纪开始,源于公元1275年和1300年之间的4次火山喷发。在过去的450年,最近研究发现了火山喷发与大气和海洋低温的联系,短期的变冷时代从13世纪到18世纪,大气和海洋系统被火山喷发所控制。

但是,发生在古老世纪白垩纪的长期变暖时代,发生了最强烈的海底火山喷发,喷发物中的火山灰被海水过滤,连同海洋增温所释放出的温室气体阻止热辐射返回太空,使地球气候变暖。火山喷发具有双重效应:致冷和致暖。温室效应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必须参与地球的热平衡。火山活动主要受地球内部能量间歇性释放所控制。对作差异旋转的内核而言,太阳辐射量影响核幔角动量交换和壳幔能量交换,造成热幔柱喷发和强烈岩浆活动,控制了核幔边界到地表的能量交换过程。这是天文周期与火山活动一一对应的原因。二氧化碳不是造成古气候峰值唯一原因。

 

1 引言

 

1816年,全球性的低温袭击了从欧洲、美洲甚至中国,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4-0.7,与道尔顿极小期有关,此前的蒙德极小期造成北半球持续70年的连续低温。但是,造成1816年寒冷现象的更直接原因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1809年也发生了火山喷发[1-3]。在此期间还有两次火山爆发,分别发生在1812年的加勒比海地区和1814年的菲律宾。

最新研究认为,地球小冰期始于13世纪后期,可能从1275年至1300年间就开始了,在大约50年时间里,热带地区相继发生了4次大规模火山爆发。由于喷出的火山灰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阻碍了太阳辐射抵达地球表面,北半球在相对很短的时期内不断遭遇“降温”,这种累积效应使北半球突然进入冰期。1430年到1450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其中包括瓦努阿图的火山,导致几个世纪的寒冷时期“小冰期”的到来[4, 5]

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后,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伴随火山资料的增多,研究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火山喷发在小冰期中的致冷作用

 

从15至17世纪的200余年小冰期时期,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正是太阳黑子的蒙德极小值期[6]人们往往把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火山活动对小冰期有重要影响。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1-3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7-10]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是小冰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下一个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已经到来[7-14]

研究表明,全球强火山活动存在显著的88年左右和100年左右世纪尺度周期循环,还存在33年左右年代际尺度周期循环以及与太阳活动相联系的准11年周期[15]。火山活动是地球气候异常变化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子,特别是WEI5级以上的强火山活动,其影响是全球性的[15-18]

太阳黑子周期活动规律性影响地球气候。在太阳黑子非活跃时期,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常遭遇极端天气。在2008年至2010年,太阳黑子处于活动谷年,美国与欧洲部分地区遭遇严冬。复杂计算机模型模拟到长期气候状况,证实在太阳黑子活动谷年,异常冷空气在赤道大气上空形成,造成大气热量重新分配和大气环流变化,令欧洲北部和美国遭遇异常低温和暴风雪,加拿大和地中海地区气候则变得更为温和。进入活动峰年,情况相反[19]

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冷暖变化也具有相关性。用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同地球温度做比较,地球的增温和降温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变化是相当吻合的,当黑子周期变短,地球增温,当黑子周期变长,地球降温,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冷暖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会带来寒冷,常规的太阳黑子周期的长度变化也能带来地球气温变化[20]。两种尺度划分的地球冷暖周期是一致的[21]。最近的一次太阳黑子周期长度为12.4年,表明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到来。

最近的研究表明,不仅太阳活动具有11年周期,潮汐具有11年和1800年的周期波动,气候变冷周期与潮汐变化周期相一致[22,23]。火山喷发113388年周期是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11年周期叠加的结果,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证明,而且深海及其边缘的特大地震可以导致气候变冷[24-31]

 

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1570-1600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1850-1860

1870-1890

1900-1920

 

21世纪

1998-??

1997??

1974

1980-??

低温?

注:数据来自文献[1-58-23]

2003年开始,天文学家就一再预测到太阳活动变弱的趋势,一个类似道尔顿极小期的太阳活动低值正在到来,长度可能更长[9-12]。太阳活动周期变长是太阳活动减弱的一个明显的标志。2011年美国科研人员预测,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科研人员在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分会年会上发表3份研究报告说,人们熟悉的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32]

新的证据表明,全球变暖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基本上已停止。Yu Kosaka Shang-Ping Xie发现,当将最近在东赤道太平洋观察到的变冷现象直接吸收到气候模型中时,全球变暖的上述停顿就可以得到解决。结果表明,来自热带太平洋的低温海水或是近年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主要因素。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开展的最新研究认为,全球变暖的“暂停”与“太平洋十年涛动”有关[33]

这篇文章证实了我们在1996年以来提出“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锅炉效应”、2000年美国科学家季林提出的“潮汐调温效应”和2002年中国学者郭增建提出的“深海巨震调温效应”。尽管1800年潮汐周期处于最弱时期使海底冷水上翻数量减少,全球气候处于变暖高峰,但是,目前也处于200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55年周期的“太平洋涛动”冷位相时期,后两者有充分的历史数据表明是变冷时期。今后20年气候不再变暖,即变暖已经停止,变冷成为短周期的必然趋势,现有的气候模型忽视了这些自然因素[34]

根据潮汐变化1800年周期,小冰期时期对应潮汐强度高峰,而目前潮汐强度低谷对应全球变暖,变暖高峰在24世纪,直到3107年潮汐达到新的高峰,引发新一轮小冰期。潮汐还有200年和60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太平洋十年涛动,目前200年周期和60年周期都处于变冷初期阶段,所以,此次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23]

 

3 火山喷发在长周期中的增暖作用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短周期的对应关系是: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但是,火山长周期的对应关系却是:火山活动峰值与全球无冰期对应,而谷值与大冰期对应[14, 35]

CoffinEldholm1993)海洋考察结果,巨大火成区所显示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大洋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强度与全球高温和大气CO2高浓度对应(见图1-2[36]


1 巨大火成区和全球变暖

Fig1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and globalwarming


2 巨大火成区的规模比例

Fig2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 igneousprovinces

 

120Ma前海底地幔柱喷发形成翁通爪哇海台,其释放的热量为6×1026J,海洋的质量为1.45×1024g,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33,平均每万年海温升高0.1[35]。有证据表明,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以上[37]。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海温增高和CO2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是白垩纪强烈火山活动、大气中高浓度CO2和异常高温一一对应的原因。

最近发现在15~20Ma前南极的夏季温度要比现在高出大约11,最高可以达到大约7。这一南极地区的“绿化”过程最高峰大致出现在中新世中期,距今大约16.4~15.7Ma。中新世中期的温暖环境被认为应当对应于400~600ppm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38]15 Ma前发生的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喷发是大气CO2浓度增加的原因(见图1-2)。

在过去的20年中,研究人员搜集了有关古新世—始新世(5500万年前)最热现象(PETM)的数据。在PETM期间,地球的表面温度在1万年的时间里上升了9,而这一事件的起始温度要高于地球目前的气温。地球的温度在这一较高水平上一直持续了近10万年。在PETM期间,大气中的气体浓度上升了约700 ppm(百万分之一),即从1000 ppm升至1700 ppm——这比现今的385 ppm高出了4倍之多。据估计,温室气体的大量灌入形成了这一气温峰值。然而一项新的分析结果似乎并不能完全支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模拟了在PETM期间,大气的灵敏度增加到翻一番的二氧化碳水平——2000 ppm,地球温度会发生何种变化。最终的结果显示,这些二氧化碳最高可以使温度升高3.5。这就意味着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使地球的温度升高了5.5。这一无法解释的变暖现象使人们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重大且快速的气候变化的认知存在着一个缺口:二氧化碳不是造成古气候峰值唯一原因[39]

事实上,5500万年前的温度峰值与北大西洋边缘的巨大火成区同时出现,后者喷出的熔岩为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体积的3倍多1000km3熔岩要释放1.6×1013 kgCO23×1012kg的硫和3×1010kg的卤素。一个巨大火成区的累积过程要发生上千次这样的喷发,它使现代人类造成的污染物产生的影响相形见绌[35]120Ma前海底热幔柱喷发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体积为36×106km315 Ma前发生的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体积为1.3×106km3,释放的CO2分别为5.8×1017 kg2.1×1016 kg。图3中可以看到,巨大火成区大部分处于海洋及其边缘,喷发物被海水过滤,减少火山灰降温作用,增强温室气体增温作用。海洋被加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两种因素都导致气温升高。

 


3 全球巨大火成区

Fig 3Global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Engel and Engel给出了6亿年以来北美火山喷发曲线(见图4 [40]Larson给出了1.5亿年以来全球地磁、洋壳产量、古温度、古海平面、黑色页岩的异常变化[41],与图1-2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4  北美火山活动曲线(据Engel and Engel, 1964[39]

Fig. 4 The cure of volcanic activity in North Americaafter Engel and Engel, 1964[39]

 

在过去4.5亿年中地球旋转速率、地磁轴视极移、洋脊的活动、海平面和气候变化有伴随出现的现象。地球旋转加速时期主要对应了正极性时期,而旋转减慢时期主要对应了负极性时期,前者如志留纪至早泥盆纪和中生代,这阶段由于地球旋转速度加快,使地磁极具正极性、洋脊活动增强、全球性海侵和古气候变暖。自晚泥盆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是地球旋转速度减慢时期,表现为负极性为主、洋脊活动减弱、全球性海退、气候剧烈变化和出现大冰期。这些资料表明,在几亿年时间尺度上,各种地质旋回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存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相对应[42]

叶淑华院士指出,在距今0.65-1.4亿年前的白垩纪,地磁场突然倒转,岩浆活动非常剧烈;大气温度比现在高18左右;海平面比现在约高150;地球的自转变快;古生物大量灭绝;大气中CO2的含量十倍于现在;陨石增多[43]。在此期间,地球自转速度处于峰值。相反,437Ma的奥陶志留纪大冰期和437Ma的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低谷。

巨大火成区来自核幔边界地幔柱的猛烈喷发,核幔边界地幔柱喷发的能量又来自何处?

理论模型研究和实际测量表明,地球内核自转较快,地壳和地幔自转较慢,形成地球内外圈层的差异旋转,核幔边界不仅是热交换边界,而且是圈层角动量交换的边界。最强的太阳辐射加强圈层角动量交换,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内核自转变慢,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这是地球自转加速对应大规模地幔柱喷发的原因[35, 43-51]

化石种类数据的小波分析显示存在大约62Ma140Ma两个明显周期[52, 53]。这表明地表周期与地球深部周期的一致性。这些新的结果指出,各种地质过程的一致性可能是与深部地幔的活动变化相关的。银河年280Ma周期在地球大冰期和温暖期转换周期、地球自转长期变化周期、火山喷发长周期、陆海变动周期、造山作用周期、地磁极性变化长周期都有明显的表现。280Ma周期是140Ma周期的倍数周期,是140Ma周期受控于银河年周期的证据,最可能的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太阳风和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可以压缩地球磁场,增强或减弱核幔角动量交换,对核幔边界的地幔柱活动有控制作用(图4[5,18-20]


5  太阳辐射变化、核幔角动量交换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Fig.5 Relation among solar radiation, core-mantleangular momentum and climate change

巨大火成岩省形成时释放的CO2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但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巨大火成岩省有多种作用,温室效应只是其中的一种。使海洋底层水增温,这是巨大火成岩省无可替代的致暖作用。巨大火成岩省的海台和洋壳产量在白垩纪是最高的,洋壳产量的最高速度为37×106 km3/Ma(目前的洋壳产量为17×106 km3/Ma[36, 41]对海洋温度的提高贡献最大。存储在海洋中的碳只要释放2 %,就将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一倍[54]。海洋是CO2的储库。在1 个大气压下,海水温度从0升高为25,每克海水可释放约1 cm3体积的CO2,释放量与残留量的比值约为11。目前全球海洋溶解的CO2是大气中CO213倍,以此比例,海水升温25,大气中CO2的含量应该增加到现在的6.5倍,这表明白垩纪海洋增温释放的CO2是大气CO2浓度增高的主要来源[55]

 

4 讨论和结论

 

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能够遮蔽阳光,具有致冷作用;火山喷出的温室气体——CO2和水汽具有致热作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海底火山喷发经过海水过滤,不仅能释放出海洋中的温室气体,而且能使大气和海洋同时增温。温室效应只有增温效应,模拟计算表明,二氧化碳不是造成古气候峰值唯一原因。

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大气冷却了10-15[56],而第四纪冰期到来之时,海洋底层水温度为0[58],目前为2。这表明全球温暖期对应海洋底层水的高温期,全球大冰期对应海洋底层水低温期,海洋底层水是地球储存冷能的仓库[23]。新洋壳生成和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海温升高和海水中CO2释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是人为温室效应所不能达到的。

大陆分散在赤道产生极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会形成极冷气候。石炭二叠纪大冰期时大陆集中在南极,第四纪大冰期时大陆向北极附近集中。陆海分布影响全球气候[57]。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是在始新世和渐新世完成的,是气候变冷的主要原因[58-60]。忽略陆海分布、构造运动、地核能量积累、海底火山活动和洋壳产量对海温变化的影响,简单地以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来判定全球气温变化将产生巨大的误差[61,]

温室效应仅仅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一种因素,海洋底层温度变化是大气温度变化的可靠前兆。研究表明,全球温暖期对应海洋底层水的高温期,全球大冰期对应海洋底层水低温期,海洋底层水是地球储存冷能的仓库,如果海洋底层水温度没有提高到一亿年前的水平,全球就不会重现中生代白垩纪的高温期,强潮汐和强震会不断用海底冷水来冷却大气,使气候变冷。海洋底层温度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晴雨表,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海水温度和全球气候的相关性,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海底温度的变化预测全球气候长期变化[62]

 

2  火山活动峰值与全球无冰期对应,而谷值与大冰期对应[62]

地质界线

新生代/现在

中生代/新生代

侏罗纪/白垩纪

古生代/中生代

石炭纪/二叠纪

下古生代/上古生代

年代/102Ma

0

0.65

1.36

2.25

2.80

3.45

地壳自转

减慢

 

加快

 

减慢

 

火山活动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强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海陆变动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海变为大陆

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大陆变到海

大陆为主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还变到大陆

气候变化

第四纪大冰期

 

温暖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陆海分布类型

大陆集中在北极

 

大陆分散在赤道

 

大陆集中在南极

 

造山作用

生物灭绝

第三纪大褶皱

 

白垩纪恐龙灭绝

 

石炭二叠纪大褶皱

 

地磁极性

反向

 

正向

 

反向

 

 

参考文献

1.       Rosanne D'A, Rob W, Alexander T. The impact of volcanicforcing on tropical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past four centuries. NatureGeoscience, 2009, 2: 51-56.

2.       Michael C. Two major volcanic cooling episodes derivedfrom global marine air temperature, AD1807~1827.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1, 28(15): 2963~2966.

3.       Randel W J, Wu F, Russell I J, et, al. Ozone and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stratosphere following the eruption of Mount Pinatubo. Jour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0,38(2):191~219.

4.       Miller, G. H., Geirsdóttir á, Zhong Y F, etal. Abrupt onset of the Little Ice Age triggered by volcanism and sustained bysea-ice/ocean feedbacks, Geophys. Res. Lett., 2012, 39:2708~2712.

5.       , 刘立波, 陈一定, 乐会军. 赤道地区电离层foF2在第23/24太阳活动周极低年期间创造了极低纪录?.  地球物理学报,2012,(9): 2826-2834,doi: 10.6038/j.issn.0001-5733.2012.09.002

6.       马宗晋, 杜品仁.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 10, 99-102.

7.       任振球. 全球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25, 26, 60-88.

8.       李明启,靳鹤龄,张洪。小冰期气候的研究进展。中国沙漠。2005, 25(5) 731-737.

9.       BorisK, Vladimir K, The sunspot activity in the last two millennia on the basis ofindirect and instrumental indexes: Time Series Models and their extrapolationsfor the 21st Century. In: A. V. Stepanov, E. E. Benevolenskaya andA. G. Kosovichev, eds. 2004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Muti-wavelengthInvestigations of Solar Acitivity Proceedings IAU Symposium No.223,2004.113-114.

10.     Beer J, Tobias S and Weiss N. An active sunthroughout the Maunder Minimum. Solar Phys. 1998, 181(1): 237~249.

11.     Hoyt D and Schatten K. Group sunspotnumbers: a new solar activity reconstruction. Solar Phys. 1998, 181(2):491~512.

12.     Komitov B P and Kaftan V. Solar activityvariations for last millennia. Will the next Long-Period Solar Minimum beformed? Geom and Aeron. 2003, 43: 553.

13.     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启示。自然杂志。2000223):173~176.

14.     杨学祥. 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 自然杂志. 2000,226):358~362.

15.     曲维政,黄菲,杜凌,等。火山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在若干气候要素中的反映。地球物理学报。2011, 54(3)643-655.

16.     刘若新,李继泰,魏海泉。长白山天池火山——一座具潜在性喷发危险的近代火山。地球物理学报。1992355):661~665.

17.     徐群。近百年北半球中纬度火山灰尘幕指数的估量。地球物理学报。1985286):558~568.

18.     Cole J, Mosley T E, Wight S P, et al.A4100-year record of explosive volcanism from an East Antarctica ice cor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0,105:24431~24441.

19.     Sarah I,Adam A. S, Jeff R. K,et al.Solarforcing of winter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NatureGeoscience,2011, 4: 753–757.

20.     E. Friis-Christensen, K. Lassen. An Indicatorof Solar Activity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Science, 1991, 254(5032): 698– 700.

21.     汤懋苍,柳艳香,郭维栋. 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太阳黑子周长与中国气候.高原气象. 2001204):368-373.

22.     Keeling C D, Whorf T P. The 1800-year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PNAS, 2000, 97(8): 3814-3819.

2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24.     Cochran E S, Vidale J E, Tanaka S. EarthTides Can Trigger Shallow Thrust Fault Earthquakes [J]. Science, 2004, 306:1164-1166.

25.     杨学祥, 韩延本, 陈震等.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 2004,47(4): 616-621.

26.     Métivier L, DE Viron O,Conrad C P, etal.Evidence of earthquake triggering by thesolid earth tides [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9, 278(3-4):370-375.

27.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111~114, 146~158

28.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29.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3): 1023-1027.

30.     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J].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3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23 (6): 18131818.

32.    Richard A. Kerr. End of the Sunspot Cycle? 2011-6-14,Follow ScienceNOW on Facebookand Twitter.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6/end-of-the-sunspot-cycle.html

33.    Yu Kosaka, Shang-Ping Xie. Recentglobal-warming hiatus tied to equatorial Pacific surface cooling. Nature. 2013, 501:403–407.

34.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 29 (1): 610615.

35.    杨学祥, 陈殿友.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36.     Coffin M F, Eldholm O.Large igneous provinces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 26-33.

37.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38.     Sarah J. Feakins, Sophie Warny, Jung-EunLee. Hydrologic cycling over Antarctica duringthe middle Miocene warming. Nature Geoscience, 2012; DOI: 10.1038/ngeo1498

39.     RichardE. Z, James C. ZGeraldR. D. Carbon dioxide forcing alon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Palaeocene–EoceneThermal Maximum warming. Nature Geoscience 2, 576 - 580 (2009)doi:10.1038/ngeo578

40.     Engel A E J, Engel C G. Continention accretionand the evolution of North America. In:Advancing Frontier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dian Geophysical Union. 1984.

41.     Larson R L. Geological consequences ofsuperplumes. Geology, 1991. 19: 963~966.

42.     Whyte M A. Turning points in Phanerozoichistory. Nature, 1977, 267: 679-682.

43.     叶淑华. 人类对地球的新认识. 科学, 1999, 51(1):25-29.

44.     徐道一,杨正宗,张勤文,等。天文地质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51

45.     杨冬红, 杨学祥.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世界地质, 2011, 30(3): 474-480.

46.     杨冬红, 杨学祥.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47.     Song X D, Richards P G. Seismological evidence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J]. Nature, 1966, 382: 221-224.

48.     杨学祥,陈殿友. 地核的动力作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 111): 68-74.

49.     杨学祥,张玺云. 热幔柱的启动动力[J]. 世界地质,1996152):68-74.

50.     杨学祥, 陈震, 刘淑琴等. 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 地学前缘, 1997,4(1): 187-193.

51.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27-33,79,120-122, 196-198.

52.    AndreasProkoph, Hafida El Bilali, Richard Ernstb. Periodicitiesin the emplacement of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through the Phanerozoic:Relations to ocean chemistry and marine biodiversity evolution. GeoscienceFrontiers. Available online 24 August 2012.

53.     MichaelR. Rampino, Andreas Prokoph. Are Mantle Plumes Periodic? Eos, Transactions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13, 94(12):113–114.

54.     J. Houghton. 全球变暖.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8. 30. J. Houghton. Global warming. Beijing: MeteorologicalPress,1998. 30.

55.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56.     Claude J A, Stephen H S. The evolution ofthe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271(4): 44-51.

57.     李四光. 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2. 66.

58.     FrakesL A, Climates throughout geologic time.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Amsterdam—Oxford—New York, 1979. 182,192, 200, 223, 315.

59.     Van Andel T H, Heath G R, Moore T C.Cenozoic history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Geol. Soc. Am., Mem., 1975, 143: 134.

60.    杨冬红, 杨学祥.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 22(5): 1680-1685.

61.    杨学祥, 张中信, 陈殿友, . 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4):85-92. Yang X X, Zhang Z X, Chen D Y, et al.杨学祥, 陈殿友. 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6, 16(1):27-36.

62.    杨冬红, 杨学祥.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1):58-70

 

相关报道

火山活动多寡造成地球冷热变化

2016-04-23 11:15:26 来源: 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 (北京)

(原标题:火山活动多寡造成地球冷热变化)

科技日报北京422(记者常丽君)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网站21日报道,由该校科学家带领的一个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与大陆板块构造运动相关的火山活动可能是过去几亿年来地球气候冷热变化的原因,并解释了为何会有这种周期性波动。

该研究探索了地球基准气候的长期变化。首席研究员莱恩·麦肯齐说,他们发现在过去的7.2亿年中,当沿着大陆弧的火山活动更活跃时,气候更温暖,可称为温室期;反过来当大陆弧火山活动较少时,气候更寒冷,可称为冰室期。

大陆火山弧系处在活跃的大陆边缘,是两个构造板块会合时造成的,如安第斯山脉,海洋板块冲入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潜没区,此时岩浆会与地壳中的碳混合,当这里火山爆发时,会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大陆弧系可以通过地壳被探测到,它们容易和地表以下的含碳岩石相互作用。”麦肯齐说,人们早就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影响地球气候,但什么原因导致了二氧化碳的变化还不清楚。新研究指出,地质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是地球气候的主要驱动力。

研究人员用了近200篇已发表研究中的数据和自己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一个数据库,构建了过去7.2亿年间大陆边缘火山的历史。通过研究火山弧附近的沉积盆地,观察历史上不同大陆的锆石产量的变化如何反映冰室和温室的过渡。他们发现,产生锆石多的时期是温室期,随着锆石产量减少,就转入了冰室期。

论文合著者、杰克森学院地质科学系教授布莱恩·霍顿说,他们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调查了极漫长的地质记录,这期间发生过多次温室—冰室事件。较冷的冰室期往往和形成超级大陆有关,此时大陆火山活动减少;较温暖的温室期与大陆破碎有关,此时大陆火山活动增强。

http://tech.163.com/16/0423/11/BLB676JL00094O5H.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218.html

上一篇:共识:全球的确进入了8级以上大震的相对活跃状态
下一篇: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章雨旭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