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推荐学者高登义的两篇博文:适应全球气候环境变化

已有 2076 次阅读 2015-11-30 07: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自然规律, 减排计划, 适应气候变化, 公平理念

推荐学者高登义的两篇博文:适应全球气候环境变化

         杨学祥,杨冬红


   推荐学者高登义的两篇博文:


   认识适应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写在世界气候大会前夕)  精选

已有 522 次阅读 2015-11-27 17:2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75197-939150.html 

   认识适应地球气候环境变化:懂得一点气候与世界气候变化谈判知识  精选

已有 619 次阅读 2015-11-29 10:4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75197-939582.html 

   全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过,现在战争是为了石油,未来战争是为了淡水。从能源、资源、环境和全球变暖大趋势来考虑,低碳经济是人类最理智的选择。但是,全球变暖造成的危害和速度被严重高估,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距今0.65~2.3亿年前的中生代,大气温度比现在高18℃左右;海平面比现在约高150米;大气中CO2的含量十倍于现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和巨形的恐龙就生活在这一长达3亿年的时期,并伴随全球变冷而消亡。气温上升3-5℃,温室气体浓度翻倍,为什么就变成人类灾难了?地球不是恒温器,历史记录表明,比照现代温度,其变化幅度在-10~18℃之间。

   人类不能控制气候变化,只能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降低人为作用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954.html 

   人类改变气候是空想,适应气候变化是努力目标:把地球变成恒温器与气候科学无关,是政治家相互争斗的手段和借口,其实质是争夺生存和发展权。历史上,气温变化在10摄氏度以上,与人类活动无关,人类无法控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9463.html 

   发展中国家面临生存权被剥夺的危险,发达国家面临享受权被削弱的可能。如果发达国家承认其发展过程对环境的破坏,承担主要的减排责任,这才是发展中国家的福音。决定权不在弱者手中,而在强者的公平理念之中。

   这是一个不对等的竞争,也会是一个长期无休止的“战争”,短期内无法达到任何有实效的结果。

   适应气候变化,放弃任何天真的幻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应对将要到来的环境风险,需要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特别是适应气温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生存区域的威胁:沿海发达区域可能逐渐消失。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驱赶人类从沿海城市退居到高山高原,接踵而来的全球变冷又会把人类赶下高山高原而到低地平原寻求温暖。证据表明,恶劣的气候导致玛雅文明的消亡。如果不汲取教训,没有做好准备的人类也难以幸免。

   玛雅文明消失是现代社会在下次小冰期之前走向衰亡的警钟:变暖和变冷反复交替,大洪水和大干旱将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9494.html 

   任何“减排计划”都不能阻挡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终止沿海城市的虚假繁荣,在高山和高原建立牢固的生存基地,迎接大洪水导致的历史性灾难,这是科学生存的第一步;在下次小冰期时期做好迎接严寒和干旱的准备,在平原和低地寻求温暖和生存,准备物资和能源,随时准备打造平原地区的第二生存基地。

   预防全球变暖时期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大洪水和变冷时期冰川增长导致的大干旱是人类生存的长久战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95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977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9743.html

上一篇:被忽视的雾霾警告:京津冀区域18个城市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下一篇:北京今年首发重污染橙色预警:关注11月雾霾高超和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钟炳 杨文祥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