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持续暴雨致湖南广西受灾严重:关注厄尔尼诺的类型变化

已有 2755 次阅读 2015-5-19 05:2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旱涝灾害, 降雨带, 类型转变

持续暴雨致湖南广西受灾严重:关注厄尔尼诺的类型变化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4月13日指出,2015年厄尔尼诺从赤道太平洋中部开始,与1982-1983年厄尔尼诺很相似,能否有相同的发展过程值得关注。

   2015年厄尔尼诺演变为东部型厄尔尼诺,是厄尔尼诺变强,中国发生南涝北旱的关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588.html

    2015年厄尔尼诺从赤道太平洋中部开始,与1982-1983年厄尔尼诺很相似,能否有相同的发展过程值得关注。

   袁媛等人利用1951-2009年线性最优插值全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以及中国160个站的降水资料等,重点分析了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演变特征及对应的热带大气的响应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次年夏季中国降水的可能影响。根据厄尔尼诺事件发展达到盛期时海温距平的分布特点,将1950年以来的厄尔尼诺事件分为东部型、中部型和混合型。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演变及后期的发展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对应的热带太平洋上空向外长波辐射距平分布及热带印度洋一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异常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厄尔尼诺的次年夏季,通过影响850hPa风场、水汽输送及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东部型、中部型及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分别导致中国雨带呈现南方型(III类)、中间型(II类)和北方型(I类)的分布特点。

   东部型厄尔尼诺,其次年夏季中国东部地区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而东南沿海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少。

   中部型厄尔尼诺,其次年夏季中国长江和黄河之间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而黄河以北和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小。

   混合型厄尔尼诺,其次年夏季中国有两条雨带。主要的降水雨带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另一条雨带位于华南,而江南至黄河以南地区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小。

   1982/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从中太平洋开始,但却是东部型厄尔尼诺。

   朱乾根,葛旭阳,矫梅燕根据NMC客观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分析,揭示了1976-77年及1982-83年这两次ElNino事件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若干特征。结果表明:70年代末赤道西风异常背景场、SST背景场及其准4年周期振荡均存在年代际变化;SST背景场冷(暖)、80°W-0°E赤道区域850hPa纬向风异常西(东)风以及赤道太平洋SSTA准4年周期振荡东传型(西传型)共同决定了这两次事件的强度与类型的差异,即1976/77年事件为较弱的东部型EINino事件,而1982/83年事件表现为很强的西部型EINino事件。

   2015年厄尔尼诺演变为东部型厄尔尼诺,是厄尔尼诺变强,中国发生南涝北旱的关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2095.html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极端恶劣天气增加,例如洪水、干旱、极端气温等等。在中国,它的主要类型有三种,东部型、中部型、混合型。

  2014~2015年,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我国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南涝北旱。

  但是,杨学祥所在的课题组对降雨强度的分析发现,北方地区的实际雨量比预报的趋向于大,考虑厄尔尼诺正在由中部型,转向东部型或者混合型,就是说,雨带向我国南方和北方转移,北方今夏降雨量会高出往年同期。

http://enews.xwh.cn/shtml/xwhb/20150519/171708.shtml 


持续暴雨致湖南广西受灾严重

2015年05月18日23:1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周楠、吴小康、何伟)受近日持续暴雨影响,湖南、广西受灾严重。湖南受灾人口达40多万,广西有30多万人受灾。

  记者从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据初步统计,截至18日17时,连日来持续强降雨导致湖南省岳阳、益阳、娄底、永州等8个市(州)的18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40.70万人,6650人被紧急转移,330间房屋倒塌,35.02万亩农作物受灾。

  据气象和水文部门监测,14日以来,湖南省出现持续强降雨,主雨区在湘中、湘东北、湘南南部。受降雨影响,湖南境内四大水系湘资沅澧,以及洞庭湖水位均有所上涨。其中湘江干流上的归阳站、潇水的双牌站、汨罗江的平江站等3个监测站,一度出现了超警戒水位。双牌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水位抬高,出现了超汛限水位。

  记者从广西民政部门了解到,15日以来持续的强降雨,造成广西22县(区、市)出现洪涝灾害,超过30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截至18日16时,灾害已造成广西31.97万人受灾,目前受灾地区已紧急转移安置664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5.46千公顷,其中成灾18.82千公顷,绝收2.71千公顷;倒塌房屋187户455间,严重损坏房屋190户487间,一般损坏房屋4178户6522间。

编辑:SN117

http://news.sina.com.cn/c/2015-05-18/231631847165.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3.html

上一篇:火山频发敲响自然灾害警钟
下一篇:南方遇新一轮强降水:关注厄尔尼诺的类型变化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钟炳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