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天气回暖,近期华北平原诸多城市纷纷入夏,大城市中,石家庄、郑州夏季首日定格在5月15日,北京、济南16日,天津18日。虽然季节转换会有反复,但本次入夏,华北平原直接迎来了今年首轮高温天气,可谓立竿见影。
根据预报,明后天,35℃的高温天气将在华北平原展露头角并逐渐扩大。周二郑州预报35℃,石家庄34℃,此外明后天北京、济南也有机会挑战高温。每年5-6月,南方雨水繁盛,气温不高,而华北经常容易出现干热天气,空气被加热后,气温上升的很快,反而容易成为全国最热的区域,而今年,这样的日子即将到来。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519/2152100564.html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9.5级地震。
我在2012年5月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年至2016年异常高温干旱初现端倪
已有 1850 次阅读 2014-1-22 06:49 |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高温 干旱 月亮赤纬角 暖冬
2014年至2016年异常高温干旱初现端倪
杨学祥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18.6年,变化幅度从18.5-28.5度。在极大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增大三分之一,导致南北冷暖空气激烈交汇,造成严重洪涝;在极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减少三分之一,导致南北冷暖空气交汇程度减弱,造成严重干旱。
郭增建等人在1991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8];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932年(松花江大水)、1933年和1935年(黄河特大水)、1951年(辽河大水)、1969年(松花江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9]。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我在2008年9月16日指出,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2010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2014-2016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学者指出,1951年至今,全国性暖冬共发生16次,分别是1973,1979,1987,1990,1991,1993,1995,1997,1998,1999,2001,2002,2003, 2004,2007,2009年。最近的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7℃,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第三暖,应该算强暖冬了。其中,1977-1979年、1995-199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影响暖冬的另一种因素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2014年1月下旬全国气温距平预报表明,由于冷暖空气南北震荡的减弱,中国处于以大陆为中心的高温干旱状态,其中西安的干旱最为严重。
2014年至2016年异常高温干旱初现端倪,证实我们在5年前的预测,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112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