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5月南方已现3轮强降雨:关注21-23日潮汐组合

已有 2177 次阅读 2014-5-20 06:0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冷空气活动, 强降雨

5月南方已现3轮强降雨 未来仍将持续
2014年05月19日21:41   中央气象台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累计降水量预报图(5月21日8时-24日8时)累计降水量预报图(5月21日8时-24日8时)

  5月的南方“湿意”十足。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本月中上旬,南方已经遭遇了3次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降雨时间长,局地降雨强。截止今天,广州本月有13天都在下雨,有7天降雨量达到大雨或暴雨级别,广东东部沿海局地累计降雨量达500~1000毫米。预计21日至23日,不知疲倦的强降雨还将对江南大部和华南中北部展开攻势,局地还将伴有雷暴大风或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至23日,湖南大部、江西大部、浙江南部、福建大部、广西中北部及广东中北部将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有60~130毫米,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广东中北部局地累计雨量可达150~230毫米,局地最大1小时雨量可达80~1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还将伴有雷电和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3日,江南地区降雨明显减弱,华南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雨。

  气象专家建议,南方各省要重点关注中小河流、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水情雨情监测,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同时,城镇地区要注意防范城市内涝,加强市政排水等工作。公众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出现强降雨或强对流天气时,要尽量避免外出,不要待在危房、山区、河流等危险地带。

  一、重要天气

  1. 江南华南等地将有强降水

  19日夜间至20日,广西中南部、广东大部、福建大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20日夜间开始,随着偏南气流加强,南方地区自西向东将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有大到暴雨,江南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6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雷暴、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另外,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雨。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519/2141100563.html 


 潮汐组合A:2014年4月29日为日月大潮,2014年5月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8.95901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B:5月6日为月亮远地潮,5月7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7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C: 5月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8.99027度,5月15日为日月大潮,18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稍弱(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相隔超过3天)。

 潮汐组合D: 5月21日为日月小潮(下弦),5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4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但强度较弱。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E:5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02150度,2014年5月29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13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5983.html

上一篇:全国多数城市规划未考量雾霾影响:被忽视的警告
下一篇:华北平原入夏 首轮高温过程即将出现:关注2014年高温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