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目前全球变暖规模小于11万年前

已有 3113 次阅读 2013-1-29 09:5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冰期, 自然变化, 间冰期

目前全球变暖规模小于11万年前
          杨学祥
    发表在1月24日《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认为,埃姆间冰期(距今13万年前到11.5万年前)的气温比21世纪还高8摄氏度,当时的格陵兰冰盖比之前冰冻期的最高点减少了大约400米,并且在暖期的末尾,即13万年到11.5万年以前,冰盖的厚度比现在低约130米,体积缩减为同期最大时的四分之一。
   “我们的数据显示,在埃姆间冰期格陵兰岛北部比今天要温暖8摄氏度。”项目负责人、哥本哈根大学的多特·达尔-延森教授说。格陵兰冰盖对这些温度的上升反应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敏感,这是这项研究的好消息。当然也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当时没有完全消失,这反过来意味着,南极洲的冰融化起了主要作用,因为埃姆间冰期时的海平面比今天要高4米到8米。”达尔-延森教授说。
    目前全球变暖的规模并没有超过自然变化的历史记录,设定温度上升2℃的安全线缺乏历史根据。人为全球变暖的环境威胁只是一场人为闹剧。
相关新闻:
 
格陵兰冰盖很快消融说法不正确
 
作者:D. Dahl-Jensen 来源:《自然》 发布时间:2013-1-28 14:50:09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成功地重构了埃姆间冰期的格陵兰冰盖分层,并得出结论认为,格陵兰冰盖对温度上升的反应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敏感,驳斥了格陵兰冰盖可能很快消融的说法。
 
    这一发表在1月24日《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认为,埃姆间冰期(距今13万年前到11.5万年前)的气温比21世纪还高8摄氏度,当时的格陵兰冰盖比之前冰冻期的最高点减少了大约400米,并且在暖期的末尾,即13万年到11.5万年以前,冰盖的厚度比现在低约130米,体积缩减为同期最大时的四分之一。因此,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约1500米的格陵兰冰盖在温度上升导致海平面升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比以前认为的小。而埃姆间冰期冰盖对温度升高的反应可以用来推测格陵兰岛冰层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
 
    这是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分析了来自北格陵兰岛的一个2540米长的冰核,并首次重构了埃姆间冰期时段的杂乱冰层。参与该项目(NEEM,北格陵兰埃姆冰钻探工程)的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WI)冰变形和微观结构专家伊尔卡·威克萨特博士说:“我们知道深度在2200米至2450米的冰核来自于埃姆间冰期,而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解读这些冰。因为与后来覆盖其上的年轻冰期的冰不同,这一年代的冰层像馅饼皮一样层层叠加,个别埃姆冰层与下一个冰期的过渡期冰层像桌布和其表面的餐巾一样被折叠在一起。”
 
    为了理清层次,并由此分清这一混乱冰层中的时间顺序,科学家们测量了格陵兰岛冰盖的电磁波,研究了冰核的物理特性,确定了氢、氧同位素,检测了冰核里残留空气中的甲烷含量,然后用所有这些结果与南极和世界其他地方埃姆间冰期的数据比较,从而研究分析出了埃姆间冰期时格陵兰岛的温度和冰的情况。
 
   “我们的数据显示,在埃姆间冰期格陵兰岛北部比今天要温暖8摄氏度。”项目负责人、哥本哈根大学的多特·达尔-延森教授说。格陵兰冰盖对这些温度的上升反应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敏感,这是这项研究的好消息。当然也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当时没有完全消失,这反过来意味着,南极洲的冰融化起了主要作用,因为埃姆间冰期时的海平面比今天要高4米到8米。”达尔-延森教授说。
 
    2012年夏天,格陵兰岛不仅下了雨,而且和埃姆间冰期时一样,融水渗入到深层后再冷冻。达尔-延森教授认为,预测格陵兰气候变暖的可能性在上升,在未来50年到100年中这样不寻常的事件还会重复,并带来与埃姆间冰期相似的气候特征。(来源:科技日报 李山)
 
更多阅读
 
《自然》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31281450930927675.shtm
惊慌失措的气候学家:全球变暖灾难程序已启动?
(2013-01-15 04:57:57)
惊慌失措的气候学家:全球变暖灾难程序已启动?
               杨学祥
 
    主流气象学家对当前的气候快变化感到不安,当他们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历史,更剧烈的变化令他们张皇失措。
    最新研究表明,过去的一些变化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罗林对红海沉积物的研究显示,大约12.5万年前的最后一个暖冰期(在两个冰期之间),海平面在100年内升降波动高达两米。罗林说:“这真是快的离谱。”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与我们现在类似的气候环境中,海平面要比现在高6米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教授理查德?阿利(Richard Alley)说:“这没有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但这值得我们关注。”
    过去十年来,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办法,使人类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威胁。据说,将地球变暖的幅度控制在2℃之内,就可以避免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干旱等灾难的发生。目前大气中CO2浓度为395 ppm,而工业化前为280 ppm。要让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2℃之内,需要将大气中能够吸收热量的CO2含量限制在450 ppm以内。
  现在看来,科学家们是错误的。全球最新数据显示,地球变化快得出人意料。北冰洋消融的海冰比预期更多;横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释放的强力温室气体CH4也比模型预测的更多;南极洲西部冰架垮塌的速度比预想更快;冰架后方大陆上的冰川滑入大海的速度也比以前更快;类似2012年夏天,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洪水和热浪之类的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也有上升的趋势。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德国波茨坦大学的海洋物理学教授斯特凡?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说:“作为科学家,我们还没有得出如果将气候变暖幅度控制在2℃之内,一切将会万事大吉的结论。”
http://tech.sina.com.cn/d/2013-01-14/08237975495.shtml
    Wu和Peltier(1983)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1350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前间的冰融量减少。Jaritz和Ruder(1977)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米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0.47米。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米。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8295.html
    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且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6213
    主流气象学家只知道使气候变暖的因素存在,不研究使气候变冷的因素和机制,面对地球气候历史的剧烈变化,除了张皇失措之外,无法科学地解读。
    人类活动能改变地球的气候变化规律?可以避免历史上大冰期的出现?
    温室气体变化有什么规律?受哪些因素控制?
    地球历史上的大冰期是怎样启动的?温室气体为什么在那时快速减少?
    机制不明,警告没有说服力。
    把地球变成恒温器:这是不是天方夜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3184.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3d95b0101bi9m.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7512.html

上一篇:世卫组织称全球五分之一人口感染过猪流感:关注流感预警
下一篇:香港流感病毒数达警戒线:关注2013年太阳黑子峰值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周少祥 杨华磊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