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中科院院士称今年全球地震频发无关世界末日:关注拉马德雷周期

已有 3610 次阅读 2012-4-27 05:4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活跃期, 拉马德雷

中科院院士称今年全球地震频发无关世界末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6日15:59  环球时报
  环球网实习记者周旭报道,2012年以来缅甸、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相继发生地震,玛雅预言中的2012世界末日真的会到来吗?2012年4月26日,北京地质学会在北京大学举行“院士讲地灾”高峰论坛,来自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三位院士就地震预报与中国未来地震活动等问题做出报告。
  地震发生有周期与2012无关
  进入2012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有数据统计,仅4月1日至4月18日,全球范围内共发生地震325次,其中包括8级以上地震2次,8级以下6级以上地震1次。
  这样密集的地震频次让人不由得想到玛雅预言中的2012世界末日,地震是2012的信号吗?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在接受本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地震的发生是有周期的,与2012无关。”
  邓起东指出,从1900年以来,全球有几次地震活动的高潮。一次是在1950年-1965年间,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经历了频度高、震级大的地震活动,震级最高的是1960年的智利9.5级地震。而从2001年起未来15年内,世界又将迎来一次地震活跃期,虽然印尼刚刚发生了8.6级强震,但未来5年内还会有地震发生。但这并非世界末日信号,而是地球板块运动、能量释放的正常现象。
  日本大地震十余年内中国华北相对安全
  根据历史上的地震数据以及地震带分布图显示,我国许多地区位于地震频发的地区。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人们担心中国是否会在2012遇到地震的劫难。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石耀林表示,每次地震都是地球迅速释放缓慢积压的地壳应力的结果。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于欧亚地震带之间,也受到2011年日本3•11地震的影响。不过,日本地震也为本地区释放了地球应力,所以未来十余年,中国华北地区相对安全。
  邓起东院士则指出,从与地震活跃板块的关联性来看,关联最为紧密的是青藏高原南部和东部地区,也就是说,该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而未来5年,全球地震活跃期间,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新疆等地区则相对安全。
  学会与地震相处地方预报很重要
  中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带来的直接损害以及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极为重大。所以,地震的预报成为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2008年汶川地震的短临预报缺失让中国地震预报工作饱受质疑。在此次论坛上,中科院院士石耀林、邓起东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都表示,地震前的异常情况与是否发生地震存在不对应性。作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评委会的专家,他们指出,汶川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很少,所以虽然在中长期预报中已将其划在危险区域之内,但却在短临预报上造成了遗憾。
  石耀林介绍道,中国目前已有地震监测台站1300多个,中国正致力于从经验预报到数值预报的转变,使地震预报更准确。而对于地震的短临预报,赵文津指出,群众预报和依靠地方经验的预报仍然非常有效。2008年汶川地震时,绵竹一监测台站的监测员雷兴和通过观测井里鱼跃水面的异常现象判断将有地震,他的一声呼吼便让土门镇向阳村的80余人免于灾难。
 
  邓起东院士也介绍说,我国成功预报的地震已有247次。他也指出,由于电波速度比地震传播的速度快,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地震预警系统比较健全。虽然没有具体的日程表,但我国也正在探索建立这样的预警机制,以减少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中国强震尚未进入高潮
2012-2-25 14:03
                          中国强震尚未进入高潮
                                杨学祥
    据网上资料,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据网上统计,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 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 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网上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国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然而中国的陆地地震竟占全球陆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数竟达到全球的1/2以上。
1.       全球8.5级以上地震的统计规律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资料1900-1924年3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12年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达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17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后补)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2.       中国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规律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沿海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表2 中国1947-1981年7级以上地震目录
发震 时间   震级  震中参考地名  
10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前十年:
1947-03-17   7.70   青海达日南
1947-07-29   7.70   西藏朗县东南
1947-09-27   7.40   台湾宜兰东海
1948-03-03   7.20   南海东沙群岛
1948-05-25   7.30   四川理塘
1949-02-24   7.25   新疆库车东北
1950-02-03   7.00   云南勐海西南
1950-08-15   8.60   西藏察隅、墨脱
1951-10-22   7.25   台湾凤林
1951-10-22   7.10   台湾凤林
1951-10-22   7.10   台湾凤林
1951-11-18   8.00   西藏当雄
1951-11-25   7.50   台湾台东东北海
1951-11-25   7.30   台湾大港口
1952-08-18   7.50   西藏当雄
1954-02-11   7.25   甘肃山丹东北
1954-07-31   7.00   内蒙腾格里沙漠
1955-04-14   7.50   四川康定折多糖
1955-04-15   7.00   新疆乌恰西
1955-04-15   7.00   新疆乌恰西
中间十年:
1957-01-03   7.00   黑龙江东宁西南
1957-02-24   7.20   台湾花莲
1958-03-11   7.00   台湾赤尾屿南海
1959-04-27   7.50   台湾宜兰东海
1959-08-15   7.00   台湾恒春东北
1963-02-13   7.00   台湾宜兰东南海
1963-04-19   7.00   青海阿兰湖附近
1964-01-18   7.00   台湾台南东南
1966-03-13   7.80   台湾花莲东北海
1966-03-22   7.20   河北宁晋东南
 
后十年:
1969-07-18   7.40   渤海
1970-01-05   7.80   云南通海
1972-01-04   7.20   台湾火烧岛东南
1972-01-25   8.00   台湾火烧岛东海
1972-01-25   7.60   台湾新港东
1972-04-24   7.30   台湾花莲南海
1973-02-06   7.60   四川炉霍附近
1973-07-14   7.30   西藏亦基台错
1973-09-29   7.70   吉林珲春东南
1974-05-11   7.10   云南大关、永善
1974-07-05   7.10   新疆巴里坤东北
1974-08-11   7.30   新疆乌洽西南
1975-02-04   7.30   辽宁海城南
1975-03-23   7.00   台湾火烧岛东
1976-05-29   7.30   云南龙陵
1976-05-29   7.40   云南龙陵
1976-07-28   7.80   河北唐山
1976-07-28   7.10   河北滦县
1976-08-16   7.20   四川松潘平武间
1976-08-23   7.20   四川松潘平武间
3.       中国强震尚未进入高潮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0-2010年中国7级以上强震共发生7次,远远低于1947-199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十年的水平。相比之下,中国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前十年尚未进入强震高潮。原因何在?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世纪所有4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1952年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这一时期的特大地震特征是,先从北半球开始(2次),然后转向南半球(1次),再次转回到北半球(1次),即北半球强震先进入高潮,这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在前十年频发的原因。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连续发生了9.1级以上强震,2010年智利发生了8.8级强震,2011年日本发生了9级强震。这一时期的特大地震特征是,特大地震先从南半球开始(2次),然后转向北半球(1次),并可能再次在北半球发生,即南半球强震先进入高潮,这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在前十年未达到高潮的原因。
    伴随特大地震向北半球的转移,中国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中间十年和后十年将进入地震高潮,东部地震和中西部地震都值得关注。
表3 中国2000-2010年7级以上地震目录
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前十年:
2001年11月14日,青海昆仑山地区发生8.1级大地震
2002年3月31日台湾以东海中发生7.5级地震。
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发生7.2级地震(深源地震,无伤亡)。
2003年12月10日台湾台东东北近海发生7.0级地震。
2008年3月21日06时33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导致2698人遇难。
http://travel.icxo.com/htmlnews/2008/05/15/1274236_1.htm
4.       结论
    数据统计表明,全球强震和中国强震都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有三个周期的冷位相时期满足这一规律。2004-2018年全球强震进入高潮。
    特大地震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先从北半球开始,中国7级以上强震在前十年达到高潮;特大地震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先从南半球开始,中国7级以上强震将在中间十年和后十年达到高潮。
    中国7级以上强震目前尚未达到高潮。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双向挤压是中国强震频发的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4073.html

上一篇:英著名科学家承认气候变暖被夸大:争论的历史回顾
下一篇:厄尔尼诺进展:关注北太平洋暖流南下(2)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张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0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