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哈尔滨“贫雪”历史罕见:与长春对比

已有 4691 次阅读 2012-1-12 14:0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干旱, 长春, 哈尔滨

哈尔滨“贫雪”历史罕见 “看天吃饭”行业遇冷
  哈尔滨新闻网 2012年01月12日 04时36分
哈尔滨新闻网记者 陈云朋
市区无雪历史罕见 冰城确诊为“贫雪”
《哈市12月底有望出现降雪》、《哈市未来十天仍无明显降雪》、《哈市未来一周仍无明显降雪》……这是哈尔滨市气象局发出的三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时间跨度为2011年12月7日到今年1月4日。如此急切的信息发布,充分地说明了一座城市对雪的渴望。而这之前,也只有去年12月4日出现过阵雪天气,而最大过程降雪量还不足1毫米,只能勉为其难地称之为雪。
去年12月份我市的降雪量为1.4毫米,比历年同期少6成,与1963年、1970年、1982年、1987年、1991年、1997年、2003年六个降雪少的年份相似,而哈尔滨市区几乎无降雪,属历史罕见,仅在25年前出现过一次。截止到去年12月21日,入冬以来,我市也仅出现过两次降雪天气,而且降雪量少得可怜。
“拉尼娜”系“从犯” 冷暖不交汇是“病”根
2008年暴雪成灾,当时的罪魁祸首是“拉尼娜”,似乎是觉得2008年自己的行为有些过分,抱着“还债”的态度它又回来了,这次它带来的是“贫雪”,与3年前不同,这次它只是“从犯”。
哈尔滨市气象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陈莉认为,“拉尼娜”现象这次只是一个背景因素,真正导致“贫雪”的原因是冷空气和暖湿空气不能交汇,“‘拉尼娜’现象可以引起气候异常,容易引发极端的气候事件,它的孪生兄弟‘厄尔尼诺’也一样可以引起气候异常,但对于“今冬无雪”来说,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受大气环流影响,今年的冷空气还是不错的,但暖湿空气上不来,无法与冷空气交汇,也就不能产生降雪。”
“看天吃饭”行业遇冷 主要症状反映不同
对于许多“看天吃饭”的行业,这个“贫雪”的冬天有点“冷”。
多年从事轮胎经营的宣先生最近日子有些不好过,店铺的冷清也能说明些问题。“2010年冬天的降雪量较大,雪地轮胎的销售量也非常可观,我们店里一共卖了1100多条,但2011年的冬天销售情况就直线下降了,到目前为止,才卖了500多条,要是再不下雪,今年的销售量也就这样了!”
当然也有不受影响的冰雪行业,例如滑雪场。据亚布力滑雪场场长周轶云介绍,人工造雪的雪质更适合滑雪,能够显著地增加顾客的滑雪体验,在滑雪季初期,滑雪场几乎完全依赖人工造雪。
呼吸受阻粮食减产 东北虎也被“传染”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但没雪会怎样?
黑龙江省气象台农业气象科科长、高级工程师姜丽霞认为,如果持续不下雪,再不适当地采取措施,那今年农业减产是不可避免的。“持续不下雪会导致农田积雪少,大田在无遮挡情况下被风吹,会使地表更平,不利于土壤保墒,而且到了春天地面无积雪,就没有‘桃花水’可以利用,也不利于农田的播种。”
据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波介绍,冬季降雪少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由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各种疾病。雪可使空气得到净化,降低微生物、细菌活性,对遏制某些疾病流行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降雪还可压制地表尘埃、微生物,使其不漂浮,利于人体健康。而今冬降雪减少,空气较干燥,会加重或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性基础疾病。记者采访了哈医大四院呼吸科主任朱玲玲。据朱主任介绍。今冬来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要比去年冬天同期多30%左右。朱玲玲建议,市民在出行时应戴口罩,最好是纱布制的口罩,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另外,还要保持室内的湿度,增加适当的锻炼,自身体质弱的人群应避免到公共场所,这些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遭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类,连东北虎林园里的东北虎也被“贫雪”殃及。据东北虎林园总工程师刘丹介绍,降雪不但能解决老虎在冬天里的饮水和洗澡问题,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微生物和细菌活性,对遏制老虎间可能产生的流行病很有效。但没雪怎么办?雪博会在正式开园前曾大量造雪,得知虎园受困于“无雪”,他们很快免费为其提供了一批45立方米的人造雪,并铺撒到10个散放区内,这样东北虎们才得以解燃眉之急。
拒绝“无中生有” 人工造雪不对症
既然“贫雪”造成了如此之多的影响,那为何不人工降雪呢?事实上,人工降雪只能使小雪变中雪,中雪变大雪,但并不能使无雪变有雪。市气象台中长期决策服务科副科长安晓存表示,“人工降雪并非老百姓想象的那样简单,它需要一定的必要条件。首先天空中必须有云,没有云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下不了雪。当满足了下雪的必要条件时,再向云层里喷撒一些微粒物质,促进雪晶迅速增长到能够克服空气的浮力降落下来,这才算人工降雪成功。
人工降雪不仅技术要求很高,费用也很高昂,而且需要必要条件。最重要的是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支持,所以,到目前为止,市气象台还没有人工降雪的打算。
北方干旱值得关注:干旱趋势逐年加强
已有 292 次阅读 2012-1-10 07:0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干旱 拉尼娜 潮汐组合 月亮赤纬角    推荐到群组
北方干旱值得关注:干旱趋势逐年加强
      杨学祥
   长春今冬降雪10年最少、9日,新文化报记者田玲玲查阅了过去10年,长春市12月8日到次年1月8日降雪量的数据,发现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长春的降雪量是10年最少,仅为0.5毫米。这10年中,同期降雪量最多的是2010年12月8日~2011年1月8日,长春降雪量19.6毫米,相当于刚刚过去一个月降雪量的39.2倍。
  长春的少雪天气只是我省过去一个月天气形势的一个代表,我省境内普遍“贫雪”严重。气象数据显示,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全省平均降雪量仅为1.2毫米,较常年同期少85%,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我认为,首先,从深层次来讲,最近我省的“贫雪”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从2011年8月开始,拉尼娜现象重现,这就导致旱涝不均,大气环流异常,没有大量的水汽往北边来。
    其次,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为弱潮汐时期,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不利于南方水汽向北方长距离输送。
    第三,在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中国都发生了严重旱灾,如1942、1960、1978、1997年,具有18.6年周期。2014-2016年是下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2年-2016年中国干旱将逐年加重,并在2014-2016年达到高潮。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的转换导致严重旱涝灾害的发生。
相关新闻:
   
    2008年和2011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分别为12和10.5,超过10就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的拉尼娜事件延长到2009年初,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延长到2012年初,使本该在2008年和2011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延期到2009年8月和2012年后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4922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在12月报告中称,较弱至温和的拉尼娜现象将贯穿北半球冬季期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作用下,2007年和201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都超期延长,但是随后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必然如期出现,1月是拉尼娜结束的最佳时期。德雷克海峡海冰开关打开,秘鲁寒流减弱,南太平洋内循环变暖变慢,赤道太平洋2-3月海温最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生成。
    德克萨斯州和美国西南部或将持续拉尼娜现象,陷入长期的干旱期,且可能加重去年该地区遭受的一个世纪来最严重的干旱的影响。
    2010年和2011年中国严重的干旱灾害也可能持续。伴随月亮赤纬角极大值(18.6-28.6度)的减少,2012年-2016年中国干旱将逐年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6230
长春今冬降雪10年最少 10日-11日最低降至30℃
来源: 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2012-01-10 03:22 编辑: 宋文超
  提起东北的冬天,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可是,过去一个月的长春天空没出现雪的踪影,我省也出现严重的“贫雪”,在城市中很难见到积雪覆盖的景象。对我们生活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一些市民。
  长春今冬降雪10年最少
  9日,记者查阅了过去10年,长春市12月8日到次年1月8日降雪量的数据,发现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长春的降雪量是10年最少,仅为0.5毫米。这10年中,同期降雪量最多的是2010年12月8日~2011年1月8日,长春降雪量19.6毫米,相当于刚刚过去一个月降雪量的39.2倍。
  长春的少雪天气只是我省过去一个月天气形势的一个代表,我省境内普遍“贫雪”严重。气象数据显示,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全省平均降雪量仅为1.2毫米,较常年同期少85%,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降雪少是因为暖湿空气少
  怎么就“贫雪”了呢?气象专家介绍,在冬季,只有冷暖空气交汇,才会形成降雪。而仅有冷空气或暖空气,是不能形成降雪的。这段时间,我省并不缺少冷空气,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5.7℃,较常年同期低2.3℃。反而是南方暖湿空气输送的比较少,不能形成冷暖空气交汇,才导致没有降雪的出现,而这暖湿空气少,一方面有大气环流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输送路径的原因。
  吉林大学退休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认为,从深层次来讲,最近我省的“贫雪”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从2011年8月开始,拉尼娜现象重现,这就导致旱涝不均,大气环流异常,没有大量的水汽往北边来。
  新文化报 记者 田玲玲
http://news.xwhb.com/news/system/2012/01/09/010229716.shtml
大范围雨雪天气今日起袭击南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0日04: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9日电(记者刘毅)今天,春运进入第二天。我国北方依旧晴朗少降水,西南地区、江南等地持续阴雨湿冷天气。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未来一周左右,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不强,但南方大部地区仍将受到雨雪困扰。从10日开始,南方大部分地区将持续出现大范围阴雨(雪)天气,需防范对春运的不利影响。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南方大部地区有阴雨雪天气,其中,贵州西部部分地区有冻雨。由于气温较低,沿江部分地区还将出现由雨转雪的状况。
  气象专家提醒,南方地区持续性的雨雪天气将导致道路湿滑,降雪地区路面易积雪结冰,对正在进行的春运不利,请相关部门提早采取防范措施。同时,驾驶员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公众应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行程。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10/044523773268.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8315.html

上一篇:中国去年自然灾害致4.3亿人次受灾 1126人死亡:对比
下一篇:德雷克海峡变暖秘鲁寒流继续减弱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11 吕喆 陈小润 李学宽 全嬿嬿 鲍海飞 张骥 杨正瓴 吕洪波 许培扬 钟炳 李方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