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漏船偏遇顶头风:保险公司会破产吗?

已有 3481 次阅读 2011-11-6 05:4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医疗, 养老, 保险

漏船偏遇顶头风:保险公司会破产吗?
          杨学祥
    保险只能保小概率事件,即用多数人的资金救助少数突发事件的受害者。保险公司能够盈利,在于投保资金和赔偿资金之差存在余额。在相关灾害频发的特殊时期,保险公司将承受巨大损失,甚至频临破产。
    把保险推广到公民福利,变为医疗和养老的必然事件保障,其资金来源本身就失去了保障,如果国家财政无力填补其亏空,保险公司也不能做无米之炊。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这将加剧保险业的危机和风险。
    保险公司会下岗吗?
附件:
大陆养老保险困局
 (2011-11-04 16:34:19)
 转载
□ 记者  熊剑锋
    二十年后,你退休的时候,能不能领到养老金,会不会打折?欠发达地区已出现社保缺口,怎么来弥补?国家养
老基金会不会最终难以为继?
    这种担心情绪已经不是个例,发源于19世纪末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之手的社会保险制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质
疑。
    近来《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等世界知名媒体不约而同向养老保险制度开火,直指其为庞氏骗局或老鼠会
,而欧洲高福利模式更是被指控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早在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就将社保斥之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庞氏骗局”。
所谓的庞氏骗局,实际上就是借新钱还旧债,拆东墙补西墙,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
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那么,中国的社保体系尤其是养老保险的情况如何呢?
 
                                  脆弱的资金链
    中国大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不同的群体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城镇有工作的居民,对应的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到2010年底参保职工已达2.57亿。
 
    第二部分是农民对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到2010年底参保人数达1.43亿。第三部分则是从今年6月14
日开始实施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应的是居住在城镇的非从业居民,从而在理论上实现了养老保险的全覆
盖。
    而其中又以第一部分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支付的主体。
城镇职工保险始于1991年,当年开始进行养老社会统筹的试点。1997年,中国接受了世界银行的建议,决定建立养老
保险多支柱模式,建立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但是这套体系运营十余年来,开始引发公众广泛质疑。其最大问题在于财务上无法做到平衡,换言之,其资金链
条非常脆弱。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是由单位负担缴费,目前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积累账户则由职工
个人缴费,缴费比例为个人工资的8%。
    但由于1997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去发放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一直处于空
账运行的状态。
    目前学者对空账的规模估算不一,有的学者估算值为1.3万亿元到1.4万亿元之间,也有学者认为实际空账数目远
远大于这个数字。
    根据人保部提供的数据,到2025年大陆城市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6万亿元;另外世界银行估算,从2001年起到
2075年,大陆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9.15万亿元人民币。
    因此,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年轻人养老人的现收现付制度,也就是说,所有参保者缴纳的资金在当期就已经
全部花光,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对于参保者来说,其个人账户上所显示的金额只是一个数字,实际上并
不存在。
    2010年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3420亿元,其中征缴收
入11110亿元,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54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0555亿元。
    如果刨去财政补贴,实际上养老保险只能做到收支平衡。但是从地方层面仔细观察,即可发现养老保险资金链条
的脆弱和困窘。2010年,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地方财政对养老基金的补助超过20亿元的有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海、江苏、湖北和湖南等7个省市,其中上海市高达107亿元。
    2001年起东北三省试点做实个人账户的实践也开始被证明难续。首先是个人账户做实时屡次遭遇缩水。个人账户
本是按每月工资的11%扣缴累积而成,辽宁是按8%进行财政做实,黑龙江和吉林只做实至5%,其余后续试点省份甚至
只做实了3%。
 
    其次,更为离奇的是,在经过“做实”个人账户整整10年后,辽宁作为此项改革的首个试点省份,目前全省养老
金缺口接近200亿元,最后不得不再次挪用个人账户。
    这种脆弱的平衡还是建立在养老保险低覆盖率和低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城镇人
口超过了6.6亿人,而现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仅为2.6亿人,农村新农保的覆盖面则更低,仅为1.43亿人左
右。一旦养老保险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其承受的支付压力将越来越大。
    而养老金保障水平过低的表现之一就是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下降。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指一个人退休之后能拿到相当
于社会平均工资多少的比例。
    1995年主管部门测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应为60%左右,这一水平才能保证必要的生活支出。如
果低于这个水平,许多人退休后将会陷入相对贫困。但近年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金对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水平已经从
1997年的76%下降到了2009年的47%。
 
                                       消失的“下家”
    这种现收现付制度在赡养比稳定时还可以勉强维持,赡养比是指20到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
例值,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内赡养比稳定在3:1,即三个年轻人抚养一个老年人。而一旦出现老龄化趋势加速,现有的
平衡关系必然会被打破。
    财经作家端宏斌认为,所谓的社会保险其实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即下家交了钱给上家用,必须要找到更多的
下家,整套系统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崩溃。但现在的问题是,交钱下家越来越少,而用钱的上家却越来越多。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此前透露,中国老年人口以每年3.2%的速度增加,而退休人员每年以6%
的速度递增,每年增加三百多万退休人员,亦即养老金的领取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大陆60岁以上老人已占全国总人口数13.26%,为1.78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人口
过亿的国家。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估计,60岁以上老年人到2015年将突破2亿,2030年前后,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
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 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
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这种老龄化的趋势带来此消彼长的压迫效应,一方面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日益减少;另外一方面领取养老保险的
人数越来越多。
    有学者称,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负赡养率”的状况,即一个60岁以下的劳动人口赡养1个60岁以上的老人。果真
如此,“现收现付”的养老金模式必定难以为继。
    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参保者成为自己的下家:提高退休年龄。今年年初,人保部就已经传出开始研究推迟退休年龄
,而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上海已经开始推行“柔性推迟退休年龄”。
这个政策一箭双雕:在预期寿命稳定的情况下,推迟退休年龄实际上相当于减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增加工作和缴纳
养老金的时间和数额,即:缴纳更多的养老金,领取更少的养老金。
    一些经济学家还寻找了另类“下家”:国有资产划拨以及财政补贴等。如北京大学教授李玲就建议将庞大的国有
资产转化为社保体系的资金,以及将土地出让金收入也纳入社保体系。另外,加大财政对社保体系的补贴力度。
 
    中国政府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对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2010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54亿元,但也占
全国财政支出的2.2%。资料显示,目前德国的退休金占GDP的10.3%,美国养老金占GDP的9.4%,日本养老金占GDP的
20%以上,而中国养老金只占GDP的4.3%。
    如今,财政补贴的力度,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一,地方财政面临债务危机;其二,随着人口红利拐点来临,
经济和税收高增长恐将结束。
 
                                        亏本买卖
 
    很多人没有想到,即使养老保险制度不崩盘,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参加养老保险也是一个亏本买卖。
退休后参保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包括两个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余额。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
加1%,个人账户的余额发放男女不同,女性55岁退休计发170个月,男性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
 
    2011年4月,针对一篇题为《养老保险不划算》的网帖,深圳社保局新闻发言人专门出面回应,称其说法不专业
也不负责任,并举例说明:假设一普通员工按最低月薪1320元一年缴交3324元,30年只缴纳了9.9万元;而30年后,
每年拿回1.2万元,10年共拿回12万元。
    但问题是,如果这名员工每年将3324元存入银行,连续存入30年,即使按照最低的一年期活期存款利率3.5%计算
,30年后获得的收入可达17.1万元,
    在现有养老保险计发体系下,参保者收入越高越吃亏。如果计缴工资为5000元,在深圳年缴纳养老金12600元,
30年共计缴纳37.8万元。其中个人账户为14.4万元,公共账户上的资金为23.4万元。60岁退休时,参保者每月可以从
个人账户上支取1035(14.4万/139个月)元,从公共账户上支取800元,总计1836元。全年拿回2.203万元,10年总共
拿回22.03万元。
    即使活到80岁,他获得的养老金不到44万元。但是他所缴纳的养老金本金加利息到60岁就可达66万元。如果按平
均寿命74岁计算,他拿回的养老金才30.9万元。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养老基金的计发方式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同时,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由于
只能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极低,长期收益率停留在2%左右,远远低于CPI的膨胀水平。
此外,由于个人账户空账运转,社保制度不得不给其最低的利息率(按银行一年期利息计息),因为计息越高,制度
的负债就越大。对于个人来说,个人缴费高达工资的8%,这样一笔长达40-60年的长期资金,制度却给个人短期利息
,极大地损害了个人利益。
    上述情况还完全没有考虑到工资增长的情况,如果考虑到参保者工资增长的因素,那么养老保险中获得的收益和
自行储蓄收益之间的差距会更大。
    有专家计算,在当前制度下,如果一个人缴费30年,假定其工资增长为8%,按照全额工资缴费,那么30年后,他
能够领取的养老金只有社会平均工资的35.4%。这么低的替代率怎么能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人的消费习惯与生活
方式,一旦养成往往具有刚性。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1年第31期,总416期
更多内容欢迎订阅凤凰周刊官方网站http://www.ifengweekly.c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bd1450102dvz0.html?tj=1
    美国媒体于2010年12月19日发表文章,盘点2010年在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文章指出,2010年是名符其实的“灾难之年”,共有26万人在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丧生,全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20亿美元,创下近40年来的最惨烈纪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截止至2010年11月30日,全球共有25万人在自然灾害中丧生,而考虑到海地等国家仍在灾难的笼罩之中,这一数字在年底必将突破26万大关。在2009年,全球因自然灾害而丧生的人数仅为1.5万,尚不到今年的十分之一。2010年造成最多人死亡的自然灾害分别是海地大地震、俄罗斯大火和巴基斯坦洪水,发生在智利、土耳其和中国的地震和泥石流也使这些国家蒙受巨大损失。此外,印度尼西亚火山连续爆发、席卷整个东南亚的台风“鲇鱼”都是往年极少见到的大型灾难。这些灾害共造成了22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比整个香港的经济总和还要多[7]。
    据联合国提供的数字,2008年全球有23.6万人在300多起自然灾害中丧生,这一数字在过去十年中仅次于印度洋海啸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其中纳尔吉斯飓风在缅甸造成了13.8万人的死亡,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8.7万人死亡,这两场灾害的死亡人数就占全年因灾总死亡人数的93%。2008年全球受灾人口有2.13亿,其中中国冰冻灾害受灾人口7700万人,四川地震受灾4600万人。2008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1810亿美元,其中中国四川地震造成的损失850亿美元,就占了约一半。居第二位的是艾克飓风在美国造成的315亿美元损失。中国南方冰冻灾害造成了210亿美元损失居第三位。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是多灾且因灾遭受损失最严重的国家。200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40年来第一次把传染病警戒级别升至最高级别六级。面对自然灾害,早预警、早行动已经成为全球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概念[8]。
    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2009年12月29日发布公报说,2009年全球大型自然灾害虽有所减少,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也显著下降,但自然灾害的总量却有所上升,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公报显示,2009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约为500亿美元,仅为上年的四分之一。其中,全球保险行业需赔偿220亿美元,相比上年的500亿美元大幅下降。由于大型自然灾害数量减少,相比2008年22万人死于自然灾害的庞大数字,2009年天灾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为1万人左右,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是9月份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附近海域的地震,有近1200人死亡[9]。
    国内外气象专家有意或无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气候循环:拉马德雷现象,正是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导致世界极端天气频发。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10-1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4970
为污染企业保险损害公众利益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4-5-22
为污染企业保险损害公众利益
                   杨学祥
1.宁波尘肺病工人索赔难 被拖死前要把官司打到底。http://news.tom.com 2004年05月21日
11时55分 来源:光明网-新京报。 http://news.tom.com/1002/3291/2004521-926254.html
  47岁的陈其伦是宁波市万名蔺草席产业工人之一,同时也是一名尘肺病人。1997年,陈其伦
从老家重庆忠县来到宁波,在该市鄞州区高桥镇云达蔺草制品厂打工,从事“拔草”工序,该厂的
草席成品主要销往日本。在宁波有200多名和他一样的尘肺病人,仅他的老家重庆忠县就有70多名
在宁波从事这一职业的同乡被查出患有这种“经常使人感到胸口胀痛,气喘并呼吸困难”的慢性职
业病。自从2002年后被确诊患上尘肺病以来,陈其伦就一直奔波于宁波市、浙江省各部门之间,
以期讨到应属于自己的公平,但索赔道路的诸多艰辛是他事前难以预料的。
  
    一个说法是,这些企业之所以采取“先拖再调解”的办法有保险公司在其背后授意。陈其伦的老板
云达蔺草制品厂厂长吴云达证实,在他们与陈其伦的案件审理过程中,工厂接到过保险公司的电
话,要求先将陈其伦的肺结核病看好了再提及工伤评级的事,工厂的律师随后就给劳动争议仲裁委
员会写了材料,要求重新鉴定工伤等级。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支公司副总经理李冲飞指出,“因为要涉及赔
付,我们跟他们(工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鉴定委员会)之间都还是有沟通的。”李冲飞提
供了一组数据,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解决了三四十起的赔付问题,赔付了600万元左右,保险公
司大约亏了100万元,他觉得这是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的”,但如果按照正常的裁决来赔,肯定
是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李冲飞强调“保险公司和企业也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大家都希望能够少
赔一点,我们按照法律程序走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技术条件尘肺病难以遏制。其实,在陈其伦等人发现尘肺病之前,宁波市从事蔺草行业的
工人中已经发现了尘肺病的存在,只不过当时没有上升到职业病的认识高度。
  宁波市卫生局王仁元副局长的印象里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发现了蔺草加工行业中的尘肺病,当
时卫生防疫站还与日本就此进行了合作课题研究。“但是,由于当时卫生部门对这一块的监督缺乏
法律依据,对企业生产环境并不能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
  目前,鄞州区已成立了蔺草行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据小组办公室成员马磊介绍,小组成立
后,督促了企业进行通风除尘设备改造,去年一年整个鄞州区各企业共投资1400万元,其中政府
补贴200万元。
  但到目前蔺草加工职业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今年5月11日,宁波市委机关报《宁波日报》及
其旗下的《东南商报》刊登了这样一组数字:“市卫生局近日公布的一项专题调查结果表明,我市
蔺草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堪忧……目前我市有蔺草企业361家……这次调查涉及171家企业,监
测作业场所粉尘作业点1007个,合格210个,上岗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已达100%,但离岗体检率只有
31.02%,171家企业完成职业健康检查9129人,患有尘肺病的有163人。”
  宁波市卫生局副局长王仁元介绍,现在“拔草工”工作环境里的粉尘浓度几何数已由两年前的
每立方米31.05mg下降到7.61mg,但工人易患尘肺病的隐患依旧。
  “应该承认的事实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编织蔺草席还远远无法将粉尘浓度降低到每立方米
不到1mg国家标准。”王仁元说,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尘肺病的发生,才能减少陈其伦这样的劳动争
议的出现。
  就在记者即将结束采访前,尘肺病人依然奔波在维权之路上。莫前生、郭一香夫妇俩擦着夺眶
的眼泪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最大的希望就在孩子身上,但“实在不知道能将孩子抚养到什么程
度”。
2.评论
  为什么国外的污染企业大量移居中国?关键在于中国的劳动保护法律不健全,受害劳动者得
不到起码的法律保障。保险公司为污染企业保险,为污染企业逃避责任出谋划策,直接损害了公众
的利益。保险公司在污染企业保险上亏损经营,也直接损害其他投保人的利益,谁为保险公司保
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05046.html

上一篇:内蒙古东北部迎来大面积降雪天气:美国暴雪之后
下一篇:黑龙江电网迅速应对突发暴雪山火双重灾害:美国暴雪之后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8 钟炳 周少祥 全嬿嬿 吕喆 杨华磊 杨秀海 zzjtcm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