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拉尼娜致全球极端气候频发:预见和现实

已有 4013 次阅读 2011-5-30 12:3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干旱, 洪水, 极端气候

拉尼娜致全球极端气候频发
http://www.workercn.cn2011-05-30 11:29:30来源:中国网

受法国西南部降雨稀少影响,卢瓦河水位大降,河床大面积干旱。

  今年5月以来,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多个州遭遇洪水袭击。图中的田纳西州孟菲斯市遭遇70年一遇洪水。

  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法国、波兰、奥地利、德国以及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遭遇干旱气候,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却遭遇“冰火两重天”局面,密西西比河下游多州洪灾不断,而中南部多州则严重干旱。如此极端天气在全球频频上演,着实罕见。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

  今年以来全球极端气候频发

  巴黎的露天咖啡座依然拥挤,但法国政府却忧心忡忡。在欧洲国家中,法国旱灾情况最为严重。据海外媒体报道,法国今年以来气候异常干热,今年4月气温创下百年来第二高温纪录,单月雨量也创下50年同月新低纪录,法国官方宣布已经在全国三分之一地区限制用水。许多民众担心2003年的热浪旱灾噩梦可能重演。而当年的热浪造成法国1.4万人死亡,欧洲的农、林业灾害损失高达约130亿欧元。

  欧洲其他国家如波兰、奥地利、德国以及英国也都遭遇了干旱的气候,以及气温偏高的春季。

  与此同时,美国中部和南部多州也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大部分区域、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阿肯色州和佛罗里达州部分区域、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小部分区域都处于极端干旱状态。美国国家气象局南部地区气象预报负责人维克托 墨菲表示,这轮“极端”干旱为过去20年至50年间最糟糕旱情。美国气候专家预计今后数月不会缓解甚至可能加剧。持续的干旱还引发了更多的山林大火,得克萨斯州林业部门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山林火灾过火面积超过7500平方公里,焚毁大约400栋民宅,两名消防员因此而殉职。

  而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从今年4月开始,密西西比河下游多个州遭受严重洪灾。据美国气象部门的统计,今年1至4月,密西西比河中游多个州的累积降水量为有记录以来第15多,其中4月的雨量更是破纪录。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资料显示,4月份,伊利诺伊州的平均降雨量为186毫米,肯塔基州达301毫米,俄亥俄州为188毫米、西弗吉尼亚州为189毫米和宾夕法尼亚州164毫米,均打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而就在今年年初,澳大利亚也迎来持续大量降雨,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遭遇到澳大利亚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

  高降雨量形成的雨水通过各种支流在短期内汇入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中,最终形成了破纪录的洪水。

  气候极端因拉尼娜现象惹祸

  对于今年以来的极端气候,各国的气候专家都发表了他们的看法。美国气候研究专家指出,此次美国中南部严重干旱主要是由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拉尼娜现象致使美国中部和南部气温高于以往、降雨量明显减少。而对于欧洲干旱原因,气候专家也普遍认同由拉尼娜现象引发的观点。

  而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多个州遭受洪灾是地理位置和降雨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拉尼娜现象的作用下,密西西比河中游多个地区冬季和早春的雨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在密西西比河中下游地区,汇集了两处非常重要的河网。这些河网由于连降暴雨水位上涨。最终这些洪水都向南推进,致使下游遭受严重洪灾。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信风的牵制。信风是指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定向风,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海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拉尼娜现象。

  至于今年年初肆虐澳大利亚的洪水,英国气象局专家斯凯夫说,洪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很大关系。从历史资料看,拉尼娜现象经常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造成大量降雨。

  本次拉尼娜现象开始于2010年年中,2011年1月达到顶点。从海水温度变化来看,这次拉尼娜事件强度中等;但从海平面气压、风力、云量变化等大气条件看,这是过去一个世纪最强的拉尼娜现象之一。世界气象组织认为,从去年年中开始的拉尼娜现象预计很快结束。

  全球气候暖化致“拉尼娜”、“厄尔尼诺”发生频率加快

  长期以来,一大批科学家都在寻求气候异常变化的缘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评估报告就曾指出,伴随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种类、频率和强度将发生改变。近50年来大部分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有90%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科学界对这一观点一般持认同态度。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尽管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个别天气事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有增多趋势。

  “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隔2至7年出现一次。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气候逐渐暖化,这种现象却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全球升温会使海平面温度上升,在诱发“厄尔尼诺”之后,又会产生“拉尼娜”。而且“厄尔尼诺”、“拉尼娜”周期在不断缩短。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虽然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探索还在进行中,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两种现象的频繁发生与地球暖化有关,其变化的迹象表明,这两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天灾。

  除了“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严重影响全球气候以外,有研究指出,最近十余年平静的太阳活动、赤道附近太平洋海表水温异常,以及北极涛动指数负位相频繁出现等因素,也会导致气候异常。(作者:邓鑫)

  相关链接

  龙卷风缘何频袭美国?

  今年以来,美国境内发生的龙卷风灾难截至5月28日已确认致死520人,是1950年来最具杀伤力一年。近一个多月来,美国多个州遭龙卷风袭击,其频率之高、强度之大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实属罕见。人们不解的是,龙卷风缘何频频袭击美国?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是极不稳定天气下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中心附近风速最高可达每秒钟300米,破坏性极强。被称为“龙卷风之乡”的美国每年都会形成上千个龙卷风,而且强度大,这主要和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

  美国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还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水汽多就容易导致雷雨云,当雷雨云积聚到一定强度后,龙卷风就产生了。此外,美国主要处在中纬度,春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美国大陆输送,雷雨云越积越多,形成龙卷风的机会也就很多。美国龙卷风最多的地区是中西部,其中一半都发生在春季。

  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的特德 埃克曼认为,最近发生的大规模致命龙卷风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气象条件正好合适而已。他说:“这些天来,形成龙卷风的诱发因素――风切变、湿度以及上升机制都能得到很好满足,因此发生了很多龙卷风。”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极端气候研究中心主任乔舒亚 沃尔曼认为,春季月份里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时通常会发生龙卷风,今春的条件“非常有利于”龙卷风的形成。

  有说法称今年的龙卷风袭击是由气候变化导致,科学家们仔细检查了所能获得的完整数据记录,“我们认为,全球与美国的气温同龙卷风的发生没有关联。”布鲁克斯说。同时,科学家们发现,与过去相比,龙卷风并未愈演愈烈。

  科学家们表示,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更可能源于此次龙卷风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其次,可能还与当地的房屋结构有关。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1亿美国人中,超过7%生活在移动板房之中。而所有居住在移动板房的人中,又有超过一半位于美国南部。这一地区是龙卷风的高发地区。(郭炘)

  名词解释:拉尼娜现象

  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拉尼娜”来源于意大利语,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拉尼娜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是大自然修正“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方式,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一个强烈信号。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通常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window.HLBath=1;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2011-1-31 04:2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干旱,灾害链,拉尼娜,拉马德雷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杨学祥
 
    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28]。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2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7,8]。
    早在1998年,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2900—2200年,1800—1250年,700—60年,公元600—1280年,1820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3400—2900年,2200—1800年 ,1275—700年,60—公元600年,1280—1820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7,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729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804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9532.html

上一篇:里氏6级以上地震:关注6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日本和菲律宾火山活动活跃:地震和火山对比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毛克彪 sunxiaofei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