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波兰南部五月飞雪交通受阻 最厚达20厘米:关注拉马德雷

已有 3156 次阅读 2011-5-5 11:2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低温, 灾害链, 拉马德雷

波兰南部五月飞雪交通受阻 最厚达20里面(组图)
2011年05月04日18:31


  自5月2日开始,波兰气温骤降,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雪。据波兰水文地质与气象研究所3日提供的数据,波兰南部地区出现5厘米至10厘米的降雪,南部山区降雪厚度达到20厘米,局部温度降至零下4摄氏度。大雪对公路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自5月2日开始,波兰气温骤降,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雪。据波兰水文地质与气象研究所3日提供的数据,波兰南部地区出现5厘米至10厘米的降雪,南部山区降雪厚度达到20厘米,局部温度降至零下4摄氏度。大雪对公路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自5月2日开始,波兰气温骤降,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雪。据波兰水文地质与气象研究所3日提供的数据,波兰南部地区出现5厘米至10厘米的降雪,南部山区降雪厚度达到20厘米,局部温度降至零下4摄氏度。大雪对公路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自5月2日开始,波兰气温骤降,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雪。据波兰水文地质与气象研究所3日提供的数据,波兰南部地区出现5厘米至10厘米的降雪,南部山区降雪厚度达到20厘米,局部温度降至零下4摄氏度。大雪对公路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自5月2日开始,波兰气温骤降,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雪。据波兰水文地质与气象研究所3日提供的数据,波兰南部地区出现5厘米至10厘米的降雪,南部山区降雪厚度达到20厘米,局部温度降至零下4摄氏度。大雪对公路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自5月2日开始,波兰气温骤降,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雪。据波兰水文地质与气象研究所3日提供的数据,波兰南部地区出现5厘米至10厘米的降雪,南部山区降雪厚度达到20厘米,局部温度降至零下4摄氏度。大雪对公路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责任编辑:UN008)
被科学家忽略的拉马德雷
杨学祥 杨冬红   2011年2月15日 大众科技报
    近日,澳大利亚东部暴发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洪灾,英国有气象专家表示,拉尼娜现象是造成澳大利亚东海岸降雨多于常年水平的原因。科学家同时还说,根据预测,地球将会变暖,从而导致强度更大的干旱和洪水,但主张全球持续变暖的专家故意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气候现象——拉马德雷。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拉马德雷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 “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
    2009年3月,科学家就指出,在21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30年变暖和30年变冷。全球气候在2001年至2002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科学家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30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1945年至1977年的变冷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拉马德雷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全球气候波动现象,与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假说相矛盾,避而不谈和极力压制导致奇谈怪论充斥气象界,诸如严寒是全球变暖的标志和表现等等。
    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与潮汐南北震荡的强度有关,月亮赤纬角的两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导致潮汐南北震荡强烈,使中低纬度表面海水变冷,构成拉马德雷冷位相;两个极小值和一个极大值导致潮汐南北震荡减弱,构成拉马德雷暖位相。这个周期为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的3倍,为55.8年。
    2000年“拉马德雷”又进入了冷相位时期,特别是2004年后,以印尼大地震为重要信号,全球气候受到了“冷相位”的深刻影响,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发生。2005年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2008年初中国南方罕见冰雪冻灾、2010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2011年初低温寒流席卷北半球,低温冻害频发已成为事实。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强风、强沙尘暴、严重低温冻害、罕见旱涝灾害、世界流感大流行相继暴发,形成时空有序的灾害链,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URL: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11/297338.html
 
http://www.stdaily.com/other/dzkj/2011/0215/A7-1.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今年9至10月份北半球可能会迎来拉尼娜事件
2010-5-25 08:00
今年9至10月份北半球可能会迎来拉尼娜事件
                 杨学祥
   从印度尼西亚气象局发布的气候预测图分析,在未来数月印尼基本上风调雨顺,不会影响棕榈油的产量,马来西亚的情况也会类似,而从美国气象局发布的模型预测数据显示,在今年9-10月份,北半球可能会迎来拉尼娜,根据历史的数据分析,拉尼娜将给东南亚带来更多的雨水,对棕榈树生长有利,容易造成棕榈油增产【1】。
  北京德润林5月13日消息: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12日表示,太平洋(601099)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从历史角度来看,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几率在40%。目前太平洋海面下的状况显示水温要远远低于正常水平,说明海面温度可能进一步下降,拉尼娜现象可能在冬末或春季形成。气象局的南方涛动指数(SOI)显示,截止到5月10日 的30天里,SOI值为10,相比之下,截止到4月26日 的30天里,SOI值为16。
  我们在2010年4月7日指出,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09年6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没有消失,表明其能量没有释放完毕,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继续监测表明,直至4月22日,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一直处于增温阶段,但是,到5月3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开始下降,5月6日持续下降,5月10日迅速下降。
  根据2010年4月29日和5月13日海温异常(矩平)对比,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持续下降[8]。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12日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是夏季晚期及秋季)[1]。
  夏至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实际上,厄尔尼诺的消失表明其持续能量已完全释放;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
  有气象专家认为,2009-2010年的“假厄尔尼诺”导致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如果2010-2011年“真拉尼娜”发生,2009-2010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要认真监测,及时预防。
  目前处于观察阶段,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一旦确认,及时通报【2】。
参考文献
1.  张娟聪。油脂品种之间组合套利时机来临。2010年05月24日14:53 来源:和讯网-和讯特约。http://futures.hexun.com/2010-05-24/123785416.html
2.  杨学祥。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2010年05月18日 13:43 来源: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10/05/1813437483113.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0693.html

上一篇:江西鄱阳湖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关注拉马德雷灾害链
下一篇:日本本州岛东海域发生6.1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4 曹广福 吕喆 钟炳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